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汪倫》是唐代大詩人李白于涇縣游歷桃花潭時寫給當?shù)睾糜淹魝惖囊皇琢魟e詩。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贈汪倫原文賞析,喜歡的過來一起分享吧。
贈汪倫
唐代: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譯文
李白乘舟將要遠行離去,忽聽岸上傳來踏歌之聲。
即使桃花潭水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倫送我之情。
賞析
此詩是李白于涇縣(今安徽皖南地區(qū))游歷桃花潭時寫給當?shù)睾糜淹魝惖囊皇琢魟e詩。
詩的兩句描寫的是送別的場面。“李白乘舟將欲行”是說詩人就要乘船離開桃花潭了。那種語言不假思索,順口流出,表現(xiàn)出乘興而來、興盡而返的瀟灑神態(tài)。
“忽聞岸上踏歌聲”,“忽聞”二字表明,汪倫的到來,確實是不期而至的。人未到而聲先聞,從那熱情爽朗的歌聲,李白就料到一定是汪倫趕來送行了。這樣的送別,側(cè)面表現(xiàn)出李白和汪倫這兩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禮、快樂自由的人。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詩的后半是抒情。第三句遙接起句,進一步說明 放船地點在桃花潭!吧钋С摺奔让枥L了潭的特點,又為結(jié)句預伏一筆。
桃花潭水是那樣的深湛,更觸動了離人的情懷,難忘汪倫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聯(lián)系起來。結(jié)句迸出“不及汪倫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達了真摯純潔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倫送李白的情誼更有多少深呢?耐人尋味。清沈德潛很欣賞這一句,他說:“若說汪倫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語。妙境只在一轉(zhuǎn)換間。”(《唐詩別裁》)顯然,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變無形的情誼為生動的形象,空靈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這種夸張的就近取喻,表面看來似乎是信手拈來的,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作比,就把抽象的感情具體化了,令人感到形象可感,增加了詩的親切感。另外,李白還很善于把握受贈者的審美心理和藝術趣味。汪倫是一個普通的村民,贈給他的詩,李白就采用了通俗易懂、清新活潑而富于民歌色彩的語言。宋代楊齊賢在《李太白文集》注中介紹說:到宋時,汪倫的子孫還珍重地保存著這首贈詩。由此可知此詩價值之一斑了。
中國詩的傳統(tǒng)主張含蓄蘊藉。宋代詩論家嚴羽提出作詩四忌:“語忌直,意忌淺。脈忌露,味忌短!鼻迦耸┭a華也說詩“忌直貴曲”。然而,李白《贈汪倫》的表現(xiàn)特點是:坦率,直露,絕少含蓄。其“語直”,其“脈露”,而“意”不淺,味更濃。古人寫詩,一般忌諱在詩中直呼姓名,以為無味。而《贈汪倫》從詩人直呼自己的姓名開始,又以稱呼對方的名字作結(jié),反而顯得真率,親切而灑脫,很有情味。
【贈汪倫原文賞析】相關文章:
《贈汪倫》原文及賞析05-24
贈汪倫原文及賞析09-09
贈汪倫原文及賞析10-13
古詩《贈汪倫》原文賞析06-25
《贈汪倫》原文、翻譯及賞析06-24
【精】贈汪倫原文及賞析07-07
贈汪倫原文及賞析(熱門)07-08
《贈汪倫》原文、翻譯及賞析03-28
贈汪倫原文06-05
【推薦】《贈汪倫》原文、翻譯及賞析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