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闌干
【元】薩都剌
去年人在鳳凰池①,銀燭夜彈絲。沉水香消,梨云夢暖,深院繡簾垂。
今年冷落江南夜,心事有誰知。楊柳風柔,海棠月淡,獨自倚闌時。
注:①鳳凰池:中書省翰林院的所在地。這首詞寫于元寧宗至順四年(1333年)春,此前一年,作者被從京都外放為江南諸道行御史臺掾史。
1.詞作上下片各寫了什么內容?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4分)
2.這首詞最后三句向來為人所稱道,請作具體賞析。(4分)
參考答案
1.上片回憶自己去年在翰林院任職時,賓朋宴集、弦索消夜以及春夜靜眠的情景。(1分)下片寫如今被外放后獨倚闌干、冷落寂寞的心情。(1分)通過今昔對比,寫出了自己的不幸遭遇,表達了詞人對自己被當政者趕出翰林院外放江南的不滿與悲涼。(2分)
2.最后三句先描繪了江南特有的春夜美景:淡淡的月光下,輕柔的春風吹拂著楊柳,送來了海棠的花香,迷蒙宜人的景色十分美好。但這美景并不屬于自己,作者筆鋒一轉,以“獨自倚闌”做結,再次表達無法排遣的寂寞悵恨之情。(2分)這里采用反襯的手法,以樂景寫哀情,具有很強的感染力。(2分)
參考譯文:
去年的這個時候在中書省,常與朋友們宴請酬唱,秉燭促談,彈和推盞。沉香已經燃盡,香氣飄灑了,深院鄉(xiāng)簾垂,清消永夜,無窮趣,無窮意。
今年的這個時候,一個人孤獨地在江南這月下之夜,心情幾個能知?楊柳青青,習習柔風,細細的柳條在清柔的風下,徐徐的搖曳。淡淡月光下海棠花兒清香撲鼻,孤獨地倚于闌干。
賞析:
薩都剌元代朝臣,翰林國史院應奉。畫家,書法家,詩詞家。此詞作于作者晚年。在歷個朝代里,文人的命運似乎總是多舛,如杜甫,蘇東坡,王安石,皆如是。這位元朝翰林國史院應奉更不例外,當年已過花甲的他,仍受到當時朝堂內部人士的排濟彈劾而調離京師,遠赴江南任微職。在到達江南后不久,寫下這首小闌干,全詞也是通過“去年”“今年”的鮮明時空對比,表達了自己遠離京師,赴江南任職的不滿情緒與悲涼心境。
上闕起句,去年人在鳳凰池,銀燭夜彈絲。中書省為鳳凰池。作者敘說,去年的這個時候他人在都城機要處任職,常與朋友們宴請酬唱,秉燭促談,彈和推盞,清消永夜,無窮趣,無窮意。沉水香消,沉香木,是類似于當今我們常用的香熏,李清照曾有“瑞腦消金獸”之句,沉香與瑞腦等同一樣的香熏物,金獸是當時用作燃燒香熏的爐子,象這類東西在當時社會屬高雅人士而用。追求生活品質且有相當文化素質,更有不錯的消費能力的人群才用。作者寫到這一句是進一步在描寫過去的種種,在京師的愜意安適的生活。梨云夢暖,詩人常建有句“落落漠漠路不分,夢中喚作梨花云”。而作者寫到這句如同上一句沉水香消一樣,同是追憶從前的安適日子,深院鄉(xiāng)簾垂,這句有場影更有情調在,說明作者當時在翰林院任職其實心境與環(huán)境是相當的不錯。
下闕,作者寫到今年的這個時候,一個人孤獨地在江南這月下之夜,沒有親朋美酒,聽琴賞樂,對月共醉的高雅生活,一個從七品降到九品官員的冷落與寂涼。每天面對繁冗瑣事,面對一些心存戒心的俗人小吏。這樣的夜晚,這樣的心情,幾個能知?又去對誰而談?在那樣的社會,那樣的境況下只能保持沉默,獨自舔息。江南的美景無墨可擬,楊柳青青,習習柔風,細細的柳條在清柔的風下,徐徐的搖曳。淡淡月光下海棠花兒清香撲鼻。筆峰頓轉,獨自倚闌時。然而這樣的美景下,一個孤獨的花甲老子,瘦瘦的身子倚于闌干,樂景只是這江南景,哀人終是這遠離家鄉(xiāng)遠離朋友的老人。
薩都剌此詞,全詞流麗俊逸,自然質仆,意邈情深。采用普通的生活片斷,揉入通感手法,鑄成悠遠意境,讀來回味無窮。
- 相關推薦
【《小闌干·去年人在鳳凰池》閱讀答案及賞析】相關文章:
去年的樹閱讀及答案07-23
歲暮閱讀答案及賞析09-29
《小石橋》閱讀答案06-08
《巫山高》閱讀答案及賞析06-22
《雨巷》閱讀答案及賞析04-24
《觀田家》閱讀答案及賞析09-25
雨巷賞析閱讀答案08-12
《長相思》閱讀答案及賞析10-20
《小車行》閱讀答案及賞析11-17
杜牧《遣懷》閱讀答案及賞析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