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就要過年了,就想寫一寫過年的滋味。有人不免要問:“過年是什么滋味呢?”有人說,過年時全家人聚在一起,有暖暖的滋味;也有人說,過年時品嘗著最好的美味,有甜甜的、香香的滋味;還有人說,過年時有難得放松下來的好心情,有心情愉悅的滋味。每個年齡段的人過年的滋味是不一樣的,也就不怕別人笑話,就說說我每個年齡段的過年經(jīng)歷吧。
剛記事時,過年的滋味是朦朦朧朧的。只顧按著大人們的意圖穿新衣、吃好東西,就連說拜年話也像鸚鵡學舌一樣,大人說一句,我就跟著學一句,說了不知多少遍才記住了,卻根本就不知道說的拜年話的意思。
記得前些年老家有人曾逗著鄰居的孩子說:“XX,你過年拜年的時候這么說‘你過年過得好,沒叫蟲子咬?’”這么順溜的話,鄰居的小孩也記得快。結果到了給他奶奶拜年的時候,這個小孩把剛剛學會的拜年話如法炮制,“奶奶,你過年過得好?”他奶奶一看這么大點的小孫子都會來拜年了,且拜年話說得這么流利中聽,喜得合不攏嘴,忙說著:“過得好啊!大孫子!”就急著從兜里往外掏錢,小孫子又接上了一句:“沒叫蟲子咬?”他奶奶一聽這話,正在拿錢的手僵住了,心里哭笑不得,童言無忌,嘴里嬉笑地說“這小東西……”就嘻嘻哈哈地過去了,錢該給的給。不過奶奶還是問了一句:“這是誰教你的?”小孩子就一五一十地對奶奶說了,這才知是笑料。
我對剛記事時對過年的`印象模糊不清,只記得母親給我穿上了新衣褲,小虎頭鞋,戴上了一把大銀鎖,一會兒領著我,一會兒背著我,走東家、串西家,張著甜甜的小嘴去拜年,換來的是一小捧、一小捧的糖果。那時印象最深的,就是大人們穿著新衣走在大街上,在這里站站,在那里聊聊,我和小伙伴們就在大人腿空里躥來躥去。
童少時過年的滋味,是歡歡喜喜的。隨之漸漸長大,對過年就有了認知,認為過年是多么美好向往的一件事啊,可以穿新衣,吃好東西,放鞭炮,結伴走親戚討壓歲錢,學校放了年假還可盡情地玩,走到大街上看跑高蹺、舞獅子、耍猴的,最最重要的,是過了年,又長了一歲,身體就會再長高一些。
有了這樣急切盼過年的好心情,也就會有迫切的行動。許多人都有過這樣的感觸,每年剛進臘月門,自己就會跟在大人們屁股后面追著問:“什么時候過年?”過了臘八又問:“怎么還不過年?怎么還有二十多天?”等到過了辭灶,才覺得年越來越近了,有盼頭了。終于過年了,穿著新衣手里拿著好吃的,興高采烈地跑到大街上,比試著誰穿的衣服新,誰收到的壓歲錢多,溜達到街上放鞭炮,走到各家門前撿拾沒燃放的鞭炮,燃放的是鞭炮,釋放出的是一種無比快樂的心情。這個時候過年收獲頗多,心情特好,過年的滋味真好。
青年時過年的滋味,是清清淡淡的,青年時明顯感覺自己長大了成人了,已經(jīng)參透了過年的玄機,對過年不再像童少時期那么向往和追逐了,感覺過年也就是那么回事。
每每過年的時候,單位里短短的假期制約著過年的迫切行動,單位領導強調(diào)的“淡化節(jié)日氣氛”,也消減了過年的心情。這個時期為了工作和事業(yè),有的只能回家住幾天,有的只能回家和家人一起吃頓年夜飯,有的只能回家給親朋好友拜拜年,有的直接不能回家過年,值守著自己所鐘愛的事業(yè)。每每新年鐘聲敲響的時候,聽著窗外噼里啪啦的鞭炮聲,看著街市五彩紛呈的節(jié)日焰火,想著萬家團圓的天倫之樂,自己心里感到真不是個滋味。久而久之,也就對過年漸漸淡化了。
中年后過年的滋味,是喜憂參半。人過了中年后,人生過去了一半,大都不愛過年了,因過了年又長了一歲,心里上又增添了壓力和憂愁。常聽到中年后的人說:“一年一年的怎么過得這么快?不知不覺地又快過年了。”這話說的是對過年的擔憂,過年就意味著遞減人生路上的歲月,中年后打心眼里是不愛過年的,不過,時光在催著,一年一年都得這么過。
而過年又是一件喜慶的事,一家人團團圓圓歡歡樂樂過大年,這種心情又是歡樂的。尤其是人過中年,兒女繞膝,兒孫繞膝,這是人生的天倫,尤其是過年見了一大家子人團聚,這是修來的緣分,聽著晚輩們一聲接一聲的拜年祝福,心里能不高興嗎?因而可以說,中年后過年的滋味,是既憂愁又歡喜的。憂的是,自己在人生路上又過了一個年輪,喜的是子孫繞膝一大群。
這過年的滋味,每個人、每個年齡段都不同也,你心中的“年”是什么滋味呢?
【過年的滋味散文】相關文章:
過年的心情散文12-03
鄉(xiāng)愁的滋味的散文詩03-22
關于過年后上班的散文隨筆08-03
關于過年的作文03-17
過年的味道作文03-12
席慕容品嘗生命的滋味02-14
過年作文02-25
罰站的滋味數(shù)學手抄報10-10
林清玄散文集的經(jīng)典散文10-25
林清玄散文集里的散文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