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組詩共九首,此其第一首。作者或許是有感于屈原放逐沅湘間,為民作迎神曲《九歌》而作。 下面和小編一起賞析一下劉禹錫的浪淘沙!
浪淘沙·九曲黃河萬里沙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作者簡介]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洛陽人,一說彭城(今江蘇徐州)人。二十二歲中進士,曾任監(jiān)察御史。隨即與柳宗元等積極參加王叔文領(lǐng)導(dǎo)的“永貞革新”,失敗后被貶為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馬。十年后,相繼任連州、夔州、和州刺史。晚年官至檢校禮部尚書(“檢校”是加官的名稱),兼太子賓客,在洛陽常與白居易唱和。
劉禹錫是中唐的進步政治家,樸素的唯物主義者,也是著名詩文家。他有不少詩篇諷刺當時腐敗的政治,抒發(fā)自己被排擠的積憤,表現(xiàn)了要求改革的斗爭精神。其詩風格雄渾、意境豐富,有些仿效民歌的作品更為清新活潑。他積極支持韓、柳的古文運動,反對寫作“沉溺于浮華”。他的散文思路清晰,簡潔曉暢,說理文論證周密,深入淺出。著有《劉夢得文集》。
[注釋]
、倮颂陨常涸敲耖g的曲名。
、诰徘盒稳輳澢牡胤胶芏。萬里沙:指黃河漫長,夾帶著大量泥沙。
、劾颂燥L簸(bǒ):形容黃河風浪很大,洶涌澎湃。 自天涯:從天邊來,指黃河源長流急,如李白詩句“黃河之水天上來”。
、苤鄙香y河:傳說漢武帝派張騫(qiān)尋找黃河的源頭,經(jīng)過一個多月,張騫乘筏一直到了天河,見到織女。
⑤牽牛、織牛:即牽牛星、織女星。古代神話把這兩顆星宿說成牛郎、織女,他們結(jié)成夫妻,住在銀河兩岸。
[詩意]
彎彎曲曲的黃河,挾帶著泥沙,浪濤洶涌,奔騰萬里,從遙遠的天邊滾滾而來。如今詩人要迎著狂風巨浪、頂著萬里黃沙,逆流而上,直到銀河,同黃河一起去牛郎織女家中做客。
[賞析]
這首絕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們對淘金生涯的厭惡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邊生活,牛郎織女生活的天河恬靜而優(yōu)美,黃河邊的淘金者卻整天在風浪泥沙中討生活。直上銀河,同訪牛郎織女,寄托了他們心底對寧靜的田園牧歌生活的憧憬。這種浪漫的'理想,以豪邁的口語傾吐出來,有一種樸素無華的美。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見唐·劉禹錫《浪淘沙》。淘:用水沖洗。簸:搖動。自:來自。這兩句大意是:九曲黃河之中有無數(shù)的抄礫,它們隨同黃河流經(jīng)萬里,經(jīng)受了浪濤的沖洗和狂風的簸蕩,從天涯一直來到這里。
詩人歌詠九曲黃河中的萬里黃沙,贊揚它們沖風破浪,一往無前的頑強性格。我們引用時可取其象征意義,歌頌與它們有著共同特點的事物或人們。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椗摇”這是唐代詩人劉禹錫見黃河后留下的感慨,也是他對寧靜生活的一種向往,而時間讓世事變得復(fù)雜,追逐靜已是現(xiàn)代人的一種精神渴求。九曲黃河沉積下來的是一種文化,而這種文化最大的特點就是靜,它們深埋在河水轉(zhuǎn)彎處的山坳里,在浮華背后深深地拽住民族的根,使我們在追逐中不會迷失方向。
唐代大詩人劉禹錫一闋《浪淘沙》,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滔滔黃河的來龍去脈和雄偉氣勢。其中,還詩情畫意地聯(lián)想到隨著層層波浪,去美麗傳說中的天仙佳侶之家做客。
【劉禹錫浪淘沙的詩意】相關(guān)文章:
浪淘沙劉禹錫詩意10-30
劉禹錫的浪淘沙詩意12-24
浪淘沙劉禹錫古詩意思12-05
浪淘沙劉禹錫首詩意思12-25
劉禹錫《浪淘沙》11-06
浪淘沙劉禹錫11-05
《浪淘沙》劉禹錫10-25
劉禹錫浪淘沙11-29
劉禹錫的浪淘沙10-29
劉禹錫的《浪淘沙》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