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蘩》,《詩經(jīng)·召南》的一篇。全詩三章,每章四句。這是一首反映人們?yōu)榧漓攵鴦谧鞯脑姡饕獢憺榱瞬赊k祭祀所需的用來燎燒的蒿草,主人公大費周章地去尋找和采辦的經(jīng)過和完成祭祀過程的辛勞。此詩主人公即采蘩者的身份歷來有爭議,或說宮女,或說夫人,或說奴仆。全詩三章疊詠,其主要特色在于前兩章以一問一答出之,明顯地受了原始民歌的影響;末章寫其儀容,用“僮僮”“祁祁”,言語雖簡,而采蘩者之儀態(tài)神情可現(xiàn)!对娊(jīng)》是中國文學(xué)史上第一部詩歌總集,它對后代詩歌發(fā)展有深遠的影響,成為中國古典文學(xué)現(xiàn)實主義傳統(tǒng)的源頭。
采蘩
于以采蘩?于澗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宮。
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被之祁祁,薄言還歸。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哪兒采白蒿?
去那洲與池。
哪兒用白蒿?
公侯的祭祀。
哪兒采白蒿?
去到山澗旁。
哪兒用白蒿?
公侯的廟堂。
夫人多謹慎,
早晚在公廟。
夫人多安詳,
進退亦有度。
注釋
蘩:水草名。
沚,水中沙洲
被:即彼,只從事祭祀的人。被、彼古通
僮僮:《毛傳》:“竦敬也。”恭敬謹慎貌
祁祁:《毛傳》:“舒遲也,去事有儀也。”安詳舒徐之貌。
采蘩.夫人不失職也.夫人可以奉祭祀.則不失職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