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語:《游子吟》是一首贊頌母愛偉大,以及對子女無私的愛的詩,下面是小編介紹的關(guān)于《游子吟》這首詩的相關(guān)知識,歡迎大家閱讀!
《游子吟》--感恩的詩歌
《游子吟》原文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游子吟》作者簡介
孟郊(751~814),唐代詩人。字東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東臨邑東北),先世居洛陽(今屬河南)。早年生活貧困,曾周游湖北、湖南、廣西等地,無所遇合,屢試不第。46歲始中進士。50歲任溧陽尉,在任不事曹務,常以作詩為樂,被罰半俸。元和(唐憲宗年號,806~820)初(http://www.ruiwen.com/wenxue/),任河南水陸轉(zhuǎn)運從事,試協(xié)律郎,定居洛陽。60歲因母死去官。鄭余慶鎮(zhèn)興元,又奏為參謀、試大理評事。應邀前往,到閿鄉(xiāng)(今河南靈寶),暴病去世。張籍私謚為貞曜先生。詩與韓愈并稱“韓孟”。有《孟東野詩集》。
《游子吟》簡介
此篇題下作者自注:“迎母溧上作”,當時孟郊居官溧陽尉,為迎養(yǎng)其母而作。孟郊早年漂泊無依,一生貧困潦倒,直到五十歲時才得到了一個溧陽縣尉的卑微之職,結(jié)束了長年的漂泊流離生活,便將母親接來住。詩人仕途失意,飽嘗了世態(tài)炎涼,此時愈覺親情之可貴,于是寫出這首發(fā)于肺腑,感人至深的頌母之詩。
這是一首母愛的頌歌,在宦途失意的境況下,詩人飽嘗世態(tài)炎涼,窮愁終身,故愈覺親情之可貴。“詩從肺腑出,出輒愁肺腑”(蘇軾《讀孟郊詩》)。這首詩,雖無藻繪與雕飾,然而清新流暢,淳樸素淡中正見其詩味的濃郁醇美。全詩最后用一雙關(guān)句,寫出兒子對母親的深情。
全詩無華麗的辭藻,亦無巧琢雕飾,于清新流暢,淳樸素淡的語言中,飽含著濃郁醇美的詩味,情真意切,千百年來撥動多少讀者的心弦,引起萬千游子的共鳴。此詩寫在溧陽,到了清代,有兩位溧陽人又吟出這樣的詩句:“父書空滿筐,母線尚縈襦”(史騏生《寫懷》);“向來多少淚,都染手縫衣”(彭桂《建初弟來都省親喜極有感》)?梢姟队巫右鳌妨艚o人們的深刻印象,是歷久而不衰的。
[知識拓展]
游子吟這首詩的主題
這是一首母愛的頌歌.詩中親切真淳地吟頌了偉大的人性美——母愛.
??詩的開頭兩句,所寫的人是母與子,所寫的物是線與衣,然而卻點出了母子相依為命的骨肉之情.中間兩句集中寫慈母的動作和意態(tài),表現(xiàn)了母親對兒子的深篤之情.雖無言語,也無淚水,卻充溢著愛的純情,扣人心弦,催人淚下.最后兩句是前四句的升華,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熾烈的情懷,對于春日般的母愛,小草似的兒女,怎能報答于萬一呢?
??全詩無華麗的詞藻,亦無巧琢雕飾,于清新流暢,淳樸素淡的語言中,飽含著濃郁醇美的詩味,情真意切,千百年來撥動多少讀者的心弦,引起萬千游子的共鳴.
- 相關(guān)推薦
【《游子吟》--感恩的詩歌】相關(guān)文章:
《游子吟》詩歌賞析09-11
《游子吟》詩歌分析08-09
游子吟詩歌解析09-13
《游子吟》詩歌的作者及評析10-17
新游子吟-優(yōu)秀詩歌08-18
新游子吟的詩歌范文10-14
孝敬父母的詩歌游子吟11-29
詩歌丑奴兒·游子吟07-02
《中秋游子吟》詩歌欣賞08-25
感恩唐詩《游子吟》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