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紙的故事(北師大版六年級上冊)
發(fā)布時間:2017-9-2編輯:互聯(lián)網(wǎng)
一、談話導入,初讀課文。
1、今天我們一同來學習名作家孫犁的一篇文章,課文大家已經(jīng)進行了預習,你能說一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嗎?(主要人物、主要事件、結果如何等)
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
2、理清思路。本單元我們重點進行了小標題的訓練,你能用小標題的形式告訴大家課文講了什么嗎?
訂報 讀報(板書)
二、質(zhì)疑解疑,細讀品悟
1、 這篇課文的篇幅較長,請大家再次細細品讀課文,想一想你有哪些不懂得問題?
2、學生質(zhì)疑
作者家里窮,為什么他還堅持訂閱《**報》?
日本侵略中國,為什么還說“無微不至”?
課文中為什么有“以下是我們的對話實錄”這樣的字眼?
妻子明明有錢,為什么不借給作者?
3、全班交流,教師點撥
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段落來深入理解作者為什么訂報又是怎樣讀報的?
課文的重點是“1、《**報》是一份嚴肅的報紙!拔摇闭J為《**報》上的文章好。想給《**報》投稿。
2、我坐在柴草上,讀著報紙。先讀社論。然后是通訊、地方版、國際版、副刊,甚至廣告、行情,都一字不漏的讀過以后,才珍重地把報紙疊好,放到屋里去。我把報紙日期排列起來,把有社論和副刊的一面,糊在外面,把登著廣告的糊在頂棚上。或仰或臥,或立或坐,重新閱讀我所喜愛的文章了!
習作知識:
1、反語也叫倒反,就是說反話,使用同本語相反的詞語以表達本意。
反語的作用是產(chǎn)生幽默感與諷刺性,有時比正說更有力量。
如:1.差不多先生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
2.這樣的好人還是少些為妙!
2、白描也叫素描,這種手法運用到文章的描寫上,就是不用濃麗的形容詞和繁復的修辭語,也不用精雕細刻、大加渲染,而是抓住描寫對象的特征,用準確有力的筆觸,簡煉的語言,寥寥數(shù)筆就寫出活生生的形象來,表現(xiàn)出自己對事物的感受。
白描往往起到“如見其形”、“如聞其聲”的傳神效果。
三、深入中心 升華理解
1、課文我們已經(jīng)學完了,你們能理解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嗎?
引導學生了解文章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以及作者的創(chuàng)作風格。
(如:文章的最后一段,作者用一種愉悅的心情寫出了自己的閑適與滿足,實際上是作者苦中求樂的心理,是作者的一種自我解嘲。這樣寫,可以讓讀者感受到作者的無奈和悲哀。)
2、什么是“取法乎上”?這對你有什么啟發(fā)?
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進行發(fā)言。
課后反思:
本課能深入研讀文本,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引導他們質(zhì)疑解疑,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和方法的遷移,使得本課重點突出,其次和習作緊密聯(lián)系,講授了作文知識,很好的體現(xiàn)了大語文的教學觀。
本課教師還應進一步雕琢語言,把握課的節(jié)奏,鍛煉課堂教學機智,對學生的及時評價應該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