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湖上初晴后雨》是一首贊美西湖美景的七言絕句,寫于詩人任杭州通判期間。這首詩不是描寫西湖的一處之景、一時(shí)之景,而是對西湖美景的全面描寫概括品評。以下是小編帶來飲湖上初晴后雨解釋,希望對你有幫助。
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
蘇軾
其一
朝曦迎客艷重岡,晚雨留人入醉鄉(xiāng)。
此意自佳君不會(huì),一杯當(dāng)屬水仙王。
其二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注釋
、棚嫼希涸谖骱拇巷嬀。
⑵朝曦:早晨的陽光。
、撬赏酰核未骱杂兴赏鯊R,祭祀錢塘龍君,故稱錢塘龍君為水仙王。
⑷瀲滟:水波蕩漾、波光閃動(dòng)的樣子。 方好:正顯得美。
、煽諠鳎杭(xì)雨迷蒙的樣子。濛,一作“蒙”。亦:也。奇:奇妙。
、视嚎梢裕蝗绻。西子:即西施,春秋時(shí)代越國著名的美女。
、丝傁嘁耍嚎偸呛芎线m,十分自然。
《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是宋代文學(xué)家蘇軾的組詩作品。這兩首贊美西湖美景的七絕,寫于詩人任杭州通判期間。其中第二首廣為流傳,此詩不是描寫西湖的一處之景、一時(shí)之景,而是對西湖美景的全面描寫概括品評,尤其是后二句,被認(rèn)為是對西湖的恰當(dāng)評語。第一首一般選本不收錄,其實(shí)這首詩也寫得不錯(cuò),其首句就把西湖晨曦的絢麗多姿形容得美不勝收。兩首對照,能更好地把握作者寫詩時(shí)的思想感情。
文學(xué)賞析
其一
第一首所說的.“此意自佳君不會(huì)”的“此意”,正是指第二首所寫的西湖晴雨咸宜,如美人之淡妝濃抹各盡其態(tài)。不選第一首,題中的“飲”字也無著落。蘇軾的意思是說,多數(shù)人游湖都喜歡晴天,殊不知雨中湖山也自有其佳處。湖上有水仙王廟,廟中的神靈是整天守在湖邊,看遍了西湖的風(fēng)風(fēng)雨雨、晴波麗日的,一定會(huì)同意自己的審美觀點(diǎn),因而作者要請水仙王共同舉杯了。這一首的首句“艷”字下得十分精到,把晨曦的絢麗多姿形容得美不勝收。若只看第二首,則“濃抹”一層意思便失之抽象。
其二
從詩題可知,詩人在西湖飲酒游賞,開始時(shí)陽光明麗,后來下起了雨。兩種不同的景致,讓他都很欣賞。他說:天晴之時(shí),西湖碧水蕩漾,波光粼粼,風(fēng)景正好;下雨時(shí),西湖周圍的青山,迷蒙蒼茫,若有若無,又顯出另一番奇妙景致!盀囦佟保ü忾W動(dòng)!翱彰伞,煙雨迷茫。這兩個(gè)詞都是疊韻詞,增強(qiáng)了詩歌語言的音樂性。
這里,詩人既寫了湖光,又寫了山色;既有晴和之景,又有雨天之韻,可以說內(nèi)容是很多的。但從另一個(gè)角度看,又很籠統(tǒng),因?yàn)檫@兩句并非只適用于西湖。其實(shí),這正是詩人筆法高妙之處。西湖很美,但究竟美在哪里,怎樣美法,恐怕沒人說得清。如果具體地描繪景物,可能會(huì)有個(gè)別精彩之句,但總失之太實(shí)、太具體,不能傳達(dá)出西湖給人的整體印象。蘇軾這兩句有高度的藝術(shù)概括性,同時(shí)又很形象、很傳神,想象空間很大,將“西湖即是美”這一人們共有的感受用詩的語言表述出來。同時(shí),這兩句也反映出詩人開闊的胸襟與達(dá)觀自適的性情。
“西子”即西施,春秋時(shí)越國有名的美女。無論是淡雅妝飾,還是盛裝打扮,西施都一樣美麗動(dòng)人;如果把西湖比做西施的話,那么不管是晴是雨,是冬是春,它都同樣美不勝收。
以絕色美人喻西湖,不僅賦予西湖之美以生命,而且新奇別致,情味雋永。人人皆知西施是個(gè)美女,但究竟是怎樣的美麗,卻只存在于個(gè)人心中。而西湖的美景不也是如此嗎?采用這樣的手法,比起直接去描寫,不知要節(jié)約多少筆墨,而它的寓意卻豐富深刻得多。它對讀者不只訴之于感受,同時(shí)也訴之于思考,讓讀者通過自己的想象去發(fā)揮詩的內(nèi)涵。這一出色的比喻,被宋人稱為“道盡西湖好處”的佳句,以致“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別名。也難怪后來的詩人為之?dāng)R筆:“除卻淡妝濃抹句,更將何語比西湖?”(宋人武衍《正月二日泛舟湖上》)
詩人故事
蘇東坡在江北瓜州任職時(shí),與一江之隔的金山寺主持佛印禪師經(jīng)常談禪論道。一日,東坡自覺修持有得,便撰詩一首,派遣書僮過江,送給佛印禪師印證,詩云:“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fēng)吹不動(dòng),端坐紫金蓮!倍U師看過之后,拿筆批了兩個(gè)字,就叫書僮帶回去。蘇東坡以為禪師一定會(huì)贊賞自己參禪的境界,急忙打開禪師的批示,只見上面寫著“放屁”二字,不禁無名火起,立即乘船過江找禪師理論。船快到金山寺時(shí),佛印禪師早站在江邊等著蘇東坡,蘇東坡一見禪師就氣呼呼地說:“禪師,我們是至交道友,我的詩、我的修行,你不贊賞也就罷了,何必罵人呢?”禪師若無其事地說:“我罵你什么。俊碧K東坡于是將詩上批的“放屁”二字拿給禪師看。禪師呵呵大笑道:“哦,你不是說‘八風(fēng)吹不動(dòng)’嗎?怎么‘一屁就打過江’了呢?”蘇東坡聽罷,慚愧不已。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之子。嘉祐年間(1056—1063)進(jìn)士。曾上書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詩諷刺新法而下御史獄,貶黃州。宋哲宗時(shí)任翰林學(xué)士,曾出知杭州、潁州,官至禮部尚書。后又貶謫惠州、儋州。在各地均有惠政。卒后追謚文忠。學(xué)識淵博,喜好獎(jiǎng)勵(lì)后進(jìn)。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其文縱橫恣肆,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dú)具風(fēng)格。與黃庭堅(jiān)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并稱“蘇辛”。 又工書畫。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書傳》《東坡樂府》等。
【飲湖上初晴后雨解釋】相關(guān)文章:
飲湖上初晴后雨的解釋10-14
飲湖上初晴后雨字詞解釋10-29
飲湖上初晴后雨08-25
《飲湖上初晴后雨》09-12
飲湖上初晴后雨·其二的解釋11-01
飲湖上初晴后雨的詩意08-25
《飲湖上初晴后雨》教案11-29
朗誦飲湖上初晴后雨10-26
《飲湖上初晴后雨 》詩句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