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雞》教學設計(西師版五年級教案設計)
發(fā)布時間:2017-12-13編輯:互聯(lián)網
教學目標:
1、 讀懂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情感的變化,通過品味對母雞的“負責、慈愛、勇敢、辛苦”的具體描寫,感受母愛的“無私與偉大”。
2、 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感受作者細致傳神的描寫,積累優(yōu)美詞句。
教學重點:
品味對母雞的“負責、慈愛、勇敢、辛苦”的具體描寫,感受母愛的“無私與偉大”。
教師準備:有關母雞撫養(yǎng)、照顧小雞的圖畫。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出示圖片,這就是老舍筆下的母雞,作者一向討厭母雞,然而最后卻不敢討厭母雞了。
二、 感受母雞討厭
過渡:母雞的討厭表現(xiàn)在哪里呢?請同學們讀一讀一、二自然段,找一找。
1、 學生讀1、2自然段,找出表現(xiàn)母雞討厭的語句。
2、 學生匯報(學生只能找到一些句子,老師應主動引導學生往叫聲吵鬧和拼命炫耀兩方面引導,在學生讀句子時,相機理解“顫顫巍巍”、“如怨如訴”)
3、 小結:是呀!我想作者就因為母雞的這種吵人的叫聲、拼命炫耀的個性才惹得作者一向討厭母雞吧!
4、 再次齊讀第1、2自然段。
三、 感受母雞的偉大
過渡:母雞是讓人討厭的,可是,當母雞有了小雞雛后,“我”的看法卻發(fā)生了改變。什么原因使作者改變了看法?在文中找出這一原因的句子,并標畫出來
出示中心句:
它負責、慈愛、勇敢、辛苦,因為它有了一群雞雛。它偉大,因為它是雞母親。一個母親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2)指名學生讀句子--圈出重點詞再讀。
1、 認真讀課文第二段,找出體現(xiàn)母雞“負責、慈愛、勇敢、辛苦”的詞句,可以圈畫,寫感受,談體會。全班交流。你找了哪些句子,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預設:
(1) 不論是在院里,還是在院外,他總是挺著脖兒,表示出世界上并沒有可怕的東西。(母雞對雞雛的保護是時時刻刻的)
(2) 一只鳥兒飛過,或是什么東西響了一聲,它立刻警戒起來:歪著頭聽;挺著身兒預備作戰(zhàn);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雞雛要馬上集合到它身邊來。(“警戒”是什么意思?怎么采取的措施?小結:面對危險的母雞是機警、負責的,是高度緊張的,讓我們再次品讀這一句,體會作者描寫的細致傳神。)
(3) 結果,每一只雞雛的肚子都圓圓地下垂,像剛裝了一兩個湯圓似的,它自己卻消瘦了許多。(小雞的肚子這么小,再給它裝一兩個湯圓是什么樣子?而它自己呢?母雞喂胖了小雞,而累瘦了自己,這是多么偉大的愛!帶著我們的敬意讀讀。抽生-齊讀)
(4) 其余語句,學生自由發(fā)言。
3、小結:母雞勇敢、慈愛、辛苦而偉大的愛心把作者深深的感著,也把我們感動著。就連作者那一向討厭的雞叫聲也發(fā)生的改變。在4-7自然段找一找文中有幾處寫雞的叫聲。
母雞“咕咕”的警告
5、 現(xiàn)在請大家把母雞的語言翻譯成人類語言說一說,先自己說說,待會抽同學說說。
四、 提煉升華,感受母愛的偉大
看到這令人心靈震撼的一幕幕,作者此時心中充滿的應該是什么?(敬佩地讀4-7自然段)
難怪作者會這樣贊嘆到(讀第8自然段)作者對母雞已經不是簡單的喜歡,而是對母愛的一種純潔、神圣的尊敬了。(板書:擦掉“不趕討厭”,寫上“敬佩”)
作者僅僅是在贊嘆雞媽媽嗎?
出示課件(展示母親相關圖片)
帶著對母親的崇敬,再讀這一段。
五、作業(yè)練習
最后老師再向大家推薦幾篇寫母愛的文章:老舍《我的母親》、郭沫若《芭蕉花》。老師相信,只要我們多讀多寫,一定能夠譜寫出人世間美妙的愛的樂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