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苑》收錄了先秦至西漢的一些歷史故事和傳說,帶有一定的哲理性。由于取材廣泛,保存了大量的歷史資料,所以給后人探討歷史提供了許多便利之處!稁煏鐒駥W》也是來自于《說苑》,對于這篇文章,大家熟悉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師曠勸學》原文及翻譯,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師曠勸學
晉平公問于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師曠曰:“何不炳燭乎?”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其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注釋
1.師曠:字子野,春秋晉國人,著名樂師,目盲。
2.于:向。
3.欲:想。
4.暮:晚,遲。
5.炳燭:點燃火把、火炬。先秦時期有無蠟燭,尚有爭論,但本文中應理解為照明工具,當時稱燭,即是火炬。
6.安:怎么。7.戲:戲弄。
8.盲臣:我,師曠雙目失明所以故稱盲臣。
9.何不:為什么不。何,為什么。
10.炳燭之明:像點燃火燭的光亮。
、幻列校涸诤诎抵行凶;昧,黑暗。
12.哉:象聲詞。
13.好:善于。
14.善:好。
15晉平公:春秋時期晉國之君。
16聞:聽說。
翻譯
晉平公向師曠問道:“我今年七十歲了,想學習,恐怕已經(jīng)晚了吧!”師曠說:“為什么不在晚上點燃火燭呢?”晉平公說:“哪有做臣子的戲弄他的君王的呢?”師曠說:“盲眼的臣子怎么敢戲弄他的君王啊!我聽說:‘年少的時候好學,就如同日出時的陽光;壯年的時候好學,就如同太陽在正午時的陽光;年老的時候好學,就如同點亮火燭時照明的光亮。’點燃火燭照明,和在黑暗中摸索哪個更好呢?”晉平公感嘆:“說得好啊!”
作者簡介
劉向是楚元王劉交四世孫。漢宣帝時,為諫大夫。漢元帝時,任宗正。以反對宦官弘恭、石顯下獄,旋得釋。后又以反對恭、顯下獄,免為庶人。漢成帝即位后,得進用,任光祿大夫,改名為“向”,官至中壘校尉。
曾奉命領校秘書,所撰《別錄》,為我國最早的圖書公類目錄。治《春秋榖梁傳》。著《九嘆》等辭賦三十三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說苑》、《列女傳》、《戰(zhàn)國策》等書。
文章啟示
俗話說,有志不在年高,活到老,學到老。只要有目標,有恒心,有信心,有決心,并要對學習抱有熱愛之心,就一定能成功。年紀的高低與成功是無關的。所以才有了這句話“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師曠勸學》的成語故事
晉平公向樂師曠說:”我已經(jīng)七十歲了,想好好學習,怕是巳經(jīng)太晚了吧!“
樂師曠回答說: “您怕太晚,為什么不把蠟燭點起來呢?”
晉平公嚴肅地說: “你這不是戲弄我嗎?哪里有當臣子的戲弄自己國君的呢?”
樂師曠回答說:“哪里敢戲弄您呢?我聽說過:少年好學,好象早晨的太陽,燦爛輝煌,壯年好學,好象中午的太陽,光照四方,老年好學,好象點燃了蠟燭,明明亮亮。在夜晚,點燃蠟燭照明,比起摸黑走路,不是強得多嗎?”
晉平公說: “你說得好極了!“
【注 釋】
晉平公:春秋時晉國國君,姓姬,名彪。
師曠:春秋時晉國著名樂師,名曠,字子野。雙目失明,長于彈琴,辨音能力很強。
【說 明】
人不學習就象摸黑走路一樣,非常困難。要想擺脫困境,取得主動,就應該“活到老,學到老。”這篇寓言還告誡我們:老年尚且要好學,少年更應該好學了。
以上是小編為你分享的關于師曠勸學的意思_成語故事,希望對你有幫助哦。
【《師曠勸學》原文及翻譯】相關文章:
師曠勸學原文翻譯04-14
師曠勸學原文及翻譯09-16
師曠勸學的文言文翻譯02-19
師曠勸學文言文翻譯08-01
勸學原文翻譯01-10
勸學原文及翻譯08-23
《勸學》原文翻譯09-26
《勸學》的原文及翻譯08-16
勸學原文及翻譯荀子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