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錢唐湖春行》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chuàng)作的七言詩,《錢唐湖春行》是一首寫景詩,它的妙處,不在于窮形盡象的工致刻畫,而在于即景寓情,寫出了融和駘宕的春意,寫出了自然之美所給予詩人的集中而飽滿的感受。下面就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錢唐湖春行》教方案,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古代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能力目標:了解詩歌情景交融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賞讀詩歌的能力。
3、情感目標:感受作者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1、通過精讀、誦讀、美讀,理解體味詩歌的意境美、語言美,受到美的熏陶。
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進入詩歌意境,運用再造想象感悟詩歌內(nèi)容。
教學方法:美讀法、合作探究法、討論法、
課前準備:
要求學生搜集有關描繪西湖的詩文,體會西湖的美。
學情分析及相應對策:
七年級的學生剛進入初中,對詩詞的教學在小學階段要求背誦為止,而到了初中階段古詩的賞析已是考試考查的范圍了,所以在初中階段除了熟讀成誦的基礎上還需要教給學生賞析詩詞的方法,并能夠品味詩中的意境。所以在上課時除了讓學生多讀、美讀、背誦,讓學生通過合作學習共同探討完成教學任務,并利用多媒體課件上課,讓學生在直觀形象生動的教學中獲得知識,得到美的熏陶。
教學手段:
為增強本節(jié)課的趣味性、直觀性和參與性,讓學生更容易品味詩的形象和意境,借助多媒體網(wǎng)絡輔助貫穿整個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課前朗讀蘇軾詩歌,由蘇軾詩導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西子指的是西施,我國四大美女之一。用西施來比喻西湖,可見西湖很美。美到什么程度呢?(圖片展示)在蘇軾之前也有一位偉大的詩人給我們做了很清晰的描述,今天就讓我們穿越到一千多年前,和白居易一起游西湖,賞美景。課件出示課題。錢塘湖春行。錢塘湖就是西湖。
學生按照自己的節(jié)奏和速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朗讀詩歌,仔仔細細的讀四遍。要求:一二兩遍讀準字音,注意易讀錯的字和多音字的讀音,爭取讀得字正腔圓,三四兩遍讀通順了,注意句中的停頓。 沒馬蹄 白沙堤
學生抽讀。齊讀。朗讀指導。注意字音,停頓。
詩歌讀到這兒,在你的腦袋里,這首詩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對西湖有什么感覺呢?
錢塘湖春行,詩人繞湖而行,都看到了什么呢?請同學們默讀詩歌,讀的時候,注意看看課文下的注解,然后思考這首詩講了什么意思。
老師提兩個問題,看看你讀懂了沒有。
1、錢塘湖春行,詩人的身(身體、身軀)在哪兒?教會學生在詩文中找詩人的行蹤。
在孤山寺,在賈亭,在湖邊,在農(nóng)舍,在草地,在花叢, 在綠楊邊,在白沙堤。
小結:身在游覽途中(板書“身行”)
這就是白居易在錢塘湖春行時觀看景色的立足點,現(xiàn)在,你也站到了這些地方,你最想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你最想處在一個怎么樣的世界里?
鶯歌燕舞,鳥語花香
讀到這里,同學們已經(jīng)讀進去了,已經(jīng)在心中勾勒出西湖的輪廓了。
現(xiàn)在,請閉上你的眼睛,隨著老師的朗讀,你的腦海里浮現(xiàn)出的西湖圖景應該是什么顏色的呢?伴樂范讀,齊讀。
學生交流,再讀,讀出湖青山綠,美如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