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出處:出處: 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
2)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出處:出處: 杜牧《九日齊山登高》
3) 望天王降詔,早招安,心方足。 ——出處:出處: 宋江《滿江紅•喜遇重陽》
4) 又是過重陽,臺榭登臨處,茱萸香墜。 ——出處:出處: 李煜《謝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5) 鴻北去,日西匿。 ——出處:出處: 劉克莊《賀新郎•九日》
6) 諸君才絕世,獨(dú)步許誰強(qiáng)。 ——出處:出處: 妙信《九日酬諸子》
7) 可惜重陽,不把黃花與。 ——出處:出處: 吳文英《蝶戀花•九日和吳見山韻》
8) 天文見成象,帝念資勤恤。 ——出處:出處: 崔元翰《奉和圣制重陽旦日百寮曲江》
9) 霜風(fēng)漸欲作重陽,熠熠溪邊野菊香。 ——出處:出處: 蘇軾《捕蝗至浮云嶺山行疲苶有懷》
10) 愁不肯、與詩平。 ——出處:出處: 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陽》
11) 砧桿動微寒,暗欺羅袖。 ——出處:出處: 潘希白《大有•九日》
12) 初見雁,已聞砧。 ——出處:出處: 晏幾道《鷓鴣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13) 歸雁橫秋,倦客思家。 ——出處:出處: 張可久《折桂令•九日》
14) 紅萸佩、空對酒。 ——出處:出處: 潘希白《大有•九日》
15) 遠(yuǎn)岫對壺觴,澄瀾映簪紱。 ——出處:出處: 崔元翰《奉和圣制重陽旦日百寮曲江》
16) 寂寞風(fēng)蟬至,連翩霜雁來。 ——出處:出處: 陰行先《和張燕公湘中九日登高》
17) 人老去西風(fēng)白發(fā),蝶愁來明日黃花。 ——出處: 張可久《折桂令•九日》
18) 天與秋光,轉(zhuǎn)轉(zhuǎn)情傷,探金英知近重陽。 ——出處: 李清照《行香子•天與秋光》
19)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出處: 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20) 樂游原上清秋節(jié),咸陽古道音塵絕。 ——出處: 李白《憶秦娥•簫聲咽》
21) 一片宋玉情懷,十分衛(wèi)郎清瘦。 ——出處: 潘希白《大有•九日》
22) 關(guān)門令尹誰能識,河上仙翁去不回。 ——出處: 崔曙《九日登望仙臺呈劉明府容》
23) 無限枝頭好顏色,可憐開不為重陽。 ——出處: 丘!对伨铡
24) 萬里秋光客興賒,同人九日惜年華。 ——出處:出處: 沈輅《九日登高臺寺》
25) 絕塞平川開塹壘,排空斥堠揚(yáng)旗旌。 ——出處:出處: 王瓊《九日登長城關(guān)樓》
26) 中丞疏有回天力,太宰功兼蹜地方。 ——出處:出處: 齊之鸞《九日登清水營城》
27) 翠微高處,故人帽底,一年最好,偏是重陽。 ——出處:出處: 吳文英《惜黃花慢•菊》
28) 極喜御戎全上策,倚欄長嘯晚煙橫。 ——出處:出處: 王瓊《九日登長城關(guān)樓》
29) 采采黃金花,何由滿衣袖。 ——出處:出處: 杜甫《九日寄岑參》
30) 金風(fēng)飄菊蕊,玉露泫萸枝。 ——出處:出處: 韋安石《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yīng)制》
31) 九日登高處,群山入望賒。 ——出處: 趙時春《原州九日》
32)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出處: 白居易《重陽席上賦白菊》
33) 綠杯紅袖趁重陽。 ——出處: 晏幾道《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
34) 何事又作南來,看重陽藥市,元夕燈山?花時萬人樂處,欹帽垂鞭。 ——出處: 陸游《漢宮春•初自南鄭來成都作》
【重陽節(jié)的詩句】相關(guān)文章:
重陽節(jié)日的詩句06-18
重陽節(jié)的詩句09-28
重陽節(jié)詩句10-10
重陽節(jié)經(jīng)典詩句10-23
贊美重陽節(jié)的詩句07-20
重陽節(jié)賞菊詩句05-18
重陽節(jié)節(jié)日詩句11-10
最新重陽節(jié)的詩句08-31
重陽節(jié)悲傷的詩句08-30
描寫重陽節(jié)的詩句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