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習、工作中,我們經(jīng)常接觸到閱讀答案,閱讀答案可以給我們提供解題指導和解題思路。相信很多朋友都需要一份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自己的閱讀答案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陳希亮字公弼原文閱讀答案及譯文,歡迎大家分享。
陳希亮,字公弼,其先京兆人。幼孤好學,年十六,將從師,其兄難之,使治錢息三十余萬。希亮悉召取錢者,焚其券而去。業(yè)成,乃召兄子庸、諭使學,遂俱中天圣八年進士第,里人表其閭曰“三俊”。知房州,或言華陰人張元走夏州,為元昊謀臣。詔徙其族百余口于房,幾察出入,饑寒且死。希亮曰:“元事虛實不可知,使誠有之,為國者終不顧家,徒堅其為賊耳。此又皆其疏屬,無罪。”乃密以聞,詔釋之。老幼哭希亮庭下曰:“今當還故鄉(xiāng),然奈何去父母乎?”遂畫希亮像祠焉。遷京東轉運使。濰州參軍王康赴官,道博平,大猾有號“截道虎”者,毆康及其女幾死,吏不敢問。希亮移捕甚急,卒流海島;又劾吏故縱,坐免者數(shù)人。數(shù)上章請老,不允,移知鳳翔。倉粟支十二年,主者以腐敗為憂,歲饑,希亮發(fā)十二萬石貸民。有司懼為擅發(fā),希亮身任之。是秋大熟,以新易舊,官民皆便。于闐使者入朝,過秦州,經(jīng)略使以客禮享之。使者驕甚,留月余,壞傳舍什器,縱其徒入市掠飲食,民戶皆晝閉。希亮聞之曰:“吾嘗主契丹使得其情使者初不敢暴橫皆譯者教之吾痛繩以法譯者懼其使不敢動矣況此小國乎?”乃使教練使持符告譯者曰:“入吾境,有秋毫不如法,吾且斬若!比≤娏顮钜赃。使者至,羅拜庭下,希亮命坐兩廊飲食之,護出其境,無一人嘩者。希亮為人清勁寡欲,不假人以色,自王公貴人,皆嚴憚之。少與蜀人宋輔游,輔卒于京,母老,子端平幼,希亮養(yǎng)其母終身,以女妻端平,使同諸子學,卒登進士第。
節(jié)選自《宋史》
注釋:于闐,古代西域王國,中國唐代安西都護府安西四鎮(zhèn)之一。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吾嘗主契丹/使得其情/使者初不敢暴橫/皆譯者教之/吾痛繩以法/譯者懼/其使不敢動矣/
B、吾嘗主契丹/使得其情/使者初不敢暴橫/皆譯者教之/吾痛繩以法/譯者懼其使/不敢動矣/
C、吾嘗主契丹使/得其情/使者初不敢暴橫/皆譯者教之/吾痛繩以法/譯者懼其使/不敢動矣/
D、吾嘗主契丹使/得其情/使者初不敢暴橫/皆譯者教之/吾痛繩以法/譯者懼/其使不敢動矣/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幼孤指小時候父親去世,“孤”在現(xiàn)代漢語中指父母雙亡,而古文中多指幼年喪父。
B、閭泛指門戶、人家,中國古代以二十五家為一閭,“閭閻撲地”指富庶人家眾多。
C、立生祠是古代民俗,百姓為活著的官員立祠奉祀,借此表達對官員的感激與崇敬之情。
D、請老,指古代官吏請求退休,表示此意的詞語還有“致仕”“乞骸骨”“移病”等。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陳希亮為人寬容大度。他十六歲準備拜師求學時,哥哥故意刁難,他并沒有因此記恨,而是在學業(yè)完成后教導哥哥的孩子求學。
B、陳希亮敢于聲張正義。王康在上任途中遇到惡霸,被毆打幾乎喪命,官員們都不敢過問,而希亮不畏強暴,終將惡霸流放并懲治了官吏。
C、陳希亮勇敢承擔責任。他在鳳翔做官時,發(fā)生饑荒,他果斷拿出十二萬石糧食借給百姓,主動承擔了擅自動用官糧的罪責。
D、陳希亮真誠善待朋友。朋友宋輔去世,陳希亮照顧朋友年邁的母親并為其送終,還把自己的女兒嫁給宋輔之子。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元事虛實不可知,使誠有之,為國者終不顧家,徒堅其為賊耳。
(2)希亮為人清勁寡欲,不假人以色,自王公貴人,皆嚴憚之。
參考答案
4、D
5、B(“閭閻撲地”指房屋眾多,市集繁華!伴傞悺狈褐钙矫瘢
6、C(原文是有司擔心害怕以擅自動用官糧獲罪,并沒有真正獲罪)
7、(1)張元一事是真是假還不知道,假如真有其事,做大事的人最終不會顧及自己的家,這樣做反而堅定了他從賊的決心。(“使”“誠”“徒”各1分,大意2分,共5分)
(2)希亮為人清正剛直,私欲很少,不給人好臉色,從王公貴人都很怕他。(“清勁”“假”“憚”各1分,大意2分,共5分)
參考譯文
陳希亮字公弼,他的祖先是京兆(首都周圍地區(qū))人。希亮幼時喪父,愛好學習,16歲時,準備拜師求學,他的兄長故意刁難他,派他去收取三十多萬的借款利息,陳希亮把借錢人都召集來,燒掉債券后離去。學業(yè)完成后,就召見兄長的兒子陳庸、陳諭讓他們學習,后來都考中了天圣八年的進士。鄉(xiāng)里人稱他們所在的里閭為“三俊”。陳希亮任房州知縣時,有人告發(fā)華陰人張元逃往夏州,做了元吳的謀臣。詔命將其家族百余人遷到房州,監(jiān)管出入,饑寒將死。陳希亮說:“張元一事是真是假還不知道,假如真有其事,做大事的人最終不會顧及自己的家,這樣做反而堅定了他從賊的決心。這些人都是關系疏遠的親屬,無罪。”就密封上報,詔令釋放。張元老幼親屬在陳希亮院中哭著說:“現(xiàn)在我們應該回故鄉(xiāng)了,但怎么舍得離開你這樣的父母官?”于是畫了陳希亮的畫像祠祭。升遷京東轉運使。濰州參軍王康赴任,路經(jīng)博平,綽號“截道虎”的惡霸毆打王康和他的女兒幾乎致死,官吏不敢過問。陳希亮發(fā)文火速追捕,結果將惡霸流放海島;又彈劾官吏故意放縱,數(shù)人被罷免職位。多次上奏請求告老退休,未獲允許,調(diào)任鳳翔知府。倉中糧食可供十二年之用,管事的官員擔心會霉腐,發(fā)生饑荒,陳希亮拿出十二萬石借給百姓。有司官員擔心害怕以擅自動用官糧獲罪,陳希亮親自負責此事。當年秋天大豐收,以新?lián)Q舊,官民兩便。于闐使者入朝,經(jīng)過秦州,經(jīng)略使以賓客禮儀接待。使者十分傲慢,停留一個多月,毀壞賓館的器物,放縱手下入街市搶掠飲食,百姓白天緊閉門戶。陳希亮聽后說:“我曾經(jīng)負責接待契丹使者,知道情況。使者起初不敢橫暴,都是譯官教唆的結果,我依法嚴懲,譯官害怕,使者不敢妄為了。何況這么一個小國?”于是就派教練使持信符告訴譯官:“到了我的管轄地,有一絲一毫不依法,我將斬你!辈⒛弥娏顮罨貋怼J拐邅,在庭院羅拜行禮,陳希亮讓他們坐在兩廊吃喝,護送出境,沒有一人敢喧鬧。希亮為人清正剛直,私欲很少,不給人好臉色,從王公貴人都很怕他。少時和蜀人宋輔交往,宋輔在京去世,母親已經(jīng)年老,兒子宋端平尚且年幼,陳希亮為其母養(yǎng)老送終,又把自己的女兒嫁給宋端平,讓他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求學,后來考中進士。
拓展:閱讀答案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母終服/除為開封府司錄司事/福勝塔火/官欲更造/度用錢三萬/希亮言/陜西用兵/愿以此饋軍/詔罷之/
B、母終/服除/為開封府司錄司事/福勝塔火/官欲更造度/用錢三萬/希亮言/陜西用兵/愿以此饋軍/詔罷之/
C、母終/服除/為開封府司錄司事/福勝塔火/官欲更造/度用錢三萬/希亮言/陜西用兵/愿以此饋軍/詔罷之/
D、母終服/除為開封府司錄司事/福勝塔火/官欲更造度/用錢三萬/希亮言/陜西用兵/愿以此饋軍/詔罷之/
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閭,本義指古代里巷的門,后泛指人們聚居的地方,并常以閭左代稱富豪望族。
B、淫祠,指民間私自濫建的不合禮制的祠廟。古代對祭祀對象和禮儀均有官方規(guī)定。
C、外戚,指帝王母、妻家的親戚。歷史上,不少外戚位高權重,常導致外戚干政之禍。
D、畿,指古代王都周圍千里以內(nèi)的地區(qū)。后泛指鄰近京城的廣大地區(qū),如京畿等。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陳希亮禁巫毀祠,受民愛戴。他任職鄠縣時,當?shù)匚讕熝b神弄鬼,恐嚇百姓,聚斂錢財,他嚴令禁止,并拆毀淫祠,勒令巫師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深受百姓愛戴。
B、陳希亮巧架飛橋,政績卓著。宿州任上,他設計了無柱的飛橋,解決了水橋相爭的問題,便利了行船,朝廷下詔賞賜褒獎,讓他沿汴河直到泗州修建這種飛橋。
C、陳希亮守城保境,捕盜安民。房州盜匪猖獗官府卻沒有軍隊,他組織數(shù)百人日夜守衛(wèi),聲勢大振,民心安定;宛句賊勢囂張,他到曹州不足一月,就擒獲了賊黨。
D、陳希亮敢于擔當,便官利民。在鳳翔時,他開倉借糧給遭遇饑荒的百姓,并一個人承擔責任,秋天豐收后百姓用新糧償還陳谷,既利了民又解除了儲糧霉變之憂。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與諸貴人交通,恃勢據(jù)民地,人莫敢正視,希亮捕治置諸法。
。2)除州守暴苛,以細過籍民產(chǎn)數(shù)十家,獲小盜,使必自誣抵死。
閱讀答案:
10、(3分)C(正確標點為:母終,服除,為開封府司錄司事。福勝塔火,官欲更造,度用錢三萬,希亮言:陜西用兵,愿以此饋軍。詔罷之。)
11、(3分)A(古代二十五家為一閭,貧者居住閭左,富者居于閭右,故多以閭左借指平民。)
12、(3分)B(原文為仍下其法,自畿邑至于泗州,皆為飛橋,意為朝廷大力推廣這種方法,從京城開封至泗州,沿汴河兩岸都建造了飛橋。)
13、(10分)
。1)和多位權貴結交,倚仗(他們的)權勢侵占百姓土地,人們沒有誰敢正眼看他,陳希亮抓捕并依法懲治了他。
[5分;交通(結交,勾結)、恃(倚仗,依靠)、置諸法(依法懲治他)三處各1分,大意2分。]
。2)除州知州施政暴虐嚴苛,因為小的過錯就抄沒數(shù)十戶人家的財產(chǎn),抓獲小的盜賊,一定逼他承認自己有罪后判處死罪。
[5分;暴苛(暴虐嚴苛)、籍(抄沒,查抄)、抵死(判處死罪,處死)三處各1分,大意2分。]
注意:①關鍵詞與大意不重復扣分;②關鍵詞譯成近義詞也可;③關鍵詞翻譯從嚴,大意翻譯從寬。
- 相關推薦
【陳希亮字公弼原文閱讀答案及譯文】相關文章:
《宋史陳希亮傳》閱讀答案附譯文11-02
《富弼》閱讀答案解析及譯文04-23
《錢镠傳》原文譯文及閱讀答案07-25
《幼時記趣》原文閱讀答案及譯文12-22
陳敬宗,字光世,慈溪人閱讀答案及譯文03-25
《宋史·何灌傳》原文閱讀答案及譯文08-01
韓愈《何蕃傳》的原文譯文及閱讀答案10-11
《常羊學射》的原文譯文及閱讀答案12-06
《陳書謝貞傳》閱讀題的答案附譯文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