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新詞。
。、初讀,整體感知。
。场W習第一段。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理清文章脈絡。
難點:
試加小標題。
三、教學過程
1、揭題,質(zhì)疑。
。ǎ保┏鍪菊n題,讀。
(2)你讀懂了什么?
。ǎ常┠隳芨鶕(jù)課題提出自學要求嗎?
。、寫了有關魯迅先生的幾件事?
。、反映了魯迅先生的什么優(yōu)秀品質(zhì)?
。病⒊踝x感知。
。ǎ保┳詫W全文,思考:
。痢⒈疚膶懥唆斞赶壬膸准?試加小標題。
B、反映了魯迅先生的什么優(yōu)秀品質(zhì)?劃出有關句子。
自由朗讀,思考;分四人小組進行討論。
(2)反饋。
(3)根據(jù)五件事來分段。
。ǎ矗┠阌X得本文在結(jié)構(gòu)上有什么特點?(圍繞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這一中心句來寫。)
。场W習生字新詞。
。ǎ保⿴熜『诎宄鍪旧中略~。自讀,注意多音字的讀音。
。ǎ玻┲该x,師生共同評議正音。
。ǎ常┝私獠糠衷~義。
。ǎ矗┰僮x。
4、學習第一段。
。ǎ保⿴熀唵谓榻B單元提示。
。ǎ玻└鶕(jù)單元提示要求,學生讀第一段。
。ǎ常┠惝a(chǎn)生了什么問題?(為什么伯父得到這么多人的愛戴?)
。ǎ矗┠憷斫鈵鄞鲉?從哪些地方看出伯父得到這么多人的愛戴?
劃出句子,讀。
。ǎ担┳髡咛岢龅倪@個問題在這段中解決了嗎?(沒有)
那么這個問題的答案肯定在課文的哪部分中?(二至五段)
在二至五段中找出一句話來回答這個問題。
。ㄋ麨樽约合氲蒙伲瑸閯e人想得多。)
(6)理清第一段與二至五段之間的果因關系。
(7)在這一段中,你還有哪些疑問?請學生談談。
。ǎ福├首x本段。注意最后一句話的遞進關系。
。ǎ梗┬〗Y(jié)本段。
5、小結(jié)。
板書設計: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談《水滸傳》
追悼魯迅
講碰壁
為自己想得少,
為什么伯父得到
救助車夫
為別人想得多。
這么多人的愛戴?
關心女傭
果因
附:說課
本次教學的內(nèi)容是義務教材第十二冊中的一篇課文《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段业牟隔斞赶壬肥囚斞赶壬牡艿苤芙ㄈ说呐畠褐軙纤鶎。主要是通過回憶有關魯迅先生的五件小事(追悼魯迅、談《水滸傳》、講碰壁、救助車夫、關心女傭)來反映伯父魯迅先生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優(yōu)秀品質(zhì)。本文可以按自然空行形式分為五段,也可以按事件分為五個部分,每個部分寫了一件小事。全文以圍繞結(jié)尾處中心句他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展開,這是本文在結(jié)構(gòu)上的特點。在具體的敘述方式上,第一件事主要是場面描寫,第二件事主要是作者的敘述,第三件事主要是對話描寫,第四件事是對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等的描寫為主,第五件事主要是女傭阿三的講述,以側(cè)面描寫為主。每一件事都有不同的敘述方式,這也是本文的特點之一。
本篇課文的教學目標為;
。薄⒊醪金B(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專心致志,邊讀邊想,做好記號和學以致用。
。、學會生字7個,理解14個詞語的意思,在部分詞語會造句運用。
。、理解通過幾件具體事例反映人物優(yōu)秀品質(zhì)的寫作方法。
4、初步了解魯迅先生是一位關心、愛護青少年,熱愛勞動人民,憎恨反動勢力,深受人民愛戴的人。感受他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質(zhì)。
本節(jié)課是這篇課文的第一教時,根據(jù)語文大綱的要求,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學習生字新詞。
。、初讀,整體感知。
3、學習第一段。
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為:理清文章脈絡。
本節(jié)課的教學難點為:試加小標題。
教學這一節(jié)課,我采取整體認知入手,先理清課文的結(jié)構(gòu),然后再教學第一段。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采取以自學--小組討論--反饋評議為基本教學模式。
上課伊始,我首先出示課題,讓學生說說讀了課題之后,讀懂了什么?在具體的操作階段,我預測了學生可能的幾種回答,并據(jù)此進行教學。例:
A、若學生講本文主要是寫魯迅先生的,則相機介紹魯迅先生(請學生介紹)。
B、若學生講本文的作者與魯迅先生之間的關系,則介紹周曄。
C、若學生講本文是一篇寫人文章,則復習寫人文章的寫法。
其次,讓學生根據(jù)課題提出自學要求:
A、寫了有關魯迅先生的幾件事?試加小標題。
B、反映了魯迅先生的'什么優(yōu)秀品質(zhì)?劃出有關句子。
可以說,以上兩個問題是本文的教眼。因為教學本文就是圍繞這兩個問題出發(fā),然后逐題解決,達到了整體認知,理清了文章的脈絡,使學生對本文有了一個初步的感知。
再次,在教學第一段時,我也以重點突破為主。在學生讀了以后,讓學生說說產(chǎn)生了什么問題(為什么伯父得到這么多人的愛戴?)。抓住這個關鍵句子,理解愛戴的詞義,找出哪些句子寫出伯父得到這么多人的愛戴,懂得了場面描寫,又明確了第一段與第二至五段的果因關系。接著,發(fā)揮學生主動,談談在這一段中你還有什么疑問或還讀懂了什么?同學間交流評議(這種方法好就好在避免了老師與學生之間那種一問一答的單調(diào)乏味感,變學生的被動為主動,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學習,學生學得認真、透徹,教師上得輕松,又何樂而不為呢。)最后,朗讀本段并隨機進行朗讀指導。
最后,進行本堂課的小結(jié)(讓學生小結(jié)為主),并進行作業(yè)練習。
在板書的設計上(見教案),我也注重簡單,但又不失清楚。在看了板書之后,本篇課文的結(jié)構(gòu)特點一目了然。
總之,在具體的上課操作之后,教師本人的自我感覺好,達到了課前制訂的教學目標,完成了對課文兩方面的整體認知:一是對課文內(nèi)容的整體認知;二是對文章結(jié)構(gòu)的整體認知。在教法上,也注重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教師的主導性,較好地處理了教與學的關系,使學生在既節(jié)奏緊湊又不失快樂的課堂中,學到了應該學到的知識。
【課文《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設計梵文】相關文章:
課文《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設計11-03
課文《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的教學設計11-12
課文《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設計模板12-03
課文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設計范文11-11
課文《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設計范文09-22
課文《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的教學設計模板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