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汪倫》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于涇縣(今安徽皖南地區(qū))游歷時寫給當(dāng)?shù)睾糜淹魝惖囊皇踪泟e詩。下面小編為大家搜索整理了贈汪倫古詩的意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贈汪倫
作者:李白【唐】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游涇縣桃花潭的時候,常在村民汪倫家作客。臨走的時候,汪倫來送行,于是李白寫這首留別。這首有明顯的民歌風(fēng)味的詩詞自然質(zhì)樸,清新流暢。詩人用眼前普通的景物作比喻,表達了李白對汪倫這個普通村民的深情厚誼。
譯文
李白坐上小船剛剛要離開,忽然聽到岸上傳來告別的歌聲。
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也不及汪倫送別我的一片情深。
注釋
、偬じ瑁好耖g的一種唱歌形式,一邊唱歌,一邊用腳踏地打拍子,可以邊走邊唱。
、谔一ㄌ叮涸诮癜不諞芸h西南一百里!兑唤y(tǒng)志》謂其深不可測。
③深千尺: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倫與他的友情,運用了夸張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實有其事)寫深情厚誼,十分動人。
④不及:不如。
⑤汪倫:李白的朋友。李白游涇(jīng)縣(在今安徽。┨一ㄌ稌r,附近賈村的汪倫經(jīng)常用自己釀的美酒款待李白,兩人便由此結(jié)下深厚的友誼。歷代出版的《李白集》、《唐詩三百首》、《全唐詩》注解,都認定汪倫是李白游歷涇縣時遇到的一個普通村民,這個觀點一直延續(xù)至今,今人安徽學(xué)者汪光澤和李子龍先后研讀了涇縣《汪氏宗譜》、《汪漸公譜》、《汪氏續(xù)修支譜》,確知“汪倫又名鳳林,為唐時知名士”,與李白、王維等人關(guān)系很好,經(jīng)常以詩文往來贈答。開元天寶年間,汪倫為涇縣令,李白“往候之,款洽不忍別”(詳見《李白學(xué)刊》第二輯李子龍《關(guān)于汪倫其人》)。按此詩或為汪倫已閑居桃花潭的時候,李白來訪所作。李白于公元754年(天寶十三載)自廣陵、金陵至宣城,則此詩當(dāng)不早于此前。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作于唐玄宗天寶十三載(754年)或天寶十四載(755年),當(dāng)時李白自秋浦往涇縣(今屬安徽)漫游。宋本《李太白文集》題下注:“白游涇縣桃花潭,村人汪倫常醞美酒以待白。倫之裔孫至今寶其詩。”清代袁枚《隨園詩話補遺》記載:“唐時汪倫者,涇川豪士也,聞李白將至,修書迎之,詭云:‘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飲乎?此地有萬家酒店!钚廊恢痢D烁嬖疲骸疤一ā闭,潭水名也,并無桃花;“萬家”者,店主人姓萬也,并無萬家酒店!畲笮Γ盍魯(shù)日,贈名馬八匹,官錦十端,而親送之。李感其意,作《桃花潭》絕句一首!
汪倫是李白的友人。歷代出版的《李白集》《唐詩三百首》《全唐詩》注解,都認定汪倫是李白游歷涇縣時遇到的一個普通村民,這個觀點一直延續(xù)至今,今人安徽學(xué)者汪光澤和李子龍先后研讀了涇縣《汪氏宗譜》《汪漸公譜》《汪氏續(xù)修支譜》,確知“汪倫又名鳳林,為唐時知名士”,為汪華五世孫,與李白、王維等人關(guān)系很好,經(jīng)常以詩文往來贈答。開元天寶年間,汪倫為涇縣令,李白“往候之,款洽不忍別”(李子龍《關(guān)于汪倫其人》)。后汪倫任滿辭官,居涇縣之桃花潭。按此詩或為汪倫已閑居桃花潭時,李白來訪所作。
- 古詩贈汪倫的意思 推薦度:
- 贈汪倫古詩表達的意思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贈汪倫古詩的意思】相關(guān)文章:
古詩贈汪倫的意思10-22
贈汪倫古詩表達的意思06-17
贈汪倫的古詩07-27
贈汪倫古詩09-05
古詩《贈汪倫》06-09
贈汪倫的古詩05-23
贈汪倫古詩09-22
古詩贈汪倫06-08
古詩《贈汪倫》賞析11-01
古詩《贈汪倫》及詩意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