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fù)習(xí)提問
背誦《夢游天姥吟留別》
教學(xué)目的
1.學(xué)習(xí)近體詩對仗的形式和情景交融的表現(xiàn)手法;
2.朗讀和背誦這兩首詩
教學(xué)重點
情景交融的表現(xiàn)手法
教學(xué)過程
一、整體感知
1.簡介王維
王維,字摩詰,是唐代杰出的山水田園詩人。他早年有過積極的政治抱負,希望能做出一番大事業(yè),后來,由于政局的變化無常而逐漸消沉下來,吃齋奉佛。四十多歲的時候,他特地在長安東南藍田縣的輞川營造了別墅,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這首詩就反映了詩人過隱居生活的愿望。
2.朗讀
二、分析鑒賞
1.分析首聯(lián)
第一聯(lián)“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空山”的“空”在這里不當(dāng)空空蕩蕩、一無所有講,而是由虛空的意思引申為深遠和寧靜!皝怼保~,無義!靶隆,清新。這兩句是說,秋天的傍晚,在一個寂靜深遠的山村里,剛下完雨,天已放晴,空氣十分清新。
概括地點明了“山居秋暝”這一詩題,又突出了新雨之后和晚來之
時這樣的意境,從而為第二、第三聯(lián)的寫景作了映襯。
2.分析頷聯(lián)
第二聯(lián)“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這兩句突出了“照”的狀態(tài)和“流”的動態(tài)。這兩個動詞用得非常好。在我國古典詩詞中,動詞運用得好,往往能夠起到畫龍點睛得作用。還有,“明月松間照”的“松間”二字值得品味:這既顯示了月光照在松林之上,又寫出了月光透過松樹間的空隙斑斑駁駁地灑落在地上。意境很美。
3.分析頸聯(lián)
頸聯(lián)“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竹喧”的“喧”是指浣洗歸來的婦女們在竹林中的喧笑聲;仔細推敲起來,里面也包含著婦女們在竹林中穿來穿去的時候竹子晃動撞擊發(fā)出的聲音。“蓮動下漁舟”是說水中的荷花擺動,原來是漁船搖過來了。
構(gòu)成了一幅有層次、有節(jié)奏的電影鏡頭般的活動畫面,顯得意境深遠,耐人尋味。
4.分析尾聯(lián)
導(dǎo)語:
詩的前三聯(lián)著重寫景,想象一下詩人給我們描繪地畫面:空山雨后的秋涼,松間明月的清輝,石上清泉的響聲,浣紗女的笑聲,漁舟穿過荷花叢的動態(tài),和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有聲有色,有景有人,構(gòu)成了清新秀麗的鄉(xiāng)村生活圖景,它使詩人感到陶醉,所以情不自禁地說出尾聯(lián):“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隨意”,任憑的意思,“王孫”本指貴族公子,這里指詩人自己。這兩句說春天的景象雖然要照例地消失,我還是愿意留在山中,因為秋
天山中的景物是美好的、值得留戀的;因為這里山村生活的圖景是清新秀麗的,令人向往,使人陶醉。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是作者的感慨,一方面表露出詩人對山中秋色的喜愛,一方面也表達了詩人情愿隱居山林而不愿意做官的思想。
三、分析對仗的形式
這是一首五言律詩,只有八句四十八字。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兩句,“明月”對“清泉”,“松間”對“石上”,“照”對“流”都極其工整妥帖!懊髟滤砷g照”是寫詩人所見,是靜態(tài);“清泉石上流”,除見之外,更著重于聽,聽到那潺潺流水的聲音,這是動態(tài)。這兩句同是描寫自然景物,一見一聽,一靜一動,錯落有致的景色,熔入對仗工整的對句中,精巧細密而又不失樸素自然!爸裥鷼w浣女,蓮動下漁舟”兩句,對仗也很工穩(wěn)!爸裥鷼w浣女”是寫聽到的聲音,“蓮動下漁舟”是寫看到的景象,這也是一聽一見;和“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不同的是“竹喧”、“蓮動”兩句都有人的活動。從這個意義上講,這兩聯(lián)又形成了一個靜和動的對照。“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兩句是描寫靜態(tài)的自然景色,“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則是偏重于描繪動態(tài)的山村風(fēng)光。
四、小結(jié)
王維的這首山水名篇,通過對山村雨后自然清新的景物和純潔美好的生活圖景的描繪,反映了詩人對安靜、淳樸和閑適的生活的向往以及對污濁官場的厭惡。
五、賞析杜甫的《登高》
。ㄒ唬┖喗閯(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寫于公元767年的秋天,此時詩人在外流浪漂泊了8個年頭,已經(jīng)是一位飽經(jīng)滄桑的五十五歲的老人了。他目睹了安史之亂給唐朝帶來的重重創(chuàng)傷,感受到了時代的苦難,家道的衰敗,也感受到了仕途的坎坷,晚年的孤獨和生活的艱辛,心中百感交集,寫下了這首慷慨激越、動人心弦的七言律詩。
。ǘ├首x
。ㄈ┵p析全詩
1.這首詩描寫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有何特點?是不是王維詩中的清新秀麗的特點?根據(jù)是什么?
景物:急風(fēng)、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飛鳥、落木、長江。特點:悲涼、凄清。根據(jù):
、偌憋L(fēng)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體的,又有心靈的。但更主要是心靈的。
、诟咛,顯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單。
③哀猿,使人聽到它的叫聲非常悲涼!鞍蜄|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④飛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鳥。因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鳥。它在到處盤旋,尋找自己的巢。這是一只跟鳥群失散的鳥。
、荻鸥吹铰淙~飄零,肯定想自己像樹一樣,已是晚年,已老了。人已經(jīng)到了生命的晚秋。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歲,寫這首詩時是767年,55歲,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寫的。
、耷邃竞桶咨呈抢渖{(diào)的。
、咭蚤L江的永不停息襯托生命的短暫。這些地方都說明這首詩所描寫的景物是悲涼和凄清的。)
2.這首詩敘了哪幾件事?這首詩抒發(fā)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情?運用了何種抒情方式?詩眼是什么?
詩的頸聯(lián)和尾聯(lián)是抒情,是借事抒情,詩人字字血,聲聲淚地傾訴了自己當(dāng)時痛苦的處境和苦難的經(jīng)歷,抒發(fā)了詩人復(fù)雜的感情,把敘事和抒情緊密地結(jié)合在一塊。你能從詩中找出最能體現(xiàn)詩人感情的詞語嗎?
、佟白骺汀,就是漂泊他鄉(xiāng)、流浪他鄉(xiāng)的意思。杜甫處在戰(zhàn)亂的年代,從48歲開始,一直到58歲去世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②獨登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登臺,重陽節(jié)的一種習(xí)俗,登高以求長壽,一般在自己的家鄉(xiāng),全家人都去。杜甫此時登高是孤苦伶仃的一個人。
、鄯彼W:白發(fā)又增多了,兩鬢斑白,如霜似雪。
、芏嗖。悍谓Y(jié)核、瘧疾和風(fēng)濕病,一只手已經(jīng)不能動彈。⑤新停濁酒杯:剛剛戒酒,因病戒酒,因窮困戒酒。
3.從全詩來看,你能說出此時詩人的幾層悲愁?
、俪W骺;②獨登臺;③異地登臺;④多。虎菪峦峋票;⑥悲秋;⑦年老;⑧繁霜鬢;⑨時世艱難;⑩窮困潦倒;⑾壯志難酬
4.詩人到底有多少愁?除了愁之外,還有什么感情?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還有憤恨之情,因為時世艱難而憤恨,因為壯志未酬而憤恨。詩人此時的思想情感是復(fù)雜的。
5..小結(jié)
總之,這首詩通過描寫詩人登高所見秋江景色,傾訴了詩人常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復(fù)雜感情:凄楚,悲涼,悲傷,憂傷,痛苦,孤獨,悲
- 相關(guān)推薦
【王維《山居秋暝》和杜甫《登高》教案】相關(guān)文章:
王維 《山居秋暝》08-05
王維山居秋暝賞析08-05
王維的詩山居秋暝05-06
王維《山居秋暝》評析08-09
王維《山居秋暝》賞析08-06
王維的詩:山居秋暝08-28
王維《山居秋暝》原文08-08
王維《山居秋暝》賞析08-07
山居秋暝王維詩詞09-21
王維《山居秋暝》全文及鑒賞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