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記》在寫景中傳達出他貶居生活中孤凄悲涼的心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全文寂寞清幽,郁郁落落,形似寫景,實則寫心。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欧e累文言詞語,了解作者及文本;理解課文思想內(nèi)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⑵指導學生朗讀課文,增強語感,把握作品的思想內(nèi)涵及藝術(shù)風格。
、求w會文章按照游蹤移步換景和抓住景物特征,用鮮明生動的語言寫景狀物的方法,并學以致用,逐步提高寫景狀物的能力。
、绕肺段恼掠删凹扒椋跃叭肭榈膶懽魈攸c,學會鑒賞情致化的景物描寫。
2、過程與方法:
⑴誦讀法:
教學以指導誦讀為主,以讀代講,以講促讀,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鑒賞的主體。
、朴懻擖c撥法:
在討論中,使學生得到啟發(fā),糾正認識偏頗,彌補缺漏。
、茄由焱卣狗ǎ
聯(lián)類引申,整理歸納已學過的山水名句名篇,綜合鑒賞寫景的妙處,深化對課文的理解。
、绕纷x鑒賞法。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偶ぐl(fā)學生熱愛自然,贊美自然得 豪情,引導學生學會用審美得眼光看待自然景物,從平凡中發(fā)現(xiàn)美,從而陶冶情操,培養(yǎng)健康得審美情趣。
、评斫馕闹凶髡弑瘺銎嗫嗟那閼,間接接觸社會,完善健全人格。
【教學重點】
品味作品寫景的妙處,特別關(guān)注文中描寫潭中游魚的文字;體會景物描寫中融注的思想感情,重點關(guān)注第四段,理解作者凄苦孤寂的心情。
【教學難點】
樹、石、水、魚的特點及對它們的準確描寫;文章先寫“心樂之”,后面又見“悄愴幽邃”,一樂一憂似難相容,對此該如何認識?
【教學準備】
CAI 課件、學生分組。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導言:
請同學們背誦《江雪》這首詩。它是唐代散文家柳宗元寫的一首絕句,在這首詩里,寄托了詩人高潔孤傲、執(zhí)著不屈的崇高人格。你了解柳宗元嗎?請你談?wù)劇?/p>
2、(生談,師歸納。)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
二、初步感知
1、欣賞小石潭圖片,教師作簡單介紹。
2、多媒體播放優(yōu)美的山水畫面和課文錄音,學生邊聽邊看,初步感知課文。(注意疑難字詞)
3、師生共同解決一些字詞的發(fā)音。(多媒體顯示)
4、學生大聲自由讀課文提示學生注意語調(diào)的把握。
5、分小組對照注釋翻譯課文,劃出疑難詞句,師就重難點句子抽生翻譯。
三、整體把握
1、瀏覽課文,按段落通譯全文。
2、抽生讀課文,引導學生逐步分析課文內(nèi)容:
、耪f說課文游覽的順序是什么?(板書)
明確:
發(fā)現(xiàn)小石潭(聞聲──見形──)
潭中景物(水──石──樹──魚──)
小潭源流(溪身──岸勢)
潭中氣氛(氣氛──感受)
、破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