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喜歡聽這,
吳語軟儂的蘇州評彈。
尤其是那三弦琵琶的,
悠揚的絲弦聲和清麗委婉的,
吳語軟儂的唱腔,
令我賞心悅目。
蘇州評彈,
把江南水鄉(xiāng)水的清韻,
味滲入到,
彈詞絲弦音韻的骨髓里,
化作評彈的靈魂。
使我感到,
欣賞評彈藝術(shù)音韻中,
如同喝了一大碗江南水鄉(xiāng),
特釀的存年米酒來,
味清香四溢,
鮮亮甘純,
人微酡沉醉......
蘇州評彈和刺繡、蘇州園林,
被稱為蘇州三絕。
這三絕無論這,
評彈刺繡園林藝術(shù)的塑造,
都是這樣精美清新秀麗,
使人感受到蘇州人,
聰慧智巧和這,
藝術(shù)的無窮的魅力。
在這月夜江南小河邊,
潺潺流水聲中的茶樓里,
喝著春茶聽著這,
清音雅樂般的評彈來,
那不知有多愜意喲!
在白天鋪著青石板的,
水鄉(xiāng)小鎮(zhèn)上徜徉在店鋪里,
欣賞著精細雅致的、
惟妙惟肖的蘇繡畫品里。
或是帶上家人流連在,
這清泉流韻,
千姿百態(tài)的亭臺樓閣,
琪花瑤草和山石奇疊,
相趣成蔭的蘇州園林中,
真讓人領受到,
蘇州三絕的藝術(shù)魅力,
而使人驚嘆萬分來......
。ǘ
蘇州評彈,
最最令我贊賞的,
應是她的角色塑造。
也許這么說并不確切,
有人可能會說我外行:
蘇州評彈只是評書、
彈詞而已,
談不上角色不角色,
彈詞演員不過是,
在演繹故事和角色。
其實我的贊賞,
也正是因此而生的。
別的形式的評書、
鼓書、快書、琴書,
等等講說者、
演繹者大多停留在,
說“書”的層面,
但蘇州彈詞的表演者,
在說“書”的同時,
也進入了,
“角”的內(nèi)心世界、
傾訴者“角”的內(nèi)在情感。
就以我所看到的《雷雨》為例,
許多的細節(jié)和情節(jié),
簡直讓人分不清,
他們到底是在“說書”,
還是在“演戲”。
語氣語調(diào)的把握、
人物情感的揣度、
場景環(huán)境的擬設……
嘆為觀止呀!
有的時候,
我就有一種錯覺,
演繹者是在演繹故事嗎?
他們不是在,
明明宣泄自己的情感、
表達自己的訴求嗎?
戲里戲外,
無障礙出入,
只有嘴上功夫,
沒有高超的“演”技,
應是無法做到的。
演繹者們在“演戲”時,
是絕對不操吳語的,
純正的普通話!
相信不懂蘇州話的觀眾,
也會喜歡的。
(三)
據(jù)民間傳說,
在三月春天的江南,
桃紅柳綠,
碧水青青,
小橋流水人家的蘇州。
這位乾隆皇帝爺喬裝打扮,
坐在小舟中,
在船槳的欸乃聲里,
在潺潺流水的小河里,
望著河兩岸那粉墻灰瓦,
雕梁花窗的茶樓里,
傳來的絲絲縷縷的,
清麗委婉的聲音所吸引,
細細打聽那是茶樓里,
在傳唱這蘇州評彈呢。
于是那位皇帝爺趨之入座,
捧著蘇州東西洞庭山上,
新采摘的“碧螺春”新茶,
的聽著蘇州城里的名家,
說唱評彈藝人王周士的彈唱。
被他那悠揚頓挫,
吳語軟儂,
清麗悠婉的彈唱功夫所折服。
在這大弦嘈嘈切切,
小弦錯錯雜雜,
如大珠小珠落玉盤的,
聲韻所迷倒。
如醉如癡,
不厭其煩,
聽了一遍又一遍,
竟流連忘返。
雖然乾隆聽不懂詞句,
但被那眉飛色舞,
聲韻俱到的評彈神韻,
和表演藝術(shù)的魅力,
所傾倒!
覺得余音繞梁,
回味三省,
總覺得不過癮,
于是招王周士進京,
專門為他,
在后宮中演唱評彈,
聽得高興之余忘乎所以,
破例賜予七品官銜。
可見這位帝王,
對蘇州評彈的喜愛了。
- 相關推薦
【贊美蘇州評彈的詩句】相關文章:
贊美蘇州園林的詩句07-04
描寫蘇州的優(yōu)美詩句07-18
蘇州的詩句(精選90句)03-25
關于蘇州的詩句集錦06-04
贊美小寒詩句09-02
贊美泰山的詩句07-19
精選贊美秋天的詩句10-09
贊美友情的詩句07-28
贊美秋天的詩句09-03
贊美桂花的詩句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