《一次感人的京劇表演》教學設計 (西師版三年級上冊)
發(fā)布時間:2017-10-25編輯:互聯(lián)網(wǎng)
教學目標
1. 能自讀課文,了解事情梗概。
2. 感知京劇藝術及藝術家的風采。
教學準備
1. 搜集一些關于蓋叫天的演出劇照及有關文字資料。
2. 教學幻燈片一張。
教材簡析
這篇文章是略讀課文,寫的是現(xiàn)代京劇表演藝術家蓋叫天的感人故事。有關蓋叫天的故事還有很多,比如刻苦練藝,與其他藝術家的逸事等等。但是,這個故事最能反映京劇藝術家崇高的職業(yè)道德和敬業(yè)精神,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建議1課時完成。
* 第1段:可以采取默讀的方式,了解蓋叫天其人及他的拿手好戲《獅子樓》的概況。
* 活靈活現(xiàn):形容描述或模仿的人或事物生動逼真。
*第2段著重寫蓋叫天為救人而受傷,受傷后堅持演出的動人故事。這個故事有兩個情節(jié)。第一個情節(jié)是蓋叫天在演《獅子樓》時為了保護演西門慶的演員而致使自己的小腿骨折。第二個情節(jié)是當蓋叫天小腿粉碎性骨折后,不露半點聲色,仍然堅持演出,昂首挺胸,保持著武松的英雄氣概直至幕落。蓋叫天作為一名京劇藝術家能有這么崇高的精神與表現(xiàn),實在令人欽佩。這篇課文以人物言行為主,動作描寫尤為突出,適宜邊讀邊想象。重點引導學生通過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崇高的精神世界。
*為了體會好人物崇高的精神境界,可以讓學生反復朗讀2~4句中的情境描寫,特別是骨折后,斷骨從靴子中穿出來,鮮血染紅了戲服,但是蓋叫天忍著劇烈的疼痛,半跪在地上,昂首挺胸,保持著武松英武形象的動人描寫。從讀文中體會蓋叫天刻骨銘心的疼痛以及他的高尚藝德。以感情朗讀的方法來理解本段最后一句話的含義。把蓋叫天的傷勢描寫與他不動聲色的堅持表演聯(lián)系起來,體會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
* 正氣凜然:光明正大的作風,剛正的氣節(jié)。本文指表現(xiàn)出這種精神的樣子。
* 重點引導學生理解最后一句話:“武松是一個英雄,我決不能讓他在舞臺上倒下來!”這一句話是蓋叫天前面行為的精神支柱,體會蓋叫天作為一位京劇表演藝術家對于自己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的維護,從中體會蓋叫天愛崗敬業(yè)的可貴精神。
*課后第1題:幫助理解課文內(nèi)容,理解人物精神世界?梢越Y合教學進行,可以先讀課文最后一句話,再讀前面人物的表現(xiàn)。也可以讓學生自己邊讀邊勾畫,找出描寫人物語言與動作的地方。深刻理解主人公傷勢的嚴重及他頑強的毅力,從而領會人物的崇高精神境界?梢宰寣W生談談自己讀了這些內(nèi)容后的感受。
* 課后第2題:讓學生初步感知京劇臉譜的豐富多彩,知道這是極富民族特色的一種藝術形式。臉譜深受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常常把它作為公共場所乃至家庭的裝飾。
教學設計參考
一、觀看幻燈,介紹人物
1. 老師出示幻燈片,介紹蓋叫天其人及其京劇表演成就。
2. 同學可以交流自己搜集的關于蓋叫天的圖文資料。
3. 導出課題。
4. 生自讀課文。
二、再讀課文,勾畫言行
1. 再讀課文,用不同的符號勾出文中蓋叫天說的話以及他受傷后的動作。
2. 再讀勾畫內(nèi)容,體會人物的精神境界及行為表現(xiàn)。
3. 可以引導學生理解蓋叫天為什么會產(chǎn)生這樣的行為,感受藝術家的高尚品質(zhì)。
三、精讀課文,暢談感受
1. 進一步讀課文,邊讀邊思考。
2. 對比讀書。將文中對蓋叫天傷勢的描寫以及帶傷堅持表演的描寫對比起來學習,深刻理解蓋叫天傷勢之重,疼痛之劇,毅力之頑強,精神之崇高。
3. 自讀、齊讀,通過評價指導朗讀。
4. 老師或?qū)W生范讀。
5. 在深入理解基礎之上再一次自讀。
6. 請學生談談讀這些內(nèi)容后,自己內(nèi)心有什么感受,想對蓋叫天或同學們說些什么。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說真話,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梢哉劜煌捶、不同意見。
7. 如果學生中有不同觀點,可由此而展開稍微深入一點的討論。不一定要統(tǒng)一認識,但也不應該放棄引導。
8. 可以讓學生根據(jù)文中的描繪模仿表演一下蓋叫天的英姿。
四、落實訓練,適度拓展
1. 再讀課文。
2. 體會“活靈活現(xiàn)”、“正氣凜然”、“興致勃勃”等詞語對于表達情意、介紹人物的作用。
3. 學習運用這些詞語。既可以口頭說話,也可以書面造句,不作統(tǒng)一規(guī)定,尊重學生的自主選擇。
4. 可以適度向其他京劇表演藝術家如梅蘭芳、周信芳或其他藝術家如畫家齊白石等苦練基本功取得成功的故事拓展,也可以向表現(xiàn)這些藝術家高尚人格氣節(jié)的故事拓展,讓學生從中受到熏陶感染。
5. 可以適當選一些京劇藝術的精彩片斷和一些京劇臉譜,讓學生初步感知京劇藝術這一國粹的魅力?傊虒W這一課要根據(jù)學生興趣及教學條件來確定教學方案。
參考資料
☆ 京。毫餍腥珖拇髣》N,距今約二百多年歷史。接受昆曲和秦腔部分劇目、曲調(diào)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一些民間曲調(diào),逐漸融合、演變發(fā)展而成。經(jīng)數(shù)代京劇表演藝術家的改革發(fā)展,逐步形成相當完整的藝術風格和表演體系,深受中國及世界各國人民喜愛。
☆ 蓋叫天(1888~1970):京劇演員。本名張英杰,河北人。自幼入天津戲班練習武生,以短打為主,注重造型美,講究表現(xiàn)人物精神氣質(zhì),世稱“蓋派”,擅長演武松。建國后,擔任浙江省文聯(lián)副主席,中國戲劇家協(xié)會浙江分會主席。
☆ 臉譜:傳統(tǒng)戲曲中演員面部化妝的一種程式,用各種色彩在面部勾畫出種種紋樣圖案。各種人物大多有特定譜式和色彩,借以突出人物性格特征,表現(xiàn)對人物的褒貶。如紅色表示忠勇,黑色表示粗直,白色表示*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