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時的學(xué)習(xí)、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對一些廣為流傳的古詩都不陌生吧,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你所見過的古詩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孟浩然《臨洞庭上張丞相》翻譯賞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孟浩然《臨洞庭上張丞相》翻譯賞析 篇1
臨洞庭上張丞相①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虛②混太清③。
氣蒸云夢澤④,波撼岳陽城。
欲濟(jì)⑤無舟楫,端居⑥恥圣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注釋:
①張丞相:指張九齡。
②涵虛: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
、刍焯澹号c天混成一體。
、茉茐魸桑汗艜r云澤和夢澤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代低洼地區(qū)。
⑤濟(jì):渡。
、薅司樱喊簿。
評析:
這是一首“干祿”詩。所謂“干祿”,即是向達(dá)官貴人呈獻(xiàn)詩文,以求引薦錄 用。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張九齡為丞相,作者西游長安,以此詩獻(xiàn)之,以求錄用。詩前半泛寫洞庭波瀾壯闊,景色宏大,象征開元的清明政治。后半即景生情,抒發(fā)個人進(jìn)身無路,閑居無聊的'苦衷,表達(dá)了急于用世的決心。全詩頌對方,而不過分;乞錄用,而不自貶,不亢不卑,十分得體。
孟浩然《臨洞庭上張丞相》翻譯賞析 篇2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臨洞庭原文: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jì)無舟楫,端居恥圣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臨洞庭譯文及注釋
譯文
秋水勝漲,幾乎與岸平,水天含混迷茫與天空渾然一體。云夢大澤水氣蒸騰白白茫茫,波濤洶涌似乎把岳陽城撼動。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與槳,圣明時代閑居委實羞愧難容。閑坐觀看別人辛勤臨河垂釣,只能白白羨慕被釣上來的魚。
注釋
、購堌┫啵褐笍埦琵g(673-740),唐玄宗時宰相,后貶為荊州長史。
、诤摚喊炜眨柑斓褂吃谒。涵:包容。虛:虛空,空間。
、刍焯澹号c天混成一體。清:指天空。
、茉茐魸桑汗艜r云澤和夢澤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代低洼地區(qū)。洞庭湖是它南部的一角。岳陽城:在洞庭湖東岸。
、轁(jì):渡。
、薅司樱喊簿。
、邜u(chǐ)圣明:有愧于圣明之世。圣明:指太平盛世,古時認(rèn)為皇帝圣明社會就會安定。
⑧ 徒:只能。
⑨楫:(jí)劃船用具,船槳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臨洞庭賞析
洞庭湖,是中國第二大淡水湖,在湖南北部。張丞相指張九齡。這是一首投贈之作,詩人希望時任中書令的張九齡予以援引,但是,詩人卻沒有直說,而是通過面臨煙波浩淼的洞庭欲渡無舟的感嘆以及臨淵而羨魚的情懷而曲折地表達(dá)出來,已具濃郁的詩意,同時,對于在此本來是藉以表意的洞庭湖,在詩人的筆下卻得到潑墨山水般的大筆渲繪,呈現(xiàn)出八百里洞庭的闊大境象與壯偉景觀,實際上已成為山水杰作。
首先點明時令,時值“八月”,湖水泛溢,可見當(dāng)年秋汛洶涌,一個“平”字,可見湖水漲漫,已溢出堤岸,造成湖水與湖岸相平的.景象。洞庭本來就號稱八百里,加上這樣的浩大水勢,其水岸相接、廣闊無垠的情狀更增浩瀚氣勢。此時,詩人面對洞庭,極目遠(yuǎn)望,則不僅水岸相平,而且呈現(xiàn)出水天相接的景象,仰觀俯瞰,天空映照湖中,似乎是湖水包孕了天宇,“涵虛”,足見其大,“混太清”,足見其闊。如此壯闊的湖面,自然風(fēng)云激蕩,波濤洶涌,古老的云夢澤似乎在驚濤中沸滾蒸騰,雄偉的岳陽城似乎被巨浪沖撞得搖蕩不已,一個“蒸”字,一個“撼”字,力重千鈞,自然的湖泊一下子具有了自覺的意識,靜態(tài)的地理由此取得了飛揚的動勢,足見其非凡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力和撼人心魄的藝術(shù)效果。
- 相關(guān)推薦
【孟浩然《臨洞庭上張丞相》翻譯賞析】相關(guān)文章:
孟浩然《臨洞庭上張丞相》詩歌鑒賞05-22
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古詩翻譯及賞析05-14
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原文及翻譯09-30
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詩歌賞析05-26
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原文翻譯及鑒賞05-19
孟浩然詩詞《望洞庭湖贈張丞相》的詩意賞析06-21
孟浩然《春曉》翻譯賞析03-05
孟浩然唐詩鑒賞《望洞庭湖贈張丞相》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