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西江月》是辛棄疾中年時代經過江西上饒黃沙嶺道時寫的一首詞,小編整理了辛棄疾《西江月》原文翻譯及詩歌賞析,歡迎大家閱讀!
辛棄疾《西江月》原文翻譯及賞析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白話譯文
天邊的明月升上了樹梢,驚飛了棲息在枝頭的喜鵲。清涼的晚風仿佛吹來了遠處的蟬叫聲。在稻谷的香氣里,人們談論著豐收的年景,耳邊傳來一陣陣青蛙的叫聲,好像在說著豐收年。
天空中輕云漂浮,閃爍的星星時隱時現(xiàn),山前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我急急地從小橋過溪想要躲雨。往日,土地廟附近樹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個彎,茅店忽然出現(xiàn)在眼前。
賞析
此詞中所說的黃沙嶺在上饒縣西四十里,嶺高約十五丈,深而敞豁,可容百人。下有兩泉,水自石中流出,可溉田十余畝。這一帶不僅風景優(yōu)美,也是農田水利較好的地區(qū)。辛棄疾在上饒期間,經常來此游覽,他描寫這一帶風景的詞,現(xiàn)存約五首,即:《生查子·獨游西巖》二首、《浣溪沙·黃沙嶺》一首,《鷓鴣天·黃沙道中即事》一首,以及這首《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辛棄疾的這首詞前兩句“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表面看來,寫的是風、月、蟬、鵲這些極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經過作者巧妙的組合,結果平常中就顯得不平常了。鵲兒的驚飛不定,不是盤旋在一般樹頭,而是飛繞在橫斜突兀的枝干之上。因為月光明亮,所以鵲兒被驚醒了;而鵲兒驚飛,自然也就會引起“別枝”搖曳。同時,知了的鳴叫聲也是有其一定時間的。夜間的鳴叫聲不同于烈日炎炎下的嘶鳴,而當涼風徐徐吹拂時,往往特別感到清幽?傊,“驚鵲”和“鳴蟬”兩句動中寓靜,把半夜“清風”“明月”下的景色描繪得令人悠然神往。
接下來“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把人們的關注點從長空轉移到田野,表現(xiàn)了詞人不僅為夜間黃沙道上的柔和情趣所浸潤,更關心撲面而來的漫村遍野的稻花香,又由稻花香而聯(lián)想到即將到來的豐年景象。此時此地,詞人與人民同呼吸的歡樂,盡在言表。稻花飄香的“香”,固然是描繪稻花盛開,也是表達詞人心頭的甜蜜之感。而說豐年的主體,不是人們常用的鵲聲,而是那一片蛙聲,這正是詞人匠心獨到之處,令人稱奇。在詞人的感覺里,儼然聽到群蛙在稻田中齊聲喧嚷,爭說豐年。先出“說”的內容,再補“聲”的來源。以蛙聲說豐年,是詞人的創(chuàng)造。
以上四句純然是抒寫當時當?shù)氐南囊股降赖木拔锖驮~人的感受,然而其核心卻是洋溢著豐收年景的夏夜。因此,與其說這是夏景,還不如說是眼前夏景將給人們帶來的幸福。
不過,詞人所描寫的夏景并沒有就此終止。如果說詞的上闋并非寥廓夏景的描繪,那么下闋卻顯然是以波瀾變幻、柳蔭路曲取勝了。由于上闋結尾構思和音律出現(xiàn)了顯著的停頓,因此下闋開頭,詞人就樹立了一座峭拔挺峻的奇峰,運用對仗手法,以加強穩(wěn)定的音勢!捌甙藗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在這里,“星”是寥落的疏星,“雨”是輕微的陣雨,這些都是為了與上闋的清幽夜色、恬靜氣氛和樸野成趣的鄉(xiāng)土氣息相吻合。特別是一個“天外”一個“山前”,本來是遙遠而不可捉摸的,可是筆鋒一轉,小橋一過,鄉(xiāng)村林邊茅店的影子卻意想不到地展現(xiàn)在人們的眼前。詞人對黃沙道上的路徑盡管很熟,可總因為醉心于傾訴豐年在望之樂的一片蛙聲中,竟忘卻了越過“天外”,邁過“山前”,連早已臨近的那個社廟旁樹林邊的茅店,也都沒有察覺。前文“路轉”,后文“忽見”,既襯出了詞人驟然間看出了分明臨近舊屋的歡欣,又表達了他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以至忘了道途遠近的怡然自得的入迷程度,相得益彰,體現(xiàn)了作者深厚的藝術功底,令人玩味無窮。
從表面上看,這首詞的題材內容不過是一些看來極其平凡的景物,語言沒有任何雕飾,沒有用一個典故,層次安排也完全是聽其自然,平平淡淡。然而,正是在看似平淡之中,卻有著詞人潛心的構思,淳厚的感情。在這里,讀者也可以領略到稼軒詞于雄渾豪邁之外的另一種境界。
作者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zhàn)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tǒng)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zhí)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拓展閱讀:
常見考題
1、問題是:關于這首詞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 )
A問題是:這首詞的作者是唐代的辛棄疾。
B問題是:“西江月”是詞的題目。
C問題是:“驚”和“鳴”不是分別寫“鵲”和“蟬”的,而是說“鵲”、“蟬”、“驚”、“鳴”。
D問題是:“見,讀jiàn,見到的意思。
2、詞中以“_____________”寫烏云密布,這樣寫的好處是增加畫面的美感。
3、從全詞看,是生機勃勃的農村風光和令人喜悅的_____________,喚起了詞人辛棄疾的愉快心境。
4、問題是:詞的上片寫了哪些夏夜特有的聲音?寫這些聲音有何作用?
5、問題是:詞的下片給人們展示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試用簡潔優(yōu)美的語言進行描繪。
6、問題是:詞的上下片各描寫了怎樣的場景?
7、問題是:“路轉溪頭忽見”透露了一種怎樣的心情?
8、問題是:“明月別枝驚鵲”為精妙的寫景名句,請體會其妙處。
9、問題是:全詞描寫了江南農村______(時令和時間)的景色,抒發(fā)了詞人_______的心情。
10、問題是:詞中寫到“稻花香里說豐年”,你認為是誰在說豐年呢?(至少答出兩種說法)
答案:
1、問題是:C
2、問題是:七八個星天外
3、問題是:豐收景象
4、問題是:第一問:蟬鳴、鵲啼、蛙叫、人聲。第二問:一方面渲染了歡樂的氣氛;另一方面夜行人能清晰地聽到這一切,反過來又表現(xiàn)了夏夜的寂靜。(3分)
5、問題是:示例:烏云驟起,月光消失,天邊只剩下幾顆暗淡的星,田野變得昏暗了,漸漸的,雨點飄落下來,詞人知道驟雨將至,想找個避雨的地方,說來也巧,當年曾經見過的茅店,依然在社林邊,詞人此時的心里是何等的高興呀!
6、問題是:上片寫夏夜所見之景,及對豐收的憧憬。下片寫了途中遇雨,峰回路轉的情形。
7、問題是:驚喜之情。
8、問題是:月亮落下,離別了樹梢,驚動了樹上的鳥鵲。描寫細膩,以動這寫靜,突出了山林的幽靜。
9、問題是:夏夜 閑適(淡泊、喜悅、欣喜、怡然自得)
10、問題是:鄉(xiāng)村納涼的人們(村民);詞人(作者)與同伴;夜行人;蛙兒們
- 相關推薦
【辛棄疾《西江月》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文章:
西江月辛棄疾翻譯賞析10-20
西江月辛棄疾原文及賞析07-20
西江月全文翻譯以及賞析 辛棄疾05-31
酒泉子辛棄疾原文翻譯賞析12-09
辛棄疾西江月原文06-08
《西江月》辛棄疾原文06-13
西江月辛棄疾原文09-29
辛棄疾《滿江紅》的原文翻譯及賞析07-19
辛棄疾《水調歌頭·盟鷗》原文及翻譯賞析08-07
鷓鴣天原文翻譯以及賞析辛棄疾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