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描繪泰山雄偉磅礴的景象,熱情贊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氣勢和神奇秀麗的景色,流露出了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表達了詩人不怕困難、敢攀頂峰、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以及卓然獨立、兼濟天下的豪情壯志,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仙字精神。
原文: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譯文:
泰山到底怎么樣?在齊魯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沒有盡頭。
大自然把神奇秀麗的景色都匯聚于泰山,山南和山北的天色被分割為一明一暗兩部分。
冉冉升起的云霞蕩滌我的心靈,睜大眼睛追蹤那暮歸的鳥兒隱入山林,眼角好像要裂開一樣。
一定要登上泰山的最高峰,俯瞰那眾山,而眾山在我眼中是多么的渺小。
當(dāng)人登上山的絕頂,就會把周圍矮小的群山們,一覽無余。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唐朝河南鞏縣(今河南鄭州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唐代最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其詩大膽揭露當(dāng)時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內(nèi)容深刻。許多優(yōu)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zhuǎn)衰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為“詩史”。在藝術(shù)上,善于運用各種詩歌形式,尤長于律詩;風(fēng)格多樣,而以沉郁為主;語言精煉,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 望岳杜甫詩意鑒賞 推薦度:
- 杜甫望岳詩意賞析 推薦度:
- 杜甫《望岳》詩意賞析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杜甫望岳的詩意】相關(guān)文章:
望岳杜甫詩意鑒賞10-22
杜甫《望岳》詩意賞析08-29
杜甫望岳詩意賞析10-10
杜甫詩詞《望岳》的詩意賞析10-22
望岳 杜甫12-03
杜甫的望岳07-07
杜甫 望岳08-16
望岳杜甫08-17
《望岳》杜甫08-31
杜甫望岳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