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嘉庚辦學》教學設計及評析(S版四年級教學設計)
發(fā)布時間:2017-11-11編輯:互聯(lián)網
教學目標:
1、從陳嘉庚的語言、行為中,體會陳嘉庚的愛國精神,從而產生愛國熱情。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會認9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教學重點:
通過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體會陳嘉庚的愛國情感。
教學難點:
通過人物的語言、行為、想法,體會情感。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抓住陳嘉庚的具體言行。弄清陳嘉庚為什么要辦學,他是怎樣想的,
怎樣說的,又怎樣做的,體會陳嘉庚的愛國精神,從而產生愛國熱情。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會認9個生字。
教學重點:
弄清陳嘉庚為什么要辦學,他是怎么說的,是怎樣辦學的。通過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體會陳嘉庚的愛國情感。
教學難點:
體會陳嘉庚的愛國精神,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 談話導入。
同學們,如果老師問你們將來想上哪一所大學?我想首先跳入你們腦海的就是清華、北大吧!其實我國的福建省也有一所有名的大學,那就是廈門大學。(課件出示廈門大學圖)你們知道它是誰創(chuàng)辦的嗎?(引出陳嘉庚,簡介陳嘉庚)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一篇課文寫的就是關于他的故事。教師板書課題,學生書空。
2、 讀課題,質疑。
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學生質疑,教師歸納,課件出示問題,齊讀問題。)
1、陳嘉庚是個什么人?
2、他為什么要辦學?他當時是怎樣想的?
3、他是怎樣說的?
4、他是怎樣做的?
二、帶著問題,齊讀課文,大致了解課文。
1、師:陳嘉庚是個什么人?你是從那句話了解到的?在這句話中你有不理解的詞嗎?課件出示:陳嘉庚是我國杰出的愛國華僑領袖和著名的大實業(yè)家。華僑、企業(yè)家
2、這句話中那個詞概括出了陳嘉庚的精神?(愛國)本文又是通過一件什么事來表現(xiàn)他的愛國之情的呢?板書:興辦學校 心懷祖國
三、深入學習課文。
1、師:我們知道,陳嘉庚是一位華僑,他十七歲就遠涉重洋,到新加坡學做生意,他又是怎么想到要為家鄉(xiāng)辦學校呢?
出示課件:
幾年后,陳嘉庚回到了集美。故鄉(xiāng)的山,故鄉(xiāng)的水,在他看來,一切都是那么親切。順著熟悉的巷子,他一邊慢慢地走著,一邊看著鎮(zhèn)里的變化。
當走過小時侯念書的私塾門口時,他發(fā)現(xiàn)私塾已經關門了。一打聽,原來是鎮(zhèn)里窮,很多孩子交不起學費,私塾辦不下去了。
2、此情此景,讓陳嘉庚心里非常著急,他是怎樣想的呢?指名讀有關句子。
課件出示:陳嘉庚心里很著急,他想:孩子是祖國的未來,要是上不了學,那怎么行呢?
3、 指導朗讀句子。
4、 陳嘉庚的心里十分著急,回到家后他是怎樣對妻子說的?指名讀有關句子。
課件出示:回到家里,他拿出自己的積蓄,對妻子說:“我想用這些錢辦所學校。我們自己有吃有穿就行了,有錢多花,沒錢少花!
5、多么簡單樸實的話語,一字一句卻無不透露出他對家鄉(xiāng)孩子的關愛,對祖國前途的關注,不能不讓人感動。同學們,讓我們一起把這份感動讀出來吧!
6、學校辦起來了,陳嘉庚又是怎樣做的呢?請同學們看大屏幕。(出示課文插圖)仔細觀察這幅圖,再讀讀課文,看看文中又是怎樣描述圖上這一情景的呢?學生大聲讀出有關內容。
7、看著同學們讀書是越來越投入了,老師也想表現(xiàn)表現(xiàn)了。這一次,老師想讓你們當小聽眾了。請同學們認真聽,等會兒談談自己的感受。
教師讀完課文后旁白:有道是“落后就要挨打”,一個國家也只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了,才能興旺發(fā)達起來,才能立足于世界強國之林,不受外國欺侮!學校辦起來了,孩子們重回學堂,瑯瑯的讀書聲再次回蕩在校園上空,家鄉(xiāng)的教育也得以繼續(xù)下去。有了教育,孩子們的未來也就有了希望,孩子們的希望就是祖國的希望!看著,聽著,想著,陳嘉庚此時此刻心里感到多么--------啊!
課件出示:看著,聽著,想著,陳嘉庚此時此刻心里感到多么--------。。ㄐ牢浚
誰來說說?假如你是這所學校的一名學生,你想對陳嘉庚說點什么呢?
8、師:從此以后,身處異鄉(xiāng)、辛勤打拼的陳嘉庚從未忘記自己的的祖國,幾十年如一日,寧愿自己節(jié)衣縮食、吃苦受累也一直堅持支援家鄉(xiāng)辦學,為家鄉(xiāng),為祖國的教育事業(yè)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讓我們懷著敬佩的心情一起讀一讀第九自然段吧!
9、小結:陳嘉庚先生就是這樣深愛著我們偉大的祖國,把自己的命運與家鄉(xiāng)、與祖國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把建設家鄉(xiāng)、報效祖國作為他一生的信念。毛澤東主席曾贊譽他是“華僑旗幟,民族光輝”。同學們,讓我們以陳嘉庚先生為榜樣,從小做一個熱愛祖國的人吧!
四、布置作業(yè)
把自己讀了這篇課文后的感想寫下來。(整節(jié)課在《我的中國心》深情的樂曲聲中結束。)
教學評析:
《陳嘉庚辦學》這篇課文記敘的是我國愛國華僑陳嘉庚回到故鄉(xiāng),發(fā)現(xiàn)家鄉(xiāng)由于貧窮,連私塾都辦不下去了。他深為家鄉(xiāng)的孩子們擔憂,于是幾十年如一日為家鄉(xiāng)出資辦學,而他自己一直過著儉樸的生活,表現(xiàn)了一名華僑深切的愛國之情。
教學本課,教師主要從課題入手,首先讓學生讀題后發(fā)散思維,自己提問題。(陳嘉庚是個什么人?他為什么要辦學?他當時是怎樣想的?他是怎樣說的?他是怎樣做的?)然后讓學生圍繞這些問題讀課文,了解課文講述的主要內容。接著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陳嘉庚崇高的愛國精神。教學中,教師根據課文的內容,恰當地運用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情境,將抽象的文字轉化成為具體生動的圖片資料,使學生圖文結合地學習課文。在此基礎上,她特別注重引導學生抓重點的段落、語句進行學習。而教師本身始終以情動人,以聲情并茂的語言感染學生,讓學生真正體會到了陳嘉庚先生那種強烈的愛國之情,從而激起了學生的愛國熱情。在“假如你是這所學校的一名學生,你想對陳嘉庚說點什么呢?”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學生表現(xiàn)特別活躍,說得十分動情,整節(jié)課達到了高潮,收到了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