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愛的西沙群島》教學設計 (S版二年級下冊)
發(fā)布時間:2017-12-26編輯:互聯(lián)網(wǎng)
教學要求
1.了解我國西沙群島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學會本課15個生字,用查字典和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本課詞語。結合詞句訓練,體會作者用詞準確,生動形象。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4自然段。
教學重點
通過對詞句的理解,了解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
教學難點
了解句與句之間是怎么連接成自然段的。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準備
中國地圖掛圖、課文掛圖,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課文共幾個自然段,分幾個方面介紹西沙群島的?
二、指名學生按三段朗讀課文
三、學習課文第一段
(一)默讀第1自然段。有幾句話?你能根據(jù)兩句話的內容各提一個問題嗎?
第1自然段共有兩句話。第一句講西沙群島在什么地方。第二句講西沙群島是個什么樣的地方。
。ǘR讀第1自然段。
四、學習課文第二段
(一)指名學生朗讀第2~6自然段。
(二)默讀第2自然段、思考:
1.西沙群島一帶的海水都有哪些顏色?為什么會有這些顏色?
2.用查字典和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五光十色”、“瑰麗”的意思。
3.句子之間有什么關系?
第2自然段講西沙群島海面的景色,共有三句話。
第一、二兩句講海水有各種色彩:深藍、淡青、綠的、杏黃,相互交錯。
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鮮艷,顏色繁多。
瑰麗:非常美麗。
第三句講海水五光十色的原因是海底地形高低不平。
這三句話,前兩句講結果,后一句講原因是因果關系。
。ㄈ⿲W習第3、4、5自然段。
思考:西沙群島一帶的海里有些什么?海灘上有些什么?海島上又有些什么?
1.第3自然段講西沙群島海底的物產。三句話分別介紹了珊瑚、海參、大龍蝦。
--從課文中各找一個詞、準確地描繪它們的樣子。(在書上畫下來。)
珊瑚--各種各樣。
海參--蠕動。
大龍蝦--威武。
2.第4自然段共有幾句話,講了幾層意思?
第4自然段講西沙群島海底的魚,共四句話,講了三層意思。先講魚多(成群結隊),然后講魚的品種多(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最后講魚多的程度(一半是水,一半是魚。)先層意思是總述,分述,總結的關系。
--讀下面的句子,說說帶點部分的意思。
各種各樣的魚,多得數(shù)不清。正像人們說的那樣,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
這是講西沙群島海里的魚非常多,并非真的是水和魚各占一半。用“一半是水,一半是魚”來講魚多,顯得很恰當,也很形象。
3.西沙群島的海灘上有什么?各用一個詞準確地描繪它的樣子。(在書上畫下來。)
貝殼--千奇百怪。
海龜--龐大。
4.第6自然段共有幾句話,是圍繞什么意思寫的,幾句話是怎么連起來的?
第6自然講西沙群島上的鳥類。共四句話,是圍繞“鳥的天下”來寫的。
幾句話的思路是從總述到分述,使人確信西沙群島是“鳥的天下”。
具體思路是:鳥的天下--→樹多(這是成為鳥的天下的原因)--→鳥多(樹多必然鳥多)--→鳥蛋多(鳥多必然鳥蛋也多)--→鳥糞多。
--“鳥的天下”是什么意思?
“鳥的天下”是用夸張的手法,說鳥特別多,整個西沙群島被鳥占據(jù)著。
--查字典講講“棲息”的意思。棲息:本課指鳥類停留、休息。
五、學習課文第三段
分別朗讀第一和第7自然段,理解“島上的英雄兒女日夜守衛(wèi)著祖國南大門”這句話的意思。體會第7自然段與第一自然段相呼應。
因為西沙群島在祖國的南端,是“海防前哨”,所以把它比作祖國的“南大門”。島上的軍民日夜守衛(wèi)著西沙群島,不讓敵人侵犯,保衛(wèi)著祖國的安全。
六、朗讀全文,進一步體會西沙群島風景優(yōu)美,物產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