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刈(yì)麥》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早期作品。此詩描寫了麥收時節(jié)的農忙景象,對造成人民貧困之源的`繁重租稅提出指責,對于詩人自己無功無德又不勞動卻能豐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現了一個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義精神。在寫作手法上,詩人將全景式刻畫與特定人物描寫相結合,夾敘夾議,使全詩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觀刈麥》
(唐)白居易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1)這首古體詩描寫了豐收景象下農民生活的畫面,其中作者選取了炎炎赤日下舉家辛苦忙碌勞作和 的兩個場景,反映了勞動人民生活的 境遇。(2分)
(2)詩的最后六句運用了哪種表達方式?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情感?(2分)
參考答案:
(2)議論。表達詩人自疚自愧,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對統(tǒng)治者的諷喻。
【《觀刈麥》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白居易觀刈麥答案11-19
白居易《觀刈麥》賞析12-06
觀刈麥白居易古詩詞閱讀鑒賞11-19
白居易觀刈麥教案模板12-09
白居易觀刈麥的賞析12-06
白居易的觀刈麥說課稿12-05
白居易《觀刈麥》優(yōu)質教學設計12-16
《觀刈麥》白居易唐詩鑒賞范文10-31
白居易《觀刈麥》的翻譯賞析09-30
白居易觀刈麥教學設計范文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