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在线_日本淫妇xxww老女人,_黑人让我高潮的视频_欧美亚洲高清在线一区_国产丝袜久久久久之久_国产精品这里有精品_亚洲aⅴ男人的天堂t在线观看_免费黄色片一级毛片

《勸學》練習

2023-07-21 勸學

《勸學》練習1

  文言文對比閱讀(46分)

 。ㄒ唬⿲O權勸學(10分)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泵赡耸季蛯W。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ǘ┢蚜粝蓪憰9分)

  蒲留仙①居鄉(xiāng)里,落拓②無偶,性尤怪誕,為村中童子師以自給,不求于人。其作《聊齋志異》時,每臨晨,攜一大瓷罌③,中貯苦茗④,又具淡巴菰⑤一包,置行人大道旁。下陳蘆席,坐于上,煙茗置身畔。見行者過必強執(zhí)與語搜奇說異隨人所知?蕜t飲以茗,或奉以煙,必令暢談乃已。偶聞一事,歸而潤色之。如是二十余年,此書方告成,故筆法超絕。

 。ㄟx自《新世說》)

  【注釋】

 、倨蚜粝桑浩阉升g(1640~1715),字留仙。

 、诼渫兀郝洳,窮困失意。

 、鄞衫洠盒】诖蟾沟氖⒕破。

 、苘翰琛 ⑤淡巴菰:煙草的舊音譯名。

  1、解釋下面加點詞的意思。(3分)

 。1)但當涉獵(粗略地閱讀)

 。2)及魯肅過尋陽(等,等到)

 。3)肅遂拜蒙母(于是)

  (4)蒙乃始就學(于是,就)

 。5)下陳蘆席,坐于上(陳列)

 。6)如是二十余年(這樣)

  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4分)

 。1)蒙辭以軍中多務。

  呂蒙用軍中事務多來推辭。

  (2)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讀書人分別幾天,就要擦亮眼睛,重新看待對方,兄長怎么知曉事情那么晚呢!

 。3)為村中童子師以自給,不求于人。

 。ㄆ阉升g)給村子里的孩童當老師來自給自足,不用乞求別人。

  3、請在需要加標點的地方用“/”標出來。(3分)

  見行者過/必強執(zhí)與語/搜奇說異/隨人所知

  4、從這段文字,我們可以看出怎樣的.啟示?(3分)

  呂蒙:要多讀書,開卷有益,堅持學習,才能到達更高的境界;積極聽取他人的正確建議;

  蒲松齡:做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堅持不懈,才能最終成功。

《勸學》練習2

  閱讀《孫權勸學》和《誡子書》兩篇文言文,回答文后的問題。

  (甲)孫權勸學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泵赡耸季蛯W。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乙)誡子書

  夫君子之行①,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澹泊②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③則不能勵精,險躁④則不能治性⑤。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注釋] ①行:行為,操行。②澹泊:也寫作“淡泊”,清心寡欲,不追求名利。③淫慢:過度怠惰。淫,過度。慢,怠惰,不勤勉。④險躁:過分急躁。⑤治性:約束自己的性情。

  1. 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孫權勸學的內容。

  2. 閱讀《誡子書》,說說諸葛亮寫這封家書的用意。

  3.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的意思。

  (1)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治經( ) (2)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刮目相待( )

  (3)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 儉以養(yǎng)德( ) (4)淫慢則不能勵精 勵精( )

  4.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1)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閱讀《孫權勸學》,說說孫權是用什么方法勸說呂蒙學習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讀了《孫權勸學》和《誡子書》兩篇短文后,你收到了怎樣的啟發(fā)?請就其中的一個方面談談自己的認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寫了呂蒙在孫權的勸說下開始學習,其才略很快就有了驚人的長進的'故事。(意對即可)

  2.諸葛亮告誡兒子要修身養(yǎng)性,生活節(jié)儉,以此來培養(yǎng)自己的品德。(意對即可)

  3.(1)研究儒家經典。經,指《易》《詩》《書》《禮》《春秋》。

  (2)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眼。

  (3)用樸素來培養(yǎng)自己的品德。

  (4)精神振奮。勵,激勵,振奮。

  4.(1)你說你事物多,誰比得上我事物多呢?我經常讀書,自以為大有益處。

  (2)學習必須身心寧靜,才智必須經過學習,不學習就不能使自己的才學廣博起來,沒有志向就不能使自己的學識有所成就。(意對即可)

  5.提示:可以就學習的重要性,以及志向、目標、修身、養(yǎng)德等其中的一個方面談自己受到的啟發(fā)或教育。(言之成理即可)

《勸學》練習3

  閱讀【甲】【乙】兩部分文字,完成7——11題。(18分)

  【甲】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潯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乙】

  趙襄王①學御于王子期,俄而與子期逐②,三易③馬而三后。襄王曰:“子之教我御,術未盡也!睂υ唬骸靶g已盡,用之則過也。凡御之所貴,馬體安于車,人心調④于馬,而后可以追速致遠。今君后則欲速臣,先則恐逮于臣。夫誘⑤道爭遠,非先則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調于馬?此君之所以⑥后也!

  【注釋】

 、仝w襄王:趙襄子。御:駕車。王子期:古時善于駕車的人。②逐:追趕,這里指駕車賽馬。③易:更換。④調:協調。⑤誘:引導。⑥此所以:這就是的原因。

  7、解釋文中加點詞語。(4分)

 。1)但當涉獵(2)即更刮目相待(3)趙襄王學御于王子期(4)術未盡也

  8、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

 。1)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2)此君之所以后也。

  9、甲文中的呂蒙才略驚人長進的原因是什么?乙文中的趙襄王落后的原因是什么?(均用文中原句回答)(4分)

  10、從甲、乙兩文中你獲得了哪些啟示?(談兩點即可)(4分)

  答案:

  7、粗略地閱讀 重新 向 窮盡,完盡。

  8、 魯肅于是拜見了呂蒙的母親,與呂蒙結為好友,然后告別而去。

  這就是大王您落后的`原因啊。

  9、 蒙乃始就學。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調于馬?

  10、我們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增長才干,有所作為。我們做任何事都要全神貫注,目標明確,才可能取得成功。

  11 、(鮮花)在重要性上終究遜了一籌; 是我生命中的真愛。

《勸學》練習4

  炳燭①夜讀

  晉平公問于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師曠曰:何不炳燭乎?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師曠曰:盲臣②安敢戲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③乎?平公曰:善哉!

  【注釋】①炳燭:點燭。 ②盲臣:師曠為盲人,故自稱為盲臣。 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孫權勸學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議論,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下面句子中的于和晉平公問于師曠的于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A.指通豫南,達于漢陰

  C.于廳事之東北角

  B.貧者語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D.游于是乎始

  2.解釋下面句子中的加點詞。

 、趴忠涯阂觃_________________ ⑵盲臣安敢戲君乎______________

  ⑶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 ⑷及魯肅過尋陽________________

  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派俣脤W,如日出之陽。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ń洠褐溉寮医浀。博士:指當時專掌經學傳授的學官,可不譯。)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晉平公擔心學不好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呂蒙不愿學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每處所填不超過5字)

  5.兩文都是談學習的,共涉及四個人,讀完后你得到什么啟發(fā)?

  參考答案

  1.C

  2.①遲、晚 ②怎么 ③再次、重新 ④ 等到、到

  3.(1)年少而學,(就)如同初升的太陽。

 。2)我難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經典而成為博士嗎?(大意相近即可)

  4.年紀大;事務多。(意思正確即可)

  5.從熱愛學習、珍惜時間、善于引導、虛心聽取他人的合理建議等方面闡述均可。(語意明確、句子通順、所答內容與文段有關即可)

《勸學》練習5

  1.下面對加點字的解說,錯誤的一項是[ ]

  A.假(借助,利用)舟楫者 狐假(借助,利用)虎威 不假(借助)思索

  B.冰,水為(做,凝成)之 行將為(被)人所并 為(為了)之奈何

  C.非利足也,而致(達到)千里專心致(盡,極)志 閑情逸致(興致,情趣)

  D.勸(勸勉,鼓勵)學 勸(用道理打動人)導 勸(勸說,阻止)架

  2.指出說法正確有一項[ ]

  A.“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爪牙”在文中用的是它的比喻義。

  B.白居易《憶江南》有“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這里的“藍”和“取之于藍”中的“藍”相同。

  C.《勸學》是《荀子》里的第一篇。節(jié)選的三段著重論述了學習應持的態(tài)度。

  D.《勸學》的作者荀況,是春秋后期趙國人,他強調后天學習的重要性,認為后天環(huán)境和教育可以改變人的本性。

  3.“而”字主要有下列用法,后邊句中的“而”屬哪種用法,請把相應的用法的序號填在句后的`括號里。

  a.連詞,表并列關系 b.連詞,表遞進關系 c.連詞,表轉折關系

  d.連詞,表假設關系 e.連詞,表順承關系 f.連詞,表修飾關系

  g.代詞,同“爾”,你,你的

  (1)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________

  (2)諸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________

  (3)順風而呼,聲非如疾也________ (4)蟹八跪而二螯________

  (5)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________ (6)吾嘗終日而思矣________

  (7)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________

  4.下列句中的“上”與例句中的“上”用法相同的是[ ]

  例句:上食埃土

  A.上山擒虎易,開口求人難 B.物價上漲

  C.上下天光,一碧萬頃 D.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

  5.從下面的比喻句中找出正面設喻的一項[ ]

  (1)青出于藍 (2)冰寒于水 (3)騏驥一躍,不能十步

  (4)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5)車柔以為輪 (6)金就礪則利

  (7)鍥而舍之,朽木不折 (8)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A.(1)(3)(5)(7) B.(1)(2)(5)(6)

  C.(2)(4)(7)(8) D.(3)(5)(6)(8)

  6.指出與例句句式不同的一項[ ]

  A.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B.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C.雁蕩具體而微者。

  D.今戰(zhàn)士還者不足兩萬耳。

  7.下列加點詞活用現象相同的是[ ]

 、佘嚾崾怪灰 ②君子博學而日參省科己

 、鄱氛凵咝,明滅可見 ④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蓁さ嚷瘦p銳繼其后 ⑥吾妻之美我者 ⑦其至又加少也

  A.①② B.⑤⑦ C.④⑥ D.②③

《勸學》練習6

  一、文學常識填空。

  《孫權勸學》選自《 》,該書是 主持編纂的一部 通史。作者是北宋的政治家、 家。

  二、解釋下列加粗的詞。

  (1)即更刮目相待 更:

  (2)及魯肅過尋陽 過:

 。3)卿今當涂掌事 今: 當涂:

  (4)蒙辭以軍中多務 辭:

 。5)自以為大有所益 益:

 。6)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豈 治經 邪:

  (7)但當涉獵 但: 涉獵:

  (8)見往事耳 見: 往事: 耳:

  (9)蒙乃始就學: 乃:

 。10)及魯肅過尋陽: 及:

 。11)卿今者才略 才略:

  (12)非復吳下阿蒙 非復:

  三、翻譯下列句子。

  (1)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2) 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3) 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

 。4) 蒙辭以軍中多務。

  (5)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6) 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7) 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

 。8) 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四、閱讀回答問題。

  1、文章寫了兩件事,分別是_____ 和_____ _。

  2、文章結尾寫“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有何作用?

  3、說說文中三人各自的性格特點。

  孫權:

  呂蒙:

  魯肅:

  4、解釋下列成語,并任選一個造句。

  吳下阿蒙: 刮目相待:

  造句:

  5、“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表現了孫權 的態(tài)度!扒浣裾卟怕裕菑蛥窍掳⒚!”表現了魯肅 的態(tài)度。

  6、魯肅為什么與呂蒙“結友”?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7、閱讀全文,說說呂蒙的變化對你有什么啟示?

  8、注意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并說說分別表示什么語氣。

 。1)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2)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3)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參考答案:

  一、《資治通鑒》司馬光 編年體 史學家

  二、(1)重新 (2)到 (3)今:現在 當涂:當道,掌權

  (4)推托 (5)好處 (6)豈: 難道 治經:研究儒家經典 邪:通“耶”,語氣詞”嗎”(7)但:只是 涉獵:粗略地閱讀

  (8) 見:了解 往事:歷史 耳:罷了 (9)于是,就

 。10)到了……的時候(11)才干和謀略 (12)不再是

  三、(1)我難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經典成為博士嗎?

  (2)讀書人分別幾天,就應該重新用新眼光看待。

 。3)你現在當權管事了,不可以不學習啊!

 。4)呂蒙用軍中事務多來推托。

 。5)我難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經典成為博士嗎?

 。6)只應當粗略地閱讀,了解歷史罷了!

 。7)以你現在的`才干和謀略,你不再是原來那個吳下阿蒙了。

 。8)長兄怎么認清事物這么晚呢?

  四、1、孫權勸學 魯肅驚贊

  2、側面襯托呂蒙才略非同尋常,表明他進步之快,從而表達“開卷有益”的中心。

  3、孫權:豁達、大度,開明,待人坦誠,平易近人,關愛下屬;

  呂蒙:坦誠,豪爽,機敏精干,善于學習;

  魯肅:忠厚的長者,愛才,惜才。

  4、吳下阿蒙:比喻學識淺陋的人。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來看待。

  造句:幾天不見,你的變化可真大啊,真讓人刮目相看

  5、對呂蒙嚴格要求,有充滿關愛的期望 的態(tài)度;表現了魯肅 對呂蒙驚人長進的吃驚和贊嘆 的態(tài)度。

  6、因為魯肅為呂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與之深交,表明魯肅敬才,愛才。二人情投意合;這最后的一筆,是魯肅“與蒙論議”的余韻,進一步從側面表現了呂蒙才略的驚人長進。

  7、讀書有益于人的發(fā)展和完善。(或:開卷有益)

  8、(1)表示反問語氣 (2)表示限制語氣 (3)表示感嘆語氣

《勸學》練習7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回答:(每小題3分)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1.下列句子中,加線的詞解釋不正確的是( )A.則知明而行無過矣知:智慧B.而聞者彰彰:清楚C.非能水也,而絕江河絕:橫渡D.君子生非異也生:習慣2.對下列兩組句子中加線的字的意義和用法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而寒于水 善假于物也。

  吾嘗終日而思矣 而至千里A.兩個于字相同,兩個而字相同。B.兩個于字不同,兩個而字相同。C.兩個于字不同,兩個而字不同。D.兩個于字相同,兩個而字不同。3.對下面兩句話的意思,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①、金就礪則利 ②、學不可以已

  A.刀劍放在磨刀石上磨就會鋒利學習不可以停止

  B.金屬靠攏在磨刀石上磨就會鋒利學習不可以停止

  C.刀劍放在磨刀石上磨就會鋒利學習是不可以成為過去的事情

  D.金屬靠攏在磨刀石上磨就會鋒利學習是不可以成為過去的事情

  4.對上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上文三處提到了君子。而其意義不同,按照順序他們分別是有學問的人、品德高尚的人和統治者。

  B.第一段論證了學習的意義,強調人的知識和道德修養(yǎng)不是先天固有的,而是在后天不斷的學習中逐漸培養(yǎng)起來的`。

  C.第二段形象的論證并強調了后天的學習在獲取知識和培養(yǎng)品德中的巨大作用。

  D.上文反復運用了同類事物設喻,比如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者、假舟楫者等,論證了同一個道理。

  答案:

  1.D

  2.C

  3.A

  4.A 答案解析: 1.試題分析:生,是個通假字,通性,資質,稟賦。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的能力,能力層次為B級。

  2.試題分析:而寒于水中的于,介詞,比;善假于物也中的于介詞,可不譯,起引進作用。吾嘗終日而思矣中而連詞,表修飾;而至千里中而連詞,表轉折。

  考點:考查學生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含義的能力,能力層次為B級。

  3.試題分析:B項,把就解釋錯了,就,靠近,在句中可以譯成把放到上。C項,把已譯錯了,已,停止。D項,把就和已都譯錯了。

  4.試題分析:統治者錯,第三處君子指有學問有修養(yǎng)的人,而非指統治者。

  考點:本題學生對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層次為C級。

《勸學》練習8

  【積累·感知】

  一。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釋

  1。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

  2。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二。辨析古今異義

  孤 (古)_________(今)_________

  治 (古)_________(今)_________

  博士(古)_________(今)_________

  但 (古)_________(今)_________

  往事(古)_________(今)_________

  三。解釋下列成語

  吳下阿蒙:

  刮目相待:

  四。整體感悟課文后回答

  1。魯肅為什么與呂蒙“結友”?

  2。本文和《傷仲永》在內容和寫法上有什么不同?

  【體驗·探究】

  五。課內語段閱讀

  孫權勸學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泵赡耸季蛯W。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議論,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1。解釋加點字

 、僦^:

 、谌簦

  ③益:

 、芩欤

  2。釋句

 、俟仑M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②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

  3。說說文中描寫的三人各自的性格特點

 、賹O權:

 、趨蚊桑

 、埕斆C:

  4。用原文回答

 、賹O權為什么要勸呂蒙學習?

  ②表明呂蒙自己治學的毅力和自信心的語句是哪句?

  5。用“‖”將文段分為兩層,并概括層意。

  6。文中最突出的描寫方法是什么?

  7。本文所揭示的道理對你有什么啟示?

  【實踐·拓展】

  六。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任末好學

  任末年十四時,學無常師,負笈不遠險阻。每言:“人而不學,則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編茅為庵,削荊為筆,克樹汁為墨。夜則映星望月,暗則縷麻蒿以自照。觀書有合意者,題其衣裳,以記其事。門徒悅其勤學,更以靜衣易之。臨終誡曰:“夫人好學,雖死猶存;不學者雖存,謂之行尸走肉耳!”

  1。解釋文中加點詞的意思

 、儇摚

 、陬}:

  ③易:

 、芙K:

  2。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或依林木之下(有時)

  B:以記其事(書上的)

  C:更以靜衣易之(指任末)

  D:雖死猶存(還,仍然)

  3。翻譯下列兩個句子,并用“/”劃出第②句的朗讀節(jié)奏。

 、偃硕粚W,則何以成?

  譯為:_______________

 、诎祫t縷麻蒿以自照。

  譯為:_______________

  4。文中畫直線的句子具體表現了任末_______________的精神品質。

  5。從文中找出一個成語,并解釋其意。

  6。讀了這篇短文,你受到了什么啟發(fā)?

  15。孫權勸學

  一。略。

  二。略。

  三。略。

  四。1。因為魯肅為呂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與之深交,表明魯肅敬才,愛才。二人情投意合。這最后的一筆,是魯肅“與蒙論議”的余韻,進一步從側面表現了呂蒙才略的`驚人長進。 2。本文寫呂蒙“當涂掌事”之后,經孫權勸說“乃始就學”,其才略很快就有了驚人的長進;《傷仲永》寫出方仲永幼年聰慧過人,卻因其父“不使學”而“泯然眾人”。兩文的內容都與學習有關,卻一正一反,一是年長好學,學有所成;一是幼年不學,毫無所成,從不同方面說明了學習的重要性。兩文的寫法不同,本文以對話為主,言簡意豐;《傷仲永》敘議結合,借事說理。

  五。1。①告訴 ②像 ③好處 ④于是 2。略。 3。孫權:豁達、大度,待人坦誠,平易,有幽默感的一位明君;呂蒙:機敏精干,虎虎有生氣的將才;魯肅:忠厚的長者。 4。①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②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5!耸季蛯W‖及魯肅…… 孫權勸學,呂蒙贊學。 6。對話(語言)描寫。 7。略。

  六。1。①背著 ②寫 ③更換 ④去世,死 2。C 3。①人如果不學習,那么憑什么取得成就?②遇到沒有月亮的夜晚,就點燃剖扎好的麻蒿條子來照明。 4。在艱難的條件下仍堅持勤奮學習 5。行尸走肉。常用來比喻不學無術,無所作為,稀里糊涂得過且過混日子的人。 6。略。

《勸學》練習9

  孫權勸學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泵赡耸季蛯W。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3分)

  A.蒙乃始就學/自是指物作詩立就 B.見往事耳/胡不見我于王

  C.但當涉獵/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 D.孰若孤/孰視之

  2、翻譯文中畫線句子(3分)

  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3、從呂蒙的變化中你得到了哪些啟發(fā)請結合《傷仲永》一文簡要談談自己的看法。(4分)

  答:

  參考答案

  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C )(3分)

  A.蒙乃始就學/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從事/完成)B.見往事耳/胡不見我于王(了解/引見)

  C.但當涉獵/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只) D.孰若孤/孰視之(誰/通“熟”仔細)

  2、翻譯文中畫線句子(3分) 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士別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長兄知道這件事太晚了!

  3、從呂蒙的變化中你得到了哪些啟發(fā)請結合《傷仲永》一文簡要談談自己的`看法。(4分)

  答:開卷有益,只要學習,就會有收獲(1分);只要樂于學習,善于學習,就會尋找一切機會去學習,最終有所成就(1分)。再聰明的人,如果放棄學習,終將一事無成(1分)。后天教育和學習對人的成長非常重要(1分)。(答對三點3分,語言通順1分。)

《勸學》練習10

  (一)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泵赡耸季蛯W。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議論,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二)炳燭夜談

  晉平公問于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睅煏缭唬骸昂尾槐T①乎?”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師曠曰:“盲臣②安敢戲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③行乎?”平公曰:“善哉!”。

  【注釋】①炳燭:點燭。②盲臣:師曠為盲人,故自稱盲臣。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小題1】解釋下面句子中的加線詞。(6分)

 。1)卿今當涂掌事( ) (2)但當涉獵 ( )

 。3)蒙辭以軍中多務 ( ) (4)及魯肅過尋陽( )

  (5)恐已暮矣 ( ) (6)盲臣安敢戲君乎 ( )

  【小題2】《孫權勸學》中有兩個成語,請寫出成語并解釋含義。(3分)

  【小題3】將下面的文言句子譯成現代漢語。(4分)

 、偈縿e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谏俣脤W,如日出之陽。

  【小題4】根據語段內容回答。(5分)

 。1)“刮目相待”后,魯肅有何舉動?說明了什么?

 。2)呂蒙不愿學的理由和晉平公擔心學不好的理由分別是什么?

  【小題5】兩文都是談學習的,共涉及四個人,讀完后你得到什么啟發(fā)?(2分)

  答案

  【小題1】當權,當道 粗略地閱讀 用 到 擔心 怎么、哪里

  【小題2】吳下阿蒙(0.5分) 解釋:原指三國時期吳國大將呂蒙。意思是說人沒有學問的意思。后泛指缺少學識才干的人,比喻人學識尚淺。(1分)

  刮目相待(0.5分) 解釋:比喻去掉舊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來看待人或事物。(1分)

  【小題3】①讀書人分別幾天,就應當用新眼光來看待(我),長兄為什么認清事物這么晚啊!

 、谛r候喜歡學習,猶如白天剛剛出來的太陽。

  【小題4】(1)拜蒙母 與蒙結友(1分) 一方面說明了魯肅為呂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與之深交,表明魯肅敬才、愛才,二人情投意合。(1分)另一方面也是從側面表現了呂蒙才略的驚人長進。(2)軍中多務(事務多) 恐已暮矣(年紀大)

  【小題5】從熱愛學習,珍惜時間,善于引導,虛心聽取他人的合理建議等方面闡述即可。

  解析【小題1】試題分析: “當涂、以、過”結合語境即可推斷出意思,分別譯為“當權”“用”!暗,經過”!吧娅C”與現代漢語的意思一致,應譯為“粗略地閱讀”。“安”是文言文中的固定用法的詞語,譯為“怎么”。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字詞的`意思的能力。

  點評:文言詞語,包括實詞和虛詞兩類。文言詞語的考查以實詞據多?疾榈脑~語,一般為通假字、多義詞、古今異義詞、詞性活用詞等。當然仍以課文下面的注解為主。學習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記硬背,并做到重點突破,對于易錯、易混詞要加以積累。

  【小題2】試題分析:平時的學習中應有積累,不僅知道其出處,更應知道其意思。一個是“吳下阿蒙”,出自“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意思是說人沒有學問的意思。后泛指缺少學識才干的人,比喻人學識尚淺。另一個是“刮目相待”或“刮目相看”,出自“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比喻去掉舊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來看待人或事物。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對成語的理解能力。

  點評:對于出自文言文中的成語更要重視,不僅知道出自哪個句子,還要知道它們在原文中的意思和現在的用法,做到知其意且會運用。

  【小題3】試題分析:翻譯時要注意,關鍵詞語的意思必須要落實。兩個句子中的的關鍵詞有“士、三日、少”等,“士”在句中應譯為“讀書人”,“三日”不是實指,應譯為“幾天”!吧佟睉x四聲,譯作“小時候”。了解了關鍵字詞的意思,把各個詞語的意思連綴起來,語意通順即可。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文言語句的翻譯能力。

  點評:翻譯文言語句是文言文閱讀的必考題。文言語句的翻譯一般有兩種方法,直譯和意譯,中考時常采用直譯。直譯講究字字落實,特別是關鍵詞語的意思必須要呈現出來。文言語句的翻譯首先要知道文言詞語的意思,課外的文言語句翻譯時,放到語境中,根據上下文推斷也不失是一種較好的方法。

  【小題4】試題分析:第一問在原文中提取“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回答或用自己的話概括均可。第一問第二步,從魯肅的行為可知,呂蒙才略的長進驚人,魯肅發(fā)自內心地被呂蒙的才略所折服,愿意與之結交。第二問在原文中提取語句作答即可,第一篇中可提取“軍中多務”,第二篇可提取人物的語言“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當然也可在理解的基礎上概括作答。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提取信息及對文章的理解能力。

  點評:做這類題目時,一定要審清題干,看清題干共幾步,按步作答。能用原文語句回答的首選使用原文語句。需要概括作答的,要結合對原文內容的理解,根據關鍵語句,擬出切題的答案。

  【小題5】試題分析:分析題干“兩文都是談學習的,共涉及四個人”可知,我們應從學習的角度談體會。理解題干和文章內容可知,從四個人的身上可得到不同的啟示,如從呂蒙、晉平公的身上,我們可以得到要熱愛學習、珍惜時間、虛心聽取他人建議的啟示,從師曠、孫權的身上可得到要善于引導別人的啟示。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的理解和表達能力。

  點評:要大膽表述自己的感悟,根據原文內容,從人物的言談、行為,事件的結果等當中得到啟示,借用原文中的信息,組織成自己的語言,把個人的想法和感受表述出來。注意切題做答,語句通順。

《勸學》練習11

  一、填空

  1、《孫權勸學》選自 ,該書是 (朝代) (人名)主持編纂的一部 體通史,記載了從 到 共1362 年間的史事。

  2、《孫權勸學》的原因是: ;《孫權勸學》的學習方法是: ;《孫權勸學》勸的語言是: ;《孫權勸學》的成果是:

  (以上均填原句)。

  3、魯肅的話表現了他 的感情,也從側面寫出了 ;文末的“ ”(原文)更進一步闡明了這一點。

  4、文中可以提煉的一個成語是:

  二、 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卿( ) 涉獵( ) 孰( ) 遂( )

  三、 解釋加點詞。

  1、當涂掌事 當 ;

  2、蒙辭以軍中多務 辭 ;

  3、治經為博士邪 治 ;

  4、但當涉獵 涉獵 ;

  5、見往事耳 見: 。

  6、蒙乃使就學 乃: ;

  7、卿今者才略 才略 ;

  8、即更刮目相看。 刮 ;

  四、寫出下列加點詞語意思,其中意義完全相同的是( )。

  A.{但當涉獵 ( ) {門當戶對 ( )

  B.{自以為大有所益 ( ) {多多益善 ( )

  C.{見往事耳 ( ) {往事不堪回首 ( )

  D.{卿今者才略 ( ) {卿今當涂掌事 ( )

  五、選擇對下列虛詞解釋正確的一項。

  1.蒙辭以軍中多務( ) A.把 B.被 C.用

  2.即更刮目相待( ) A.立即 B.就是 C.如果,假如

  3.蒙乃始就學( ) A.于是 B.卻 C.只,僅僅

  4.結友而別( ) A.并且 B.但是 C.連接前后兩個動作,不譯。

  六、對翻譯的句子進行判斷,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

  譯文:你今天掌管權事,不可以不學習啊。( )

  2.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譯文:我哪里是讓你研究儒家經典做個博學多才的人呀!( )

  3.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

  譯文:你今天的才干和謀略,不再是在吳縣時的阿蒙啊!( )

  七、翻譯下列句子。

  1、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問答題:

  1、文中最突出的描寫方法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所揭示的道理對你有什么啟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孫權勸學》課后練習答案:

  一、填空

  1、《孫權勸學》選自 《資治通鑒》 ,該書是 宋(朝代) 司馬光 (人名)主持編纂的一部 編年 體通史,記載了從 戰(zhàn)國 到 五代 共1362 年間的史事。

  2、《孫權勸學》的原因是: “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 ;《孫權勸學》的學習方法是: “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孫權勸學》勸的語言是: “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

  ;《孫權勸學》的成果是:“ 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 (以上均填原句)。

  3、魯肅的話表現了他 驚訝、敬佩 的感情,也從側面寫出了 學有所獲;文末的 “ 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原文)更進一步闡明了這一點。

  4、文中可以提煉的一個成語是: 士別三日,刮目相看。

  二、 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卿(qīng ) 涉獵(shè ) 孰(shú ) 遂( suì )

  三、 解釋加點詞。

  1、當涂掌事 當 當權 ;

  2、蒙辭以軍中多務 辭 推辭 ;

  3、治經為博士邪 治 研究 ;

  4、但當涉獵 涉獵 粗略地閱讀 ;

  5、見往事耳 見: 了解 。

  6、蒙乃使就學 乃: 于是,就 ;

  7、卿今者才略 才略 才干和謀略 ;

  8、即更刮目相看。 刮 擦 ;

  四、寫出下列加點詞語意思,其中意義完全相同的是( D )。

  A.{但當涉獵 ( 應當 ) {門當戶對 ( 相當 )

  B.{自以為大有所益 ( 好處 ) {多多益善 ( 更加 )

  C.{見往事耳 ( 歷史 ) {往事不堪回首 ( 過去的事 )

  D.{卿今者才略 ( 您 ) {卿今當涂掌事 ( 您 )

  五、選擇對下列虛詞解釋正確的一項。

  1.蒙辭以軍中多務( C ) A.把 B.被 C.用

  2.即更刮目相待( A ) A.立即 B.就是 C.如果,假如

  3.蒙乃始就學( A ) A.于是 B.卻 C.只,僅僅

  4.結友而別( C ) A.并且 B.但是 C.連接前后兩個動作,不譯。

  六、對翻譯的句子進行判斷,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

  譯文:你今天掌管權事,不可以不學習啊。( √ )

  2.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譯文:我哪里是讓你研究儒家經典做個博學多才的人呀!( √)

  3.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

  譯文:你今天的才干和謀略,不再是在吳縣時的阿蒙啊!( √ )

  七、翻譯下列句子。

  1、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___我哪里是讓你研究儒家經典做個博學多才的人呀!______

  2、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只是應當粗略地閱讀,了解一下過去的歷史經驗教訓。

  3、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___大哥為什么認清事物這么晚啊!_________

  八、問答題:

  1、文中最突出的描寫方法是什么?

  答:用對話的方法進行語言描寫。

  2、本文所揭示的道理對你有什么啟示?

  答: 我的啟示是:1、開卷有益,只要有學習,就會有收獲;2、士別三日

  刮目相看,我們要以開放的眼光看待別人。

《勸學》練習12

  三、文言文閱讀(14分)

  6.(14分)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甲】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誡子書》

  【乙】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泵赡耸季蛯W。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孫權勸學》

 。1)下列各組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靜以修身鄒忌修八尺有余(《鄒忌諷齊王納諫》)

  B.非志無以成學處處志之(《桃花源記》)

  C.蒙辭以軍中多務至霸上及棘門軍(《周亞夫軍細柳》)

  D.非復吳下阿蒙不敢出一言以復(《送東陽馬生序》)

 。2)下列各項中加點的“之”意義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

  A.本在冀州之南(《愚公移山》)

  B.學而時習之(《<論語>十二章》)

  C.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愛蓮說》)

  D.輟耕之壟上(《陳涉世家》)

 。3)下列對【甲】文中畫波浪線句子朗讀節(jié)奏的劃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

  B.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

  C.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

  D.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

 。4)下列對【甲】【乙】兩文的理解和分析,有錯誤的一項是

  A.【甲】文以“夫”字發(fā)起議論,主要論述修身治學,強調淡泊寧靜的價值。

  B.【乙】文中孫權勸呂蒙學習,呂蒙起初推脫,后聽從勸說學習,終有所獲。

  C.【甲】文講道理透徹深刻。【乙】文以對話表現人物,生動傳神,富于情味。

  D.【甲】文開篇即明確提出修身養(yǎng)德要求!疽摇课挠脜蚊裳孕袀让姹憩F魯肅學識進步。

 。5)把【甲】【乙】兩文中畫橫線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倌昱c時馳,意與日去。

  ②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分析】參考譯文:

  【甲】

  有道德修養(yǎng)的人,依靠內心安靜來修養(yǎng)身心,以儉樸節(jié)約財物來培養(yǎng)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恬靜寡欲無法明確志向,不排除外來干擾無法達到遠大目標。學習必須靜心專一,而才干來自勤奮學習。如果不學習就無法增長自己的才干,不明確志向就不能在學習上獲得成就?v欲放蕩、消極怠慢就不能勉勵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險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養(yǎng)性情。年華隨時光而飛馳,意志隨歲月逐漸消逝。最終枯敗零落,大多不接觸世事、不為社會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窮困的破舍里,到時悔恨又怎么來得及?

  【乙】

  當初,孫權對呂蒙說:“你現在當權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學習!”呂蒙用軍中事務繁多的理由來推托。孫權說:“我難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經典成為傳授經書的學官嗎?只是應當粗略地閱讀,了解歷史罷了。你說軍中事務繁多,誰能比得上我呢?我經常讀書,(我)自認為(讀書對我)有很大的好處!眳蚊捎谑蔷烷_始學習。等到魯肅到尋陽的時候,和呂蒙論議國家大事,(魯肅)驚訝地說:“你現在的才干和謀略,不再是以前那個吳縣的阿蒙了!”呂蒙說:“和有抱負的人分開一段時間后,就要用新的眼光來看待,長兄怎么認清事物這么晚啊!”于是魯肅拜見呂蒙的母親,與呂蒙結為朋友才分別。

  【解答】(1)本題考查一詞多義。

  A.修:修養(yǎng)/長;

  B.志:志向/做標記;

  C.軍:軍營/軍營;

  D.復:再/回答。

  故選:C。

  (2)本題考查文言文中虛詞的用法。

  例句中“之”結構助詞,的。

  A.之,結構助詞,的;

  B.之,代詞;

  C.之,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無意義;

  D.之,動詞,到。

  故選:A。

 。3)本題考查節(jié)奏劃分。句意為:縱欲放蕩、消極怠慢就不能勉勵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險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養(yǎng)性情。節(jié)奏劃分為: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

  故選:B。

 。4)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ABC.正確;

  D.有誤,【乙】文用魯肅言行側面表現呂蒙學識進步,而不是用用呂蒙言行側面表現魯肅學識進步。

  故選:D。

 。5)本題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譯。翻譯文言文句子要盡量保持原文遣詞造句的特點,直譯和意譯相結合。

  ①中重點詞語有:與,跟隨。馳,疾行,指飛速逝去。句意為:年華隨時光而飛馳,意志隨歲月逐漸消逝。

  ②中重點詞語有:但,只,僅。涉獵,粗略地閱讀。見往事,了解歷史。見,了解。往事,指歷史。句意為:只是應當粗略地閱讀,了解歷史罷了。

  答案:

  (1)C

 。2)A

  (3)B

 。4)D

 。5)①年華隨時光而飛馳,意志隨歲月逐漸消逝。

 、谥皇菓敶致缘亻喿x,了解歷史罷了。

  【點評】文言文翻譯方法:

  對,即對譯法。也就是用現代漢語中等值的詞去對換被譯文言詞的方法。

  增,即增添法。古漢語的詞大多數是單音詞,翻譯時,要把這些文言單音詞加以擴充,使之成為現代漢語中的雙音詞。

  刪,即刪減法。有的文言虛詞,現代漢語沒有相當的詞表示它,不能硬譯。有的文言虛詞,現代漢語雖有同它相當的'詞,但如果勉強譯出來,反而使句子累贅。屬于這兩種情況的文言虛詞,翻譯時則刪去。

  移,即移位法。將文言句子按照現代漢語語法格式,調整語序。凡是與現代漢語的句法結構形式不一致的文言句子,翻譯時不能照原句的語序排列,必須將不合現代漢語的語序部分加以調整。

  留,即保留法。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詞,以及帝號、國號、年號、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單位等,可照錄于譯文中,不必另作翻譯。

  換,即替換法。不少文言文所表示的意義,在現代漢語中不是用原詞表示,翻譯時可用現代漢語中意義相當的詞去替換。

《勸學》練習13

  文言文,完成9-12題。(選擇題每題2分)

  【甲】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泵赡耸季蛯W。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 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選自《資治通鑒?孫權勸學》)

   【乙】一年來歸,妻跪問其故羊子曰久行懷思無它異也。妻乃引刀趨①機而言曰:“此織生自蠶繭,成于機杼。一絲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斷斯織也,則捐②失成功,稽廢時日。夫子積學,當日知其所亡③,以就懿④德。若中道而歸,何異斷斯織乎?”羊子感其言,復還終業(yè),遂七年不返。 (節(jié)選自《后漢書?烈女傳》)

  【注】①趨,快步走向 ②捐,拋棄 ③亡,通“無”,不足 ④懿,美好

  9.下列句子加點的詞在文句中的意思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見往事耳(了解)

  B.及魯肅過尋陽(到了……的時候)

  C.當日知其所亡(每天)

  D.遂七年不返(才)

  10.乙文段中劃線句子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妻跪問其/故羊子曰/久行懷思/無它異也

  B.妻跪問其故/羊子曰/久行懷思/無它異也

  C.妻跪問其故/羊子曰/久行/懷思無它異也

  D.妻跪問其/故羊子曰/久行/懷思無它異也

  1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甲文段孫權要求呂蒙不僅要涉獵廣泛,而且要鉆研經書。

  B. 乙文段中羊子被妻子的話感動,又回去修完了他的學業(yè)。

  C.甲乙兩文段中,孫權、羊子之妻都勸學有法,并達到了勸學的.目的。

  D.甲文段孫權指出“學”的必要性;乙文段羊子之妻指出“學”要不斷積累,持之以恒。

  12.把下列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琶赊o以軍中多務。(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坪萎悢嗨箍椇酰浚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9.D;

  10.B;

  11.A

  12. ⑴呂蒙以軍中事務多為由推辭。⑵同割斷這絲織品有什么不同呢?

《勸學》練習14

 。祝┙鹣穹街儆溃离`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xiāng)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不使學。

  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于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乙)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泵赡耸季蛯W。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小題1】解釋文中劃線的詞語

  ①但當涉獵( ),見往事耳 ②父異( )焉

 、廴瞻猓 )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 ④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

  【小題2】翻譯下列句子

 。1)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不使學。

 。2)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

  【小題3】孫權指導呂蒙讀書的方法和目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

  方法:

  目的:

  【小題4】呂蒙跟方仲永求學經歷有什么區(qū)別,你從這兩個故事中明白了什么?

  【小題5】臺球“神童”丁俊暉,現已成了世界級體育明星,關于他父親讓一個處在求學“黃金”時期的少年“不使學”,而是棄“學”從“體” 。他的這一做法隨之成為頗有爭議的熱門話題。請你談談你對此事的看法。

  答案:

  【小題1】(1)粗略的閱讀 (2)對… 感到詫異 (3) 同“攀”,牽,引 (4)當時專管經學傳授的官

  注意(2)為形容詞的意動用法,(3)為通假字。

  【小題2】略

  【小題3】方法:但當涉獵(1分) 目的:見往事耳(1分)

  【小題4】方仲永天資聰穎不學習,由天才變成普通人;呂蒙由于學習勤奮,學有所成。學習使人進步等(2分)

  【小題5】略

  解析:

  【小題1】本題考查對文言實詞的認知能力。結合具體的語境來理解即可,有時還要注意加點字的特殊用法,各個加點詞的意思有的取其常用意,有的需要從從課文中遷移過來。

  【小題2】本題考查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譯句子時注意關鍵字、語序,有時還要補出舍去的主語才行。

  【小題3】本題考查分析文章內容的能力。根據“孫權”所說的`內容來分析讀書的方法以及目的即可。

  【小題4】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主題的能力。根據“呂蒙”與“方仲永”最后的結局來談明白的道理即可。

  【小題5】本題是一道開放題。聯系文章的內容說出自己的看法即可。

《勸學》練習15

 。ǘ╅喿x下面兩篇文言文,完成12-16題。(10分)

  【甲】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孫權勸學》

  【乙】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huán),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送東陽馬生序》

  12.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思。(2分)

 。1)蒙乃始就學

  (2)不敢稍逾約

  1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

  A.結友而別足膚皸裂而不知B.自以為大有所益益慕圣賢之道

  C.大兄何見事之晚乎當余之從師也D.蒙辭以軍中多務未嘗稍降辭色

  14.把下面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2分)

  (1)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2)以是人多以書假余。

  15.甲、乙兩文同為勸學,孫權先指出,繼而現身說法,勸說呂蒙多讀書;宋濂則直接從自身學習經歷說起,敘述和勤奮學習的`經歷,以此勉勵馬生刻苦讀書。(2分)

  16.說說你從呂蒙和宋濂的讀書經歷中悟出的學習道理。(2分)

 。ǘ┪难晕拈喿x(10分)

  12.(1)于是,就。(2)超過約定的期限。(2分)

  13.C(2分)

  14.(1)我難道想咬你鉆研經書當博士嗎?(1分)(2)因此,人們都(或多)(愿意)把書借給我(1分)。(共2分)

  15.學(學習、讀書)的必要(重要)性(1分);自己青少年時代求學的艱難(1分)。(共2分)

  16.示例1:學習勤奮刻苦,博覽群書,求師誠心。

  示例2:求學過程中必須不斷克服并戰(zhàn)勝困難,終將取得成功。(只要答出一點即可,2分)

【《勸學》練習】相關文章:

《勸學》練習07-28

《勸學》練習(熱門)07-20

《孫權勸學》的練習題及答案02-23

《孫權勸學》課后練習題及答案03-04

《勸學》 教案08-24

《勸學》賞析11-02

《勸學》的教案02-20

勸學的語錄11-10

勸學的名言10-02

包头市| 额尔古纳市| 贺兰县| 西青区| 焦作市| 恩施市| 赫章县| 资溪县| 东宁县| 南汇区| 陆良县| 邹城市| 鹿泉市| 伽师县| 广河县| 灌南县| 会昌县| 石狮市| 甘南县| 额济纳旗| 满洲里市| 万载县| 玉田县| 界首市| 定南县| 富川| 德安县| 湖北省| 西藏| 涡阳县| 合川市| 托克托县| 二手房| 荆门市| 三台县| 兴海县| 玉环县| 任丘市| 治多县| 通辽市| 南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