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在线_日本淫妇xxww老女人,_黑人让我高潮的视频_欧美亚洲高清在线一区_国产丝袜久久久久之久_国产精品这里有精品_亚洲aⅴ男人的天堂t在线观看_免费黄色片一级毛片

李清照詩詞

2024-06-22 李清照

李清照詩詞1

  漱玉韻珠弦,筆度疏簾。云窗霧閣籠朱顏,淺醉檀輕無限意,雋永聯(lián)翩!

  婉約藕花間,秾麗微寒。梧桐落盡鎖關(guān)山,寂寞柔腸愁幾許,瘦了梅箋!

  朱淑真

  月共柳纏綿,依約花前。漫分心跡向人瞞?逐盡清芳誰識得,無盡輕寒。

  弄曲撫琴弦,梅竹翩然。幽棲獨臥白云間,眉鎖春山簫笛斷,一炬悲歡!

  首句化用朱詞,指一腔浪漫情懷!一炬悲歡:是指朱淑真去世后,其父母焚燒了她的詩稿!

  吳淑姬

  黠慧破蕭寒,纖指如弦。陽春白雪寸心間。欹枕聽風沉病酒,獨撫輕歡。

  草浪又蒙煙,斷曲林川。遲來芳信夢闌珊。羞覷清修愁繾綣,揉碎花箋。

  張玉良

  聰慧賦涓涓,情比楓丹。蘭魂雪魄倚天然。一曲離殤空守望,同繹凄寒!

  頷首抱幽弦,淚濕紅箋。來生修得共纏綿。寸寸香消鸚鵡塚,共跨歸鸞。

  共跨歸鸞:借用沈佺的詞意:為生不同生,死同穴,長相廝守!

李清照詩詞2

  1.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2.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3.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4.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5.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6.見客入來,襪刬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7.眼波才動被人猜。

  8.一面風情深有韻,半箋嬌恨寄幽懷。

  9.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

  10.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11.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12.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13.舊時天氣舊時衣。只有情懷不似舊家時!

  14.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15.感月吟風多少事,如今老去無成。誰憐憔悴更凋零。試燈無意思,踏雪沒心情。

  16.暖風遲日也,別到杏花肥。

  17.獨抱濃愁無好夢,夜闌猶剪燈花弄。

  18.惜別傷離方寸亂,忘了臨行,酒盞深和淺。

  19.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20.星橋鵲駕,經(jīng)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牽?椗,莫是離中。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

  21.一枝折得,人間天上,沒個人堪寄。

  22.笛聲三弄,梅心驚破,多少春情意。

  23.魂夢不堪幽怨,更一聲啼鴂。

  24.險韻詩成,扶頭酒醒,別是閑滋味。征鴻過盡,萬千心事難寄。

  25.故鄉(xiāng)何處是,忘了除非醉。

  26.二年三度負東君,歸來也,著意過今春。

  27.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

  28.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

  29.傷心枕上三更雨,點滴霖霪。點滴霖霪,愁損北人,不慣起來聽。

  30.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慈⊥韥盹L勢,故應難看梅花。

  31.生當做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32.炙手可熱心可寒,何況人間父子情。

  33.詞別是一家,知之者少。

  34.貧家美女,雖極妍麗豐逸,而終乏富貴態(tài)。

  35.晏元獻(晏殊)、歐陽永叔(歐陽修)、蘇子瞻(蘇軾),學際天人,作為小歌詞,直如酌蠡水于大海。

  36.江南李氏(李璟、李煜)君臣尚文雅,故有“小樓吹徹玉笙寒”、“吹皺一池春水”之詞。語雖甚奇,所謂“亡國之音哀以思”也。

  37.有有必有無,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

  38.豈人性之所著,死生不能忘之歟?

  39.人亡弓,人得之,又胡足道。

  40.雖南山之竹,豈能窮多口之談;惟智者之言,可以止無根之謗。

李清照詩詞3

  1、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

  2、想你想得人都消瘦了,這是最動人的情話吧!

  3、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4、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5、沈水臥時燒,香消酒未消。

  6、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瓏瓏地。共賞金尊沈綠蟻,莫辭醉,此花不與群花比。

  7、風柔日薄春猶早,夾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覺微寒,梅花鬢上殘。

  8、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9、嘲辭斗詭辯,活火烹新茶。

  10、五十年功如電掃,華清花柳咸陽草。

  11、匈奴畏王商,吐蕃尊子儀。

  12、全詞不事雕琢,富有一種自然之美,它以女詞人特有的方式表達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優(yōu)美怡人,以尺幅之短給人以足夠的美的享受。

  13、小閣藏春,閑窗銷晝,畫堂無限深幽。篆香燒盡,日影下簾鉤。手種江梅更好,又何必、臨水登樓?無人到,寂寥恰似、何遜在楊州。

  14、寒日蕭蕭上瑣窗,梧桐應恨夜來霜。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

  15、當庭際,玉人浴出新妝洗。

  16、今年梅花又開放的時候,我卻一個人住在很偏遠的地方,而我耳際短而稀的頭發(fā)也已斑白?粗峭韥淼娘L吹著開放的梅花,大概也難見它的絢爛了。

  17、李清照醉酒歸家,迷了路途,小舟“誤入”荷塘深處,怎么出去呢?怎么出去呢?嘰喳聲驚叫聲劃船聲驚起了一灘鳴鷺。

  18、這首詞的創(chuàng)作時間,是一個首先要辨明的問題。根據(jù)題名為元人伊世珍作的《瑯?gòu)钟洝芬锻鈧鳌吩疲骸耙装步Y(jié)縭未久,明誠即負笈遠游。易安殊不忍別,覓錦帕書《一剪梅》詞以送之。”有的詞選認為,此說“和作品內(nèi)容大體符合。

  19、玉鴨薰爐閑瑞腦,朱櫻斗帳掩流蘇,通犀還解辟寒無。

  20、如聞帝若曰,岳牧與群后。

李清照詩詞4

  1、 所謂美人者,以花為貌,以鳥為聲,以月為神,以柳為態(tài),以玉為骨,以冰雪為膚,以秋水為姿,以詩詞為心。一見傾城、再見傾國。 ――張潮 《幽 夢 影》

  2、 萬事可忘,難忘者名心一段;千般易淡,未淡者美酒三杯。 ――張潮 《幽夢影》

  3、 傲骨不可無,傲心不可有。無傲骨則近于鄙夫,有傲心不得為君子。 ――張潮 《幽夢影》

  4、 花不可以無蝶,山不可以無泉,石不可以無苔,水不可以無藻,喬木不可以無藤蘿,人不可以無癖。 ――張潮 《幽夢影》

  5、 情之一字,所以維持世界;才之一字,所以粉飾乾坤。 ――張潮 《幽夢影》

  6、 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臺上玩月,皆以閱歷之淺深為所得之淺深耳。 ――張潮

  7、 山之光,水之聲,月之色,花之香,文人之韻致,美人之姿態(tài),皆無可名狀,無可執(zhí)著,真足以攝召魂夢,顛倒情思。 ――張潮 《幽夢影》

  8、 立品須發(fā)乎宋人之道學,涉世須參以晉代之風流。 ――張潮 《幽夢影》

  9、 "美人之勝于花者,解語也;花之勝于美人者,生香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香而取解語者也 ――張潮 《幽夢影》"

  10、 情必近于癡而始真,才必兼乎趣而始化。 ――張潮 《幽夢影》

  11、 所謂美女,應以花為貌,以鳥為聲,以月為神,以玉為骨,以冰雪為膚,以秋水為姿,以詩詞為心。 ――張潮 《幽夢影》

  12、 因雪想高士,因花想美人,因酒想俠客,因月想好友,因山水想得意詩文。 ――張潮 《幽夢影》

  13、 讀經(jīng)宜冬,其神專也;讀史宜夏,其時久也;讀諸子宜秋,其致別也;讀諸集宜春,其機暢也。 為月憂云,為書憂蠹,為花憂風雨,為才子佳人 憂命薄 , 真是菩薩心腸。 花不可以無蝶,山不可以無泉,石不可以無苔,水不可以無藻,喬木不可以無藤蘿,人不可以無癖。 為濁富不若為清貧,以憂生不若以樂死。 莊周夢為蝴蝶,莊周之幸也;蝴蝶夢為莊周,蝴蝶之不幸也。 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臺上玩月,皆以閱歷之淺深,為所得之淺深耳。 雨之為物,能令晝短,能令夜長。 ――張潮 《幽夢影》

  14、 胸中小不平,可以酒消之;世間之大不平,非劍不能消也。 ――張潮

  15、 少年人須有老成之識見,老成人須有少年之襟懷。 ――張潮 《幽夢影》

  16、 讀經(jīng)宜冬,其神專也;讀史宜夏,其時久也;讀諸子宜秋,其致別也;讀諸集宜春,其機暢也。 ――張潮 《幽夢影》

  17、 愿在木而為樗,愿在草而為蓍,愿在鳥而為鷗,愿在獸而為D,愿在蟲而為蝶,愿在魚而為鯤。 ――張潮 《幽夢影》

  18、 "昔人云:若無花、月、美人,不愿生此世界。予益一語云:若無翰墨、棋、酒, 不必定作人身。 ――張潮 《幽夢影》"

  19、 無善無惡是圣人;善多惡少是賢者;善少惡多是庸人;有惡無善是小人;有善無惡是仙佛。 ――張潮 《幽夢影》

  20、 多情者必好色,而好色者未必心屬多情

李清照詩詞5

  如夢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試題】

  1.詞中“綠肥紅瘦”指的是 。

  2.作者運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參考答案】

  1.綠葉繁茂 紅花凋零(意近即可)

  2.應用了間接抒情(或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抒發(fā)了作者的傷春之情(意思表達清楚即可)

  (20xx年黔西南州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語文試題)

  【鑒賞】

  李清照雖然不是一位高產(chǎn)的作家,其詞流傳至今的只不過四五十首,但卻“無一首不工”,“為詞家一大宗矣”。這首《如夢令》,便是“天下稱之”的不朽名篇。小詞借宿酒醒后詢問花事的描寫,曲折委婉地表達了詞人的惜花傷春之情,語言清新,詞意雋永,令人玩味不已。

  起首兩句,如何理解頗有爭議。蓋推以事理邏輯:既然是“濃睡不消殘酒”,又何以知道“昨夜雨疏風驟”,這豈不是自相矛盾?其實對這兩句詞,是不能用生活中的簡單事理去體會理解的,因為詞人的本意實不在此,而是通過這兩句詞表達無限的惜花之情。大凡惜花的詩詞都言及風雨。白居易《惜牡丹二首》詩:“明朝風起花應盡,夜惜衰紅把火看!瘪T延巳《長相思》詞:“紅滿枝,綠滿枝,宿雨厭厭睡起遲!敝馨顝渡倌暧巍吩~:“一夕東風,海棠花謝,樓上卷簾看!被ㄔ陲L雨中零落,這層意思是容易理解的。但是說“濃睡不消殘酒”也是寫惜花之情,恐怕就不太容易理解了。不過只要多讀些前人寫的惜花詩詞,也就不難體會了。杜甫《三絕句》詩:“不如醉里風吹盡,可忍醒時雨打稀。”韋莊《又玄集》卷下錄鮑征君(文姬)《惜花吟》詩:“枝上花,花下人,可憐顏色俱青春。昨日看花花灼灼,今日看花花欲落。不如盡此花下飲,莫待春風總吹卻!边@些詩句正可用來作為“濃睡不消殘酒”的注腳。易安在其詠紅梅的《玉樓春》詞中所云:“紅酥肯放瓊苞碎,探著南枝開遍未。……要來小酌便來休,未必明朝風不起。”亦可視為對“濃睡”一句的自注。這句詞的辭面上雖然只寫了昨夜飲酒過量,翌日晨起宿酲尚未盡消,但在這個辭面的背后還潛藏著另一層意思,那就是昨夜酒醉是因為惜花。這位女詞人不忍看到明朝海棠花謝,所以昨夜在海棠花下才飲了過量的酒,直到今朝尚有余醉。《漱玉詞》中曾多處寫到飲酒,可見易安居士是善飲的。善飲尚且酒醉而致濃睡,一夜?jié)馑缶屏未全消,這就不是一般的過量了。我們只要思索一下詞人為什么要寫“濃睡不消殘酒”這句詞,得到的回答只能是“惜花”。就這句詞的立意而言,與上引杜甫和鮑文姬的詩句都是同一機杼,并無二致。但易安的高處正在于不落窠臼,獨辟蹊徑。一旦領(lǐng)悟了潛藏在“濃睡不消殘酒”背后的這層“惜花”之意,那么對以下數(shù)句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接下去三、四兩句所寫,是惜花心理的必然反映。盡管飲酒致醉一夜?jié)馑鍟跃菩押笏P(guān)心的第一件事仍是園中海棠。詞人情知海棠不堪一夜驟風疏雨的揉損,窗外定是殘紅狼藉,落花滿眼,卻又不忍親見,于是試著向正在卷簾的侍女問個究竟。一個“試”字,將詞人關(guān)心花事卻又害怕聽到花落的消息、不忍親見落花卻又想知道究竟的矛盾心理,表達得貼切入微,曲折有致。相比之下,周邦彥《少年游》:“一夕東風,海棠花謝,樓上卷簾看!北泔@得粗俗不堪,味同嚼蠟了!霸噯枴钡慕Y(jié)果如何呢?──“卻道海棠依舊!笔膛幕卮饏s讓詞人感到非常意外。本來以為經(jīng)過一夜風雨,海棠花一定凋謝得不成樣子了,可是侍女卷起窗簾,看了看外面之后,卻漫不經(jīng)心地答道:海棠花還是那樣。一個“卻”字,既表明侍女對女主人委曲的心事毫無覺察,對窗外發(fā)生的變化無動于衷,也表明詞人聽到答話后感到疑惑不解。是啊,“雨疏風驟”之后,“海棠”怎會“依舊”呢?這就非常自然地帶出了結(jié)尾兩句。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边@既是對侍女的反詰,也象是自言自語:這個粗心的丫頭,你知道不知道,園中的海棠應該是綠葉繁茂、紅花稀少才是!“應是”,表明詞人對窗外景象的推測與判斷,口吻極當。因為她畢竟尚未親眼目睹,所以說話時要留有余地。同時,這一詞語中也暗含著“必然是”和“不得不是”之意。海棠雖好,風雨無情,它是不可能長開不謝的。一語之中,含有不盡的無可奈何的惜花情在,可謂語淺意深。而這一層惜花的殷殷情意,自然是“卷簾人”所不能體察也無須更多理會的`,她畢竟不能象她的女主人那樣感情細膩,那樣對自然和人生有著更深的感悟。這也許是她所以作出上面的回答的原因。末了的“綠肥紅瘦”一語,更是全詞的精絕之筆,歷來為世人所稱道!熬G”代替葉,“紅”代替花,是兩種顏色的對比;“肥”形容雨后的葉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謝稀少,是兩種狀態(tài)的對比。本來平平常常的四個字,經(jīng)詞人的搭配組合,竟顯得如此色彩鮮明、形象生動,這實在是語言運用上的一個創(chuàng)造。由這四個字生發(fā)聯(lián)想,那“紅瘦”不正表明春天的漸漸消逝,而“綠肥”象征著綠葉成蔭的盛夏的即將來臨嗎?這種極富概括性的語言,又實在令人嘆為觀止。胡仔《苕溪漁隱叢話》稱:“此語甚新!薄恫萏迷娪鄤e錄》評:“結(jié)句尤為委曲精工,含蓄無窮意焉!笨磥斫苑翘撟u。

  詞人因惜花而痛飲,因情知花謝卻又抱一絲僥幸心理而“試問”,因不相信“卷簾人”的回答而再次反問,如此層層轉(zhuǎn)折,步步深入,將惜花之情表達得搖曳多姿!掇@詞選》云:“短幅中藏無數(shù)曲折,自是圣于詞者!笨芍^的評。

李清照詩詞6

  摘要:年代:宋 作者:李清照 ☆ 《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

  年代:宋 作者:李清照

  《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作品賞析

  【注釋】

 、賹⑾ⅲ簩B(yǎng)休息。

  ②怎生:怎樣,怎么。③這次第:這一連串的情況。

  【評解】

  這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一首震動詞壇的名作。通過秋景秋情的描繪,抒發(fā)國破家亡、

  天涯淪落的悲苦,具有時代色彩。在結(jié)構(gòu)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全詞一氣貫注,著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訴,感人至深。首句連下十四個疊字,形象地抒寫了作者的心情。下

  文“點點滴滴”又前后照應,表現(xiàn)了作者孤獨寂寞的憂郁情緒和動蕩不安的心境。全詞一字一淚,纏綿哀怨,極富藝術(shù)感染力。

  【集評】

  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起頭連疊七字,以婦人乃能創(chuàng)意出奇如此。

  楊慎《詞品》:宋人中填詞,易安亦稱冠絕,使在衣冠,當與秦七、黃九爭,不獨爭雄于閨閣也。其詞名《漱玉集》,尋之未得,《聲聲慢》一詞,最為婉妙。

  張端義《貴耳集》:此乃公孫大娘舞劍手,本朝非無能詞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疊字者,用《文選》諸賦格。后疊又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又使疊字,

  俱無斧鑿痕。更有一奇字云:“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黑”字不許第二人押。婦人有此文筆,殆間氣也。

  徐釚《詞苑叢談》:首句連下十四個疊字,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盤也。劉體仁《七頌堂隨筆》:易安居士“最難將息”“怎一個愁字了得”深妙穩(wěn)雅,不

  落蒜酪,亦不落絕句,真此道本色當行第一人也。周濟《介存齋詞選序論》:李易安之“凄凄慘慘戚戚”,三疊韻,六雙聲,是鍛煉

  出來,非偶然拈得也。許昂霄《詞綜偶評》:易安此詞,頗帶傖氣,而昔人極口稱之,殆不可解。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后幅一片神行,愈唱愈妙。陸鎣《問花樓詞話》:《聲聲慢》一詞,頓挫凄絕。

  吳灝《歷朝名媛詩詞》:易安以詞專長,揮灑俊逸,亦能琢煉。其《聲聲慢》一闋,其佳處在后又下“點點滴滴”四字,與前照應有法,不是草草落句,玩其筆力,本自矯

  拔,詞家少有,庶幾蘇、辛之亞。梁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李易安詞:“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連上十四疊字,則出奇制勝,真匪夷所思矣。梁啟超《中國韻文里頭所表現(xiàn)的情感》:那種煢獨恓惶的景況,非本人不能領(lǐng)略;

  所以一字一淚,都是咬著牙根咽下。-----------------------------

  《聲聲慢 》又名《勝勝慢》,清照這首詞改押入聲韻,并屢用疊字和雙聲字,這就變舒緩為急促,變哀惋為凄厲 。此詞以豪放縱恣之筆寫激動悲愴之懷,不能列入婉約體。這首作法獨特的詞,就其內(nèi)容而言,是一篇悲秋賦。開端三句用一連串疊字寫主人公一整天的愁苦心情,從“尋尋覓覓”開始,可見她從一起床便百無聊賴,如有所失,于是東張西望,仿佛飄流在海洋中的人要抓到點什么才能得救似的,希望找到點什么來寄托自己的空虛寂寞。下文“冷冷清清 ”,是“尋尋覓覓”的結(jié)果,不但無所獲,反被一種孤寂清冷的氣氛襲來,使自己感到凄慘憂戚。于是緊接著再寫了一句“凄凄慘慘戚戚 ”。僅此三句,定下一種愁慘而凄厲的基調(diào)。

  “乍暖還寒時候”是此詞的難點之一。此詞作于秋天,但秋天的氣候應該說“乍寒還暖 ”,只有早春天氣才能用得上“乍暖還寒 ”。所以,這首詞是寫一日之晨,秋日清晨 ,朝陽初出,故言“乍暖”;但曉寒猶重,秋風砭骨,故言“還寒 ”。至于“時候”二字在宋時已與現(xiàn)代漢語無殊了 !白铍y將息”句則與上文“尋尋覓覓”句相呼應,說明從一清早自己就不知如何是好!叭瓋杀K淡酒,怎敵他曉來風急 ”,“曉”,通行本作“ 晚 ”。從全詞意境來看,應該是“曉”字。

  說“曉來風急 ”,正與上文“乍暖還寒”相合。古人晨起于卯時飲酒,又稱“扶頭卯酒 ”。這句是說借酒無法消愁“雁過也”的“雁 ”,是南來秋雁,正是往昔在北方見到的,所以說“ 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了。這一句是虛寫,以寄寓作者的.懷鄉(xiāng)之情。下片由秋日高空轉(zhuǎn)入自家庭院。園中開滿了菊花,秋意正濃。這里“滿地黃花堆積”是指菊花盛開,而非殘英滿地 !般俱矒p”是指自己因憂傷而憔悴瘦損,也不是指菊花枯萎凋謝。正由于自己無心看花,雖值菊堆滿地,卻不想去摘它賞它,然而人不摘花,花當自萎;及花已損,則欲摘已不堪摘了。這里既寫出了自己無心摘花的郁悶,又透露了惜花將謝的情懷,筆意深遠。

  “守著窗兒 ”句,寫獨坐無聊,內(nèi)心苦悶之狀,比“尋尋覓覓”三句又過之而無不及。這一句從反面說,好象天有意不肯黑下來而使人尤為難過!拔嗤眱删浼嬗脺赝ン蕖 更漏子》下片“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詞意,把兩種內(nèi)容融而為一,筆直情切。最后以“怎一個愁字了得”句作收,是獨辟蹊徑。自庚信以來,詩人寫愁,多半極言其多。這里卻化多為少,只說自己思緒紛茫復雜,僅用一個“愁”字如何包括得盡。妙在又不說明于一個“愁”字之外更有什么心情,即戛然而止。表面上有“欲說還休 ”之勢,實際上已傾瀉無遺。這首詞始終緊扣悲秋之意,盡得六朝抒情小賦之神髓;又以接近口語的樸素清新的語言譜入新聲,寫盡了作者晚年的凄苦悲愁,是一首個性獨具的抒情名作。

李清照詩詞7

  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蕈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武陵春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鳳凰臺上憶吹簫

  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慵自梳頭。任寶奩塵滿,日上簾鉤。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這回去也,千萬遍陽關(guān),也則難留。念武陵人遠,煙鎖秦樓。惟有樓前流水,應念我、終日凝眸。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

  醉花陰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南歌子

  天上星河轉(zhuǎn),人間簾幕垂。涼生枕簟淚痕滋,起解羅衣聊問、夜何其?

  翠貼蓮蓬小,金銷藕葉希舊時天氣舊時衣,只有情懷不似、舊家時!

  玉樓春

  紅酥肯放瓊苞碎,探著南枝開遍未,不知蘊藉幾多香,但見包藏無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悶損闌干愁不倚,要來小酌便來休,未必明朝風不起。

  點絳唇

  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有人來,襪刬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點絳唇

  寂寞深閨,柔腸一寸愁千縷。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

  倚遍闌干,衹是無情緒。人何處,連天芳草,望斷歸來路。

  長壽樂

  微寒應候。望日邊六葉,階蓂初秀。愛景欲掛扶桑,漏殘銀箭,杓回搖斗。慶高閎此際,掌上一顆明珠剖。有令容淑質(zhì),歸逢佳偶。到如今,晝錦滿堂貴胄。

  榮耀,文步紫禁,一一金章綠綬。更值棠棣連陰,虎符熊軾,夾河分守。況青云咫尺,朝暮重入承明後?床室聽帿I,蘭羞玉酎。祝千齡,借指松椿比壽。

  永遇樂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處?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元宵佳節(jié),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

  中州盛日,閨門多瑕,記得偏重三五,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楚,如今憔悴,云鬟雪鬢,怕見夜間出去。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

李清照詩詞8

  哀從詞中來

  在月球的環(huán)形山上,有著許許多多形態(tài)各異的山脈,然而,它們的特別之處并不在于其形狀或大小,而在于它們的名字是由古今中外的名人的名字來命名的。

  我國古代著名的女詞人李清照的名字就位列其中。

  提起李清照,也許大多數(shù)人的腦海中會浮現(xiàn)出一個弱不禁風,只會在詩文中發(fā)泄哀怨的一種相思,兩處閑愁的小女子形象。這和我過去對她的看法相差無幾,但有一本書改變了我長久以來對她的'看法。

  這本書是由康震老師所著的《康震評說李清照》,作者以當時的歷史背景與人物命運的變化以及主人公詞風的轉(zhuǎn)變?yōu)橹骶,為讀者講述了一代詞宗的人生,也讓讀者認識了一個更加真實的易安居士。

  她才華橫溢,這令當時的許多男子都自愧不如。但那又如何?文采,學識皆不如她的男子照樣可以做官,得到統(tǒng)治者的賞識。這一切,皆因她一介女子,她只得默默地忍受“女子無才便是德”的社會道德標準。這,是她的不幸,也是我們千千萬萬中華兒女的不幸。

  有人說,易安只善描哀景,述哀情,盡如“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之語,無所可取。非也,易安的詞雖然句句透“哀”,但這個“哀”是將自己的命運與國家命運結(jié)合起來的“大哀”,而并非一般女子所見的春花秋月。

  她的詞,字里行間句句透露真情,絲毫不造作,也不會有過于華麗的詞藻,她從來都不會為了作詞而作詞。她的每一首詞的背后都有一個好比“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的美麗而又哀傷的故事。

  也有人說她弱不禁風,就像她詞中所描寫的“人比黃花瘦”。

  我認為,這樣看的人就大錯而特錯了。她雖外表柔弱,但其內(nèi)心很堅強。她一生命途多舛,尤其是她的后半生就是在生離死別,顛沛流離中度過的。但她并沒有放棄生活的希望,更沒有放棄詩詞的創(chuàng)作……她的第二任丈夫由于其品行低劣,并且還因為利益的關(guān)系與她成親。她不甘于屈服,把“一紙休書”這個在當時只會由丈夫遞給妻子的物品毅然遞給了她的丈夫。這在當時無疑是驚世駭俗之舉。但那樣的氣魄與膽量,試問有幾人能及?

  我只能說,以前我們對易安的了解都太少太片面,現(xiàn)在每每讀到她的作品時,就仿佛在與她溝通……我深深愛上了這樣的一個李清照,這樣的一個易安居士!她的光芒會永遠閃耀在東方的上空。

李清照詩詞9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其主要內(nèi)容為:春夜里大自然經(jīng)歷了一場風吹雨打,詞人預感到庭園中的花木必然是綠葉繁茂,花事凋零了。一起來賞析李清照的《如夢令》吧!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宋代: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如夢令》賞析

  李清照雖然不是一位高產(chǎn)的作家,其詞流傳至今的只不過四五十首,但卻“無一首不工”,“為詞家一大宗矣”。這首《如夢令》,便是“天下稱之”的不朽名篇。這首小令,有人物,有場景,還有對白,充分顯示了宋詞的語言表現(xiàn)力和詞人的才華。小詞借宿酒醒后詢問花事的描寫,曲折委婉地表達了詞人的惜花傷春之情,語言清新,詞意雋永。

  起首兩句,辭面上雖然只寫了昨夜飲酒過量,翌日晨起宿酲尚未盡消,但在這個辭面的背后還潛藏著另一層意思,那就是昨夜酒醉是因為惜花。這位女詞人不忍看到明朝海棠花謝,所以昨夜在海棠花下才飲了過量的酒,直到今朝尚有余醉。

  三、四兩句所寫,是惜花心理的必然反映。盡管飲酒致醉一夜?jié)馑鍟跃菩押笏P(guān)心的第一件事仍是園中海棠。詞人情知海棠不堪一夜驟風疏雨的揉損,窗外定是殘紅狼藉,落花滿眼,卻又不忍親見,于是試著向正在卷簾的侍女問個究竟。一個“試”字,將詞人關(guān)心花事卻又害怕聽到花落的消息、不忍親見落花卻又想知道究竟的矛盾心理,表達得貼切入微,曲折有致。“試問”的結(jié)果——“卻道海棠依舊。”侍女的回答卻讓詞人感到非常意外。本來以為經(jīng)過一夜風雨,海棠花一定凋謝得不成樣子了,可是侍女卷起窗簾,看了看外面之后,卻漫不經(jīng)心地答道:海棠花還是那樣。一個“卻”字,既表明侍女對女主人委曲的心事毫無覺察,對窗外發(fā)生的變化無動于衷,也表明詞人聽到答話后感到疑惑不解。她想:“雨疏風驟”之后,“海棠”怎會“依舊”呢?這就非常自然地帶出了結(jié)尾兩句。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边@既是對侍女的反詰,也像是自言自語:這個粗心的丫頭,你知道不知道,園中的海棠應該是綠葉繁茂、紅花稀少才是。這句對白寫出了詩畫所不能道,寫出了傷春易春的閨中人復雜的神情口吻,可謂“傳神之筆!皯恰保砻髟~人對窗外景象的推測與判斷,口吻極當。因為她畢竟尚未親眼目睹,所以說話時要留有余地。同時,這一詞語中也暗含著“必然是”和“不得不是”之意。海棠雖好,風雨無情,它是不可能長開不謝的。一語之中,含有不盡的無可奈何的惜花情在,可謂語淺意深。而這一層惜花的殷殷情意,自然是“卷簾人”所不能體察也無須更多理會的,她畢竟不能像她的女主人那樣感情細膩,那樣對自然和人生有著更深的感悟。這也許是她所以作出上面的回答的原因。末了的“綠肥紅瘦”一語,更是全詞的精絕之筆,歷來為世人所稱道!熬G”代替葉,“紅”代替花,是兩種顏色的對比;“肥”形容雨后的葉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謝稀少,是兩種狀態(tài)的`對比。本來平平常常的四個字,經(jīng)詞人的搭配組合,竟顯得如此色彩鮮明、形象生動,這實在是語言運用上的一個創(chuàng)造。由這四個字生發(fā)聯(lián)想,那“紅瘦”正是表明春天的漸漸消逝,而“綠肥”正是象征著綠葉成蔭的盛夏的即將來臨。這種極富概括性的語言,又實在令人嘆為觀止。

  這首小詞,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卻寫得曲折委婉,極有層次。詞人因惜花而痛飲,因情知花謝卻又抱一絲僥幸心理而“試問”,因不相信“卷簾人”的回答而再次反問,如此層層轉(zhuǎn)折,步步深入,將惜花之情表達得搖曳多姿。

  譯文

  昨天夜里雨點雖然稀疏,但是風卻勁吹不停,我酣睡一夜,然而醒來之后依然覺得還有一點酒意沒有消盡。于是就問正在卷簾的侍女,外面的情況如何,她只對我說:“海棠花依舊如故”。知道嗎?知道嗎?應是綠葉繁茂,紅花凋零。

李清照詩詞10

  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 ——李清照《鷓鴣天·桂花》

  淚濕羅衣脂粉滿。 ——李清照《蝶戀花·淚濕羅衣脂粉滿》

  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 ——李清照《永遇樂·落日熔金》

  黃昏疏雨濕秋千。 ——李清照《浣溪沙·淡蕩春光寒食天》

  酒意詩情誰與共?淚融殘粉花鈿重。 ——李清照《蝶戀花·暖雨晴風初破凍》

  獨抱濃愁無好夢,夜闌猶剪燈花弄。 ——李清照《蝶戀花·暖雨晴風初破凍》

李清照詩詞11

  聲聲慢

  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泠清清,

  凄凄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最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惟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賞析

  這首詞寫于李清照生活的后期。一題作“秋情”,賦秋就是賦愁,但這里的愁已不是女詞人閨中生活的淡淡哀愁,詞人經(jīng)歷了國家危亡,故鄉(xiāng)淪陷,丈夫病逝,金石書畫全部散失,自己流落在逃難的隊伍中,飽經(jīng)離亂,所以這里的愁是深愁,濃愁,無盡的愁。

  詞一開頭就用了十四個疊字!皩ひ捯,”詞人好象有所尋求,但又不知道要尋求什么,這時她已經(jīng)歷了國破、家亡、夫逝的沉重打擊,生活中美好的東西都已不存在了,事實上在現(xiàn)實生活中已經(jīng)沒有什么可尋覓,也沒有什么需要尋覓的了,但詞人還是希望找點什么寄托自己空虛寂寞的情懷,支撐自己孤苦無助的人生,但尋覓的結(jié)果只能是“冷冷清清”,周圍的環(huán)境是一片凄清冷落,更讓人感到現(xiàn)實的孤苦無援!捌嗥鄳K慘戚戚”,寫詞人內(nèi)心的凄涼、悲苦、慘戚的情緒。這三句都在表現(xiàn)女主人的愁苦無聊,寂寞哀傷,但各有側(cè)重,第一句寫神態(tài),第二句寫環(huán)境,第三句寫心情,第二、三句又是第一句“尋尋覓覓”的結(jié)果,“冷冷清清,先感于外;凄凄慘慘戚戚,后感于心,進入愁境”(吳熊和《唐宋詞通論》)。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剛覺得有點兒暖和卻又變冷了,這是秋天的時令特征。“將息”,調(diào)養(yǎng)。人在天氣多變化時,是很難適應的,更何況是年歲已大,身體衰弱,又遭遇了如此不幸的人,就更是對天氣的變化特別敏感,更覺得難以將養(yǎng)適應了。

  為了適應這多變的秋天時節(jié),詞人企圖以酒御寒,但“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酒是“三杯兩盞”,量少,又是“淡酒”,怎么能抵擋黃昏時的陣陣秋風呢?淡酒不敵風寒,飲酒也不能排遣憂愁。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毖泔w過去,正令人傷心,原來雁是我過去見過的。這里我們可看到三層意思:(一)雁飛過去了,雁叫聲聲,凄厲難聞,正令人傷心,原來大雁是老相識了,觸動我內(nèi)心的創(chuàng)傷已不止一次,現(xiàn)在又來觸動我,使我傷心難過。(二)古代有雁足傳書的傳說。雁以往是給我?guī)н^信的,給我安慰,現(xiàn)在丈夫已逝,親戚離散,雁飛過去無信可帶,不能再給我安慰了,使我傷心。(三)作者的故鄉(xiāng)在北方,而此時作者淪落南方,秋天北雁南飛,引起了對故鄉(xiāng)的思念,所以使她傷心。雁在北方就相識,現(xiàn)在看到雁不是在故土,而是在異鄉(xiāng),發(fā)出物是人非的感慨,寄托懷鄉(xiāng)之意。

  詞的下片承接上片!皾M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黃花”是指菊花,品種是黃色的!岸逊e”,指花開之盛,可能是小菊花密密麻麻地開放,不是言落英滿地!般俱矒p”指人因傷心而消瘦。損,煞,是說憔悴得很。有人認為是黃花“憔悴損”,不妥,因為前面的“堆積”不作零落解,菊花是枯在枝頭的。“誰”,指自己!翱啊保軌,經(jīng)得起。菊花盛開,本要摘花插在瓶子里,可人已憔悴,如今還有什么心思和興趣去摘花呢?已經(jīng)沒有賞花的心情了。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一個人坐在窗邊,象守著什么東西一樣,百無聊賴,希望天早一點黑下來,看不到窗外一切使人傷心的東西,但天偏偏與人作對,越等越覺得時間漫長,度日如年。

  寂寞難耐,好不容易等到黃昏,等來的卻是更令人傷心的東西:“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憋L吹梧桐葉,蕭蕭瑟瑟,本已悲涼,又加細雨滴到梧桐上,更助悲涼。溫庭筠《更漏子》“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李清照是位敏銳善感的詞人,雨打梧桐點點滴滴,好象敲擊著她破碎的心靈,使她悲傷至極。

  這種種情形不斷地折磨詞人,情何以堪?所以詞人最后沖口而出:“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這次第”是說這種種情形或這種種光景。這種種情況加在一起,怎么是一個“愁”字可以概括得了!“愁”說不清楚,用人間文字和語言概括不了,寫出了無盡的愁緒,傳達出種種難以言傳的哀痛。

  這首詞是在國破家亡、流落異地時寫的,詞中訴說了詞人孤愁無助、生意蕭條的處境,寄托了極其深沉的家國之思,深深地打上了時代的烙印。

  詞的'描寫純用賦體,寫了環(huán)境,寫了身世,寫了心情,并將這三者融為一體。詞中寫客觀環(huán)境的事物有:淡酒、晚風、飛雁、黃花、梧桐、細雨,這些景物都貫穿濃重的感情色彩,滲透著作者的主觀感受,創(chuàng)造了冷落、凄清、寂寞的意境。凄涼的景物一路寫下來越積越多,傷感越來越濃重,最后堆砌的愁苦迸涌而出。

  詞中用了九對疊字,疊字用得很自然,如大珠小珠落玉盤,前人稱贊她筆力很健。這些疊字用得自然妥帖,是經(jīng)過作者錘煉而得的,使寂寞、悵惘、痛苦的感情通過這些疊字的渲染得以盡情的表現(xiàn)。

  詞的語言通俗平易,雖是尋常語,但富有表現(xiàn)力,表現(xiàn)了深刻的內(nèi)容!堵暵暵吩~調(diào)可押平聲韻,也可押入聲韻,詞人選用了入聲韻,能夠很好地表達憂郁的情懷,并多次運用雙聲字、舌音和齒音字,更加重了凄切悲苦的情調(diào)。

  譯文

  我到處尋找,尋到的只有冷清,十分凄慘。乍暖還寒的季節(jié),最難忍受。兩杯淡酒,怎能壓住心頭的悲傷?大雁飛過,我正傷心,卻發(fā)現(xiàn)它正是我在故鄉(xiāng)認識的那只。

  滿地黃花堆積著,十分憔悴,有誰忍心去摘?我守著窗,獨自一人,一個人怎么才能熬到天黑?細雨敲打著梧桐,此正是黃昏,一點一滴落著。這種場景,這種“愁”又怎是一句話能說得清的呢?

  李清照簡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漢族,山東省濟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diào)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diào)協(xié)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李清照詩詞12

  1、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沙鷺。

  2、寂寞深閨,柔腸一寸愁千縷。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

  3、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

  4、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5、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又上心頭。

  6、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7、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8、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9、猶抱濃愁無好夢,夜闌猶剪燈花弄。

  10、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11、落日溶金,暮云合碧,人在何處?

  12、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13、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14、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15、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16、倚遍欄干,只是無情緒!人何處?連天衰草,望斷歸來路。

  17、笛里三弄,梅心驚破,多少春意。

  18、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19、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zhuǎn)千帆舞。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漫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逢舟吹取三山去。

  20、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又上心頭。

  21、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見有人來,襪刬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22、只有情懷不似舊家時!

  23、昨夜雨蔬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紅肥瘦。

  24、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

  25、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李清照詩詞13

  【聲聲慢·尋尋覓覓】

  宋代: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ㄊ刂皟阂蛔鳎菏刂皟海

  【聲聲慢·尋尋覓覓】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詞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具體寫作時間待考。有人認為作于南渡以后,正值金兵入侵,北宋滅亡,丈夫去世,一連串的打擊使她嘗盡了國破家亡、顛沛流離的苦痛,亡國之恨,喪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頭,無法排遣,于是寫下了這首《聲聲慢》。有人則認為是中年時期所作。

  【聲聲慢·尋尋覓覓】人物介紹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漢族,山東省濟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diào)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diào)協(xié)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聲聲慢·尋尋覓覓】譯文

  苦苦地尋尋覓覓,卻只見冷冷清清,怎不讓人凄慘悲戚。乍暖還寒的時節(jié),最難保養(yǎng)休息。喝三杯兩杯淡酒,怎么能抵得住傍晚的寒風急襲?一行大雁從眼前飛過,更讓人傷心,因為都是舊日的相識。

  園中菊花堆積滿地,都已經(jīng)憔悴不堪,如今還有誰來采摘?冷清清地守著窗子,獨自一個人怎么熬到天黑?梧桐葉上細雨淋漓,到黃昏時分,還是點點滴滴。這般情景,怎么能用一個“愁”字了結(jié)!

  注釋

  尋尋覓覓:意謂想把失去的一切都找回來,表現(xiàn)非?仗搻濄、迷茫失落的心態(tài)。

  凄凄慘慘戚戚:憂愁苦悶的樣子。

  乍暖還(huán)寒:指秋天的天氣,忽然變暖,又轉(zhuǎn)寒冷。

  將息:舊時方言,休養(yǎng)調(diào)理之意。

  怎敵他:對付,抵擋。晚:一本作“曉”。

  損:表示程度極高。

  堪:可。

  著:亦寫作“著”。

  怎生:怎樣的。生:語助詞。

  梧桐更兼細雨:暗用白居易《長恨歌》“秋雨梧桐葉落時”詩意。

  這次第:這光景、這情形。

  怎一個愁字了得:一個“愁”字怎么能概括得盡呢?

  【聲聲慢·尋尋覓覓】譯文二

  我苦苦地尋覓著,在這孤獨的世界中,滿心悲戚這將要轉(zhuǎn)暖的寒冷天氣,最令人難以休息。三兩杯淡酒怎么能抵擋得住這寒風?看到雁飛過,更讓我傷心,這大雁是以前的相識呀。

  曾經(jīng)那么繁盛地開在枝頭的菊花,如今已憔悴不堪,誰還有興致把它摘來戴在頭上?守著窗戶,獨自一個人如何熬到天黑?梧桐樹上飄下一片片走完生命歷程的黃葉,細雨一點一滴打在梧桐葉上,如同苦淚滴在心頭。此情此影,哪是一個“愁”字概括得了的呀!

  【聲聲慢·尋尋覓覓】譯文三

  我到處尋找,尋到的只有冷清,十分凄慘。乍暖還寒的.季節(jié),最難忍受。兩杯淡酒,怎能壓住心頭的悲傷?大雁飛過,我正傷心,卻發(fā)現(xiàn)它正是我在故鄉(xiāng)認識的那只。

  滿地黃花堆積著,十分憔悴,有誰忍心去摘?我守著窗,獨自一人,一個人怎么才能熬到天黑?細雨敲打著梧桐,此正是黃昏,一點一滴落著。這種場景,這種“愁”又怎是一句話能說得清的呢?

  【聲聲慢·尋尋覓覓】譯文四

  如同是丟了什么,我在苦苦尋覓。只見一切景物都冷冷清清,使我的心情更加愁苦悲戚。忽冷忽熱的氣候,最難保養(yǎng)身體。雖然喝了幾杯淡酒,也無法抵擋傍晚時秋風的寒氣。正在傷心的時候,又有一群大雁,向南飛去。那身影,那叫聲,卻是舊時的相識。

  滿地上落花堆積,菊花已經(jīng)枯黃隕落,如今還有誰忍心去摘?守著窗戶獨坐,梧桐葉片落下的水滴,聲聲入耳,令人心碎,此情此景,又怎是一個愁字概括了得?

  【聲聲慢·尋尋覓覓】譯文五

  空空蕩蕩無主張,冷冷清清好凄涼,悲悲慘慘好心傷。一時覺暖一時覺涼,身子如何得休養(yǎng)?早起淡酒三杯,怎把寒風來抵擋?北雁南飛飛過樓,不認當年舊同鄉(xiāng)。

  菊花委地盡枯黃,人花共消瘦,有誰來憐賞?守著窗前挨時光,盼不到天黑好挹怏。聽見黃昏細雨打梧桐,點點滴滴淋透我心上。這一天樁樁件件怎么能一個愁字表明呢!

  【聲聲慢·尋尋覓覓】賞析

  靖康之變后,李清照國破,家亡,夫死,傷于人事。這時期她的作品再沒有當年那種清新可人,淺斟低唱,而轉(zhuǎn)為沉郁凄婉,主要抒寫她對亡夫趙明誠的懷念和自己孤單凄涼的景況。此詞便是這時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這首詞起句便不尋常,一連用七組疊詞。不但在填詞方面,即使在詩賦曲也絕無僅有。但好處不僅在此,這七組疊詞還極富音樂美。宋詞是用來演唱的,因此音調(diào)和諧是一個很重要的內(nèi)容。李清照對音律有極深造詣,所以這七組疊詞朗讀起來,便有一種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感覺。只覺齒舌音來回反復吟唱,徘徊低迷,婉轉(zhuǎn)凄楚,有如聽到一個傷心之極的人在低聲傾訴,然而她還未開口就覺得已能使聽眾感覺到她的憂傷,而等她說完了,那種傷感的情緒還是沒有散去。一種莫名其妙的愁緒在心頭和空氣中彌漫開來,久久不散,余味無窮。

  心情不好,再加上這種乍暖還寒天氣,詞人連覺也睡不著了。如果能沉沉睡去,那么還能在短暫的時間內(nèi)逃離痛苦,可是越想入眠就越難以入眠,于是詞人就很自然想起亡夫來。披衣起床,喝一點酒暖暖身子再說吧?墒呛涫怯捎诠陋氁鸬模嬀婆c品茶一樣,獨自一人只會覺得分外凄涼。

  端著一杯淡酒,而在這天暗云低,冷風正勁的時節(jié),卻突然聽到孤雁的一聲悲鳴,那種哀怨的聲音直劃破天際,也再次劃破了詞人未愈的傷口,頭白鴛鴦失伴飛。詞人感嘆:唉,雁兒,你叫得這樣凄涼幽怨,難道你也像我一樣,老年失偶了嗎?難道也像我一樣,余生要獨自一人面對萬里層山,千山暮雪嗎?胡思亂想之下,淚光迷蒙之中,驀然覺得那只孤雁正是以前為自己傳遞情書的那一只。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舊日傳情信使仍在,而秋娘與蕭郎已死生相隔,人鬼殊途了,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這一奇思妙想包含著無限無法訴說的哀愁。

  這時看見那些菊花,才發(fā)覺花兒也已憔悴不堪,落紅滿地,再無當年那種“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的雅致了。詞人想:以往丈夫在世時的日子多么美好,詩詞唱和,整理古籍,可如今呢?只剩下自己一個人在受這無邊無際的孤獨的煎熬了。故物依然,人面全非!芭f時天氣舊時衣,只有情懷,不得似往時!豹殞χ卵銡埦,更感凄涼。手托香腮,珠淚盈眶。怕黃昏,捱白晝。對著這陰沉的天,一個人要怎樣才能熬到黃昏的來臨呢?漫長使孤獨變得更加可怕。獨自一人,連時間也覺得開始變慢起來。

  好不容易等到了黃昏,卻又下起雨來。點點滴滴,淅淅瀝瀝的,無邊絲雨細如愁,下得人心更煩了。再看到屋外那兩棵梧桐,雖然在風雨中卻互相扶持,互相依靠,兩相對比,自己一個人要凄涼多了。

  急風驟雨,孤雁殘菊梧桐,眼前的一切,使詞人的哀怨重重疊疊,直至無以復加,不知怎樣形容,也難以表達出來。于是詞人再也不用什么對比,什么渲染,什么賦比興了,直截了當?shù)卣f:“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簡單直白,反而更覺神妙,更有韻味,更堪咀嚼。相形之下,連李煜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也稍覺失色。一江春水雖然無窮無盡,但畢竟還可形容得出。而詞人的愁緒則非筆墨所能形容,自然稍勝一籌。

  前人評此詞,多以開端三句用一連串疊字為其特色。但只注意這一層,不免失之皮相。詞中寫主人公一整天的愁苦心情,卻從“尋尋覓覓”開始,可見她從一起床便百無聊賴,如有所失,于是東張西望,仿佛飄流在海洋中的人要抓到點什么才能得救似的,希望找到點什么來寄托自己的空虛寂寞。下文“冷冷清清”,是“尋尋覓覓”的結(jié)果,不但無所獲,反被一種孤寂清冷的氣氛襲來,使自己感到凄慘憂戚。于是緊接著再寫了一句“凄凄慘慘戚戚”。僅此三句,一種由愁慘而凄厲的氛圍已籠罩全篇,使讀者不禁為之屏息凝神。這乃是百感迸發(fā)于中,不得不吐之為快,所謂“欲罷不能”的結(jié)果。

  “乍暖還寒時候”這一句也是此詞的難點之一。此詞作于秋天,但秋天的氣候應該說“乍寒還暖”,只有早春天氣才能用得上“乍暖還寒”。這是寫一日之晨,而非寫一季之候。秋日清晨,朝陽初出,故言“乍暖”;但曉寒猶重,秋風砭骨,故言“還寒”。至于“時候”二字,有人以為在古漢語中應解為“節(jié)候”;但柳永《永遇樂》云:“薰風解慍,晝景清和,新霽時候。”由陰雨而新霽,自屬較短暫的時間,可見“時候”一詞在宋時已與現(xiàn)代漢語無殊了。“最難將息”句則與上文“尋尋覓覓”句相呼應,說明從一清早自己就不知如何是好。

  下面的“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曉來風急”,正與上文“乍暖還寒”相合。古人晨起于卯時飲酒,又稱“扶頭卯酒”。這里說用酒消愁是不抵事的。至于下文“雁過也”的“雁”,是南來秋雁,正是往昔在北方見到的,所以說“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了!短扑卧~選釋》說:“雁未必相識,卻云‘舊時相識’者,寄懷鄉(xiāng)之意。趙嘏《寒塘》:‘鄉(xiāng)心正無限,一雁度南樓!~意近之!

  上片從一個人尋覓無著,寫到酒難澆愁;風送雁聲,反而增加了思鄉(xiāng)的惆悵。于是下片由秋日高空轉(zhuǎn)入自家庭院。園中開滿了菊花,秋意正濃。這里“滿地黃花堆積”是指菊花盛開,而非殘英滿地!般俱矒p”是指自己因憂傷而憔悴瘦損,也不是指菊花枯萎凋謝。正由于自己無心看花,雖值菊堆滿地,卻不想去摘它賞它,這才是“如今有誰堪摘”的確解。然而人不摘花,花當自萎;及花已損,則欲摘已不堪摘了。這里既寫出了自己無心摘花的郁悶,又透露了惜花將謝的情懷,筆意比唐人杜秋娘所唱的“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要深遠多了。

  從“守著窗兒”以下,寫獨坐無聊,內(nèi)心苦悶之狀,比“尋尋覓覓”三句又進一層!笆刂本淙缫缽埢菅浴对~選》斷句,以“獨自”連上文。秦觀(一作無名氏)《鷓鴣天》下片:“無一語,對芳樽,安排腸斷到黃昏。甫能炙得燈兒了,雨打梨花深閉門”,與此詞意境相近。但秦詞從人對黃昏有思想準備方面著筆,李則從反面說,好像天有意不肯黑下來而使人尤為難過!拔嗤眱删洳粌H脫胎淮海,而且兼用溫庭筠《更漏子》下片“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詞意,把兩種內(nèi)容融而為一,筆更直而情更切。最后以“怎一個愁字了得”句作收,也是蹊徑獨辟之筆。自庾信以來,或言愁有千斛萬斛,或言愁如江如海(分別見李煜、秦觀詞),總之是極言其多。這里卻化多為少,只說自己思緒紛茫復雜,僅用一個“愁”字如何包括得盡。妙在又不說明于一個“愁”字之外更有什么心情,即戛然而止,仿佛不了了之。表面上有“欲說還休”之勢,實際上已傾瀉無遺,淋漓盡致了。

  這首詞大氣包舉,別無枝蔓,相關(guān)情事逐一說來,卻始終緊扣悲秋之意,深得六朝抒情小賦之神髓,而以接近口語的樸素清新的語言譜入新聲,運用凄清的音樂性語言進行抒情,又卻體現(xiàn)了倚聲家的不假雕飾的本色,誠屬個性獨具的抒情名作。

李清照詩詞14

  【關(guān)鍵詞】

  詩詞名句,抒情,思鄉(xiāng),醉夢

  【名句】

  故鄉(xiāng)何處是,忘了除非醉。

  【出處】

  宋 李清照《菩薩蠻 風柔日薄春猶早》

  風柔日薄春猶早,夾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覺微寒,梅花鬢上殘。

  故鄉(xiāng)何處是,忘了除非醉。沉水臥時燒,香消酒未消。

  【譯注】

  我日夜思念的故鄉(xiāng)在哪里呢?只有在醉夢中才能忘卻思鄉(xiāng)的愁苦。

  【說明】

  根據(jù)陳祖美《李清照簡明年表》,此詞作于公元1129年(宋高宗建炎三年)。公元1127年(宋欽宗靖康二年),徽欽兩帝被金兵所俘。李清照南下江寧,她接踵遭際國破、家亡、喪夫、顛沛流離的種種不幸。詞人在南方過著顛沛流離的逃難生活,內(nèi)心郁積著國破家亡的無限苦楚。在這種特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詞人為傾吐深重的故國之思和懷鄉(xiāng)之情,寫下了這篇《菩薩蠻?風柔日薄春猶早》。

  此詞是作者晚年的作品,抒發(fā)了深切的思鄉(xiāng)之情。上片寫作者早春日里用醉酒濃睡來開解濃重的鄉(xiāng)愁的情景,下片寫她除了神經(jīng)受到麻醉否則是不會忘記故鄉(xiāng)的.愁苦心緒。全詞通篇采用對比手法,上片寫早春之喜,下片寫思鄉(xiāng)之苦,以美好的春色反襯有家難歸的悲凄,深切感人,構(gòu)思超妙。

  【賞析】

  這是一首春日思鄉(xiāng)詞作。上片寫作者春日著輕裝而睡的情景,情調(diào)明快。春天剛來到,嚴寒已經(jīng)褪去,陽光雖然微弱,但風已變得柔和。作者換了夾衫,欣喜萬分,一覺醒來,鬢上的梅花已經(jīng)枯萎了。更多描寫思鄉(xiāng)的古詩詞名句請關(guān)注“”

  下片轉(zhuǎn)寫思鄉(xiāng),情調(diào)突變!肮枢l(xiāng)何處是”,故鄉(xiāng)在哪里呢?意謂,故鄉(xiāng)邈遠,怎么也望不見。不言鄉(xiāng)愁,愁緒已經(jīng)顯露!巴顺亲怼,這鄉(xiāng)愁實在是令人難以承受,如何才能忘記呢?只有醉倒在夢鄉(xiāng),才能不知思鄉(xiāng)是何物。這句純用口語,看似脫口而出,卻蘊含了極其沉痛的愁緒。說明作者在清醒時,無時無刻不在思念家鄉(xiāng),那美好的春色給人的愉悅是暫時的,一旦認識到現(xiàn)實,那愁情就瞬間將人擊倒!巴顺亲怼保髡咧韵胪浖亦l(xiāng),不僅是為了擺脫思鄉(xiāng)之苦,還同歸鄉(xiāng)無望有關(guān)。因為歸期無望,思念也了無意義,不如干脆忘掉,可是偏偏又忘不掉,她只有用酒來麻醉自己,以圖暫時的超脫。結(jié)句寫作者睡覺時點的香已經(jīng)消散了,說明時間之長,但作者的酒意還未消失,可見醉得深沉,有多醉,就有多少愁。

  作者同時遭遇國破、家亡、喪夫之痛,又經(jīng)歷種種顛沛流離之苦,這種情形下的愁,就不僅僅是鄉(xiāng)愁,更是亡國之恨,喪偶之痛,人生之悲。

李清照詩詞15

  李清照,濟南章丘(今屬山東)人,自號易安居士。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早期生活優(yōu)裕,與夫趙明誠共同致力于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但是金兵入侵之后,生活顛沛流離,境遇孤苦。所以前期寫的詞比較清新悠閑,后期的詞就顯出個一個女詞人的多愁善感。對身世的感嘆,對中原的懷念。因為在不同的時期有不一樣的生活經(jīng)歷,所以她的詞在不同時期顯示出不同的藝術(shù)風格,但是都飽含了李清照的'真情實感。本文將從以下四個方面來淺談一下李清照詞的藝術(shù)特色。

  一、直率大膽與委婉含蓄的抒情藝術(shù)

  在抒情方式方面,直接抒情是李清照詞抒情方式的最突出的特點,但是也不缺委婉含蓄。有“婉約之詞宗”之稱的李清照也有自己的婉約的抒情特點。讀李的詞,我們會明顯地感覺到其中的婉約之風,詞人善于從女性的心理出發(fā),挑選女性在悵然迷茫時容易聯(lián)想到的事物,以女性獨有的細膩的筆法加以組織,因而別有一番風致。而體現(xiàn)其婉約詞風的諸多作品中,首推《聲聲慢》,詞中表現(xiàn)出的那種哀婉的凄苦之情,讀來更動容。結(jié)尾“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凄苦之情一波高過一波,到此高潮,戛然而止。這樣的詞,就是把自己的生命原原本本地烙在了紙上,字里行間無不透露著作者的血淚。它的線索是若隱若現(xiàn)的時間,串接客觀事物,作者行動及情感的變化,都通過事物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委婉而含蓄。

  在委婉含蓄中,李清照的詞也不乏直率,利用白描的手法直抒胸臆,吐露內(nèi)心的真實情感。如:《一剪梅》:“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边@是詞的下闋,直接抒寫自身的離別情緒和相思之苦,這也體現(xiàn)了李清照抒情大膽,強烈,直率。李清照也寫了很多來抒發(fā)國破的`哀傷之情。她的詞《蝶戀花》“永夜懨懨歡意少,認取長安道!遍L安是故國的象征,詞人認為“空夢長安”而永夜歡意少,一個“空”字,領(lǐng)起全夢,將女詞人思念故國的滿腹情愁抒發(fā)得淋漓盡致。而在她的詩作《夏日絕句》中,通過詩句“生當做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边@詞大膽而直率地抒發(fā)了作者的愛國之情。李清照的作品中,詩作占少數(shù),但是多數(shù)流露豪壯激昂的愛國主義情感,她的詞被后人視為“絕似蘇辛派”“無一毫脂粉氣,自是北宋風格。”這首詞可以說正是李詞人遠大的理想,不凡的抱負,勃勃的雄心,熾烈的愛國情懷的自然流露與抒發(fā)。李清照在抒情方面,無論是抒發(fā)自己的身世凄苦之情還是抒發(fā)自己的愛國之情,都是在委婉中帶著直接,抒發(fā)自己的思想感情,這樣的抒情方式更能讓讀者通俗易懂。

  二、自然清新的語言

  李清照詞的語言特色是平易清新的自然美,委婉曲折的含蓄美,和諧流轉(zhuǎn)的音樂美,濃淡相宜的繪畫美,而清新的自然美是李清照詞最突出的語言藝術(shù)特色。李清照以自己獨特的語言風格,承“花間”之婉約去“花間”之俗媚,用清新自然的俗語,口語化甚至方言入詞,使詞語代“俗”而來的清新的,自然的清詞真語,清新淺俗,渾成大雅。

  李詞人在語言方面善于用疊字,口語化。如她的詞《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泠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最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惟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詞的開始用了疊字來達到語言上的音韻美,而且用疊字,更加強了語言的口語化,讀起來瑯瑯上口,有鮮明的節(jié)奏感。也把環(huán)境進行了極致的渲染,極力的反映出作者內(nèi)心的孤獨、凄苦與辛酸,從而加強了詞自身的抒情性。到下片“到黃昏點點滴滴”又用二組雙聲疊字,與開頭的十四個疊字相對應。環(huán)境的凄、冷、清內(nèi)心的凄、慘、戚,環(huán)境與心理的種種情緒交織在一起,自始至終。雖然這詞用了淺近的文字,卻給人一種瑯瑯上口,通俗易懂的感覺,更加增添的詞的簡單性,讓詞顯得更加的清新自然。再如下面的詞句:

  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而P凰臺上憶吹簫》

  牽?椗,莫是離中,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缎邢阕印

  于今憔悴,風鬟霧鬢,怕見夜間出去。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队烙鲈隆

  被冷香消新夢覺,不許愁人不起。《念奴嬌》

  上面這些都是淺顯易懂的常語清新自然,樸實無華,可蘊含極其豐富的.內(nèi)容。猶如美酒,越品越覺得其綿厚芳醇,與濃艷香麗的花間詞風截然不同,使讀者耳目一新。明代楊慎《詞品》中評論說:“以故為新,以俗為雅者,易安先得之矣。”如她的《聲聲慢》中,“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薄斑@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迸c上面的例子都是化淺白為清新,化俗俚為摯詞。清代彭孫鴻在《金栗詞話》里評到“皆用淺俗之語,發(fā)清新之思,詞意并工,閨情絕調(diào)!比缋钋逭盏脑~《一剪梅》:“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痹~人能把淺俗的文字,組成極其清新鮮明的詞句,以尋常語創(chuàng)造不尋常的意境。讓人讀來,更是心馳神蕩。通篇淺白語言,產(chǎn)生的清新工巧,真摯感人的藝術(shù)效果卻不由得為后人稱道。詞中的譴詞造句,天然率直,創(chuàng)造了以尋常語為主要特色的文學語言,真所謂“以淺俗之語,發(fā)清新之思!崩钋逭沼脺\顯自然、樸實無華的語言,創(chuàng)造了耐人尋味的優(yōu)美境界,正是“其淡語皆有味,淺語皆有致!彼承莫氝\,特別是善于創(chuàng)造這種平淡而絕妙的境界,這應該是李清照詞作語言中最突出最重要的藝術(shù)特色了。

  三、莊重典雅的詞品

  李清照的一生經(jīng)歷了很多個階段,從優(yōu)裕輕松的生活到丈夫的離去,最后國破家亡,她一生坎坷,挫折不斷。她依然不屈不撓,盡管生活有很多的不如意,但是她卻以自己獨特的個性,出眾絕代的才華,敏感深悟的思想,高潔的人品,作了很多清新婉麗的詞作流芳后世。李詞人用她高潔的人品寫出了讓人覺得清新自然的詞作,也讓我們讀懂了她那莊重典雅的詞品。

  在李清照結(jié)婚之前就有了個性鮮明的性格。如她的一首詞《如夢令》:“昨夜風疏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用日常生活的小事,通過簡單的對話,反映出少女作家對大自然的敏感和熱愛,流露出她是一個樂觀向上,無憂無慮的少女性格。

  但是隨著年齡的長大,有了婚姻之后人的思想發(fā)生了變化,而且在婚姻之后又有了比較曲折的生活路徑,從一個少女到一個少婦,從安定的家庭到一個動亂的國家的環(huán)境,詞品也有了相對的變化,她自身的人品也逐漸的形成。詞品也從一個無憂無慮的清新到莊重典雅的境界。經(jīng)歷了那么多的風風雨雨,李清照沒有自暴自棄,而是上升到另一個更高的境界。她能珍惜自己的存在,珍重自己的人格,她不像那些心靈軟弱的人做小服低,自輕自賤,這是她性格發(fā)展的前提。因此,她筆下的'形象(例如桂花)就很自然的顯示出一種極為清高,頗為自詡的情調(diào),如《鷓鴣天》: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應羞,畫欄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

  作者用堅決的語氣,一種自視不凡的豪邁氣概,躍然紙上。指出:“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痹~人的這種高昂的自信,在其文學創(chuàng)作上得到了印證:宋人王灼在《碧雞漫志》中說:“若本朝婦人,當推文采第一”胡云翼說:“詞家之有二李,李后主與李清照,真是詞中的‘雙圣’!边@是李清照在少婦時期最完美的喻寫。她筆下的白菊,更是以清麗、瀟灑的個性而稱奇一世,如《多麗》:

  小樓寒,夜長簾幕低垂。恨瀟瀟,無情風雨,夜來揉損瓊肌。也不似貴妃醉臉,也不似孫壽愁眉。韓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將比擬未新奇,細看取,屈平陶令,風韻正相宜。微風起,清芬醞藉,不減酴釄。漸秋闌,雪清玉瘦,向人無限依依。似愁凝漢臯解佩,似淚灑紈扇題詩。朗月清風,濃煙暗雨,天教憔悴瘦芳姿。縱愛惜,不知從此,留得幾多時。人情好,何須更憶,澤畔東籬。

  這支白菊如此清高、孤傲、飽經(jīng)風霜,不減清奇,它不同凡俗,截然區(qū)別于那種濃施粉黛,搔首弄姿的做作。她欣賞的不是人工美、裝飾美,而是人格美、自然美:“細看取,屈平陶令,風韻正相宜。微風起,清芬醞藉,不減酴釄!痹诖笞匀粺o情地摧殘下,它依然情致深深,一點兒也不缺乏人情味兒,愈發(fā)楚楚動人:“漸秋闌,雪清玉瘦,向人無限依依!焙翢o疑問,李清照筆下的桂花、菊花,正是她自己高傲、自尊、樸直的性格和獨立人格的化身。

  縱觀李清照的一生,她的經(jīng)歷在詞中都有所表現(xiàn)。前期——少女時期的天真、活潑、大膽、任性、閑適風雅;中期——少婦時期,生活儉樸,在甜蜜的生活中帶有著一股多愁善感,同時,也流露出她對愛情的忠貞;后期——晚年時期,雖然愁苦深重,流落天涯,但她堅強、勇敢,有著強烈的愛國意識。這些性格的特征和思想意識匯聚了她冰清玉潔的崇高的人品。從而奠定了她詞品德爾莊重典雅。

  四、情真意切的意境

  李詞人寫的作品之所以能打動讀者而引起共鳴,除了詞人口語化的語言,還有詞人所創(chuàng)造的真情意切意境。李清照寫的詞都是反映她現(xiàn)實生活的點點滴滴,都是詞人生活中的真實寫照其中抒寫的國恨家仇,都是發(fā)出詞人自己的內(nèi)心的想法。如她寫的《一剪梅》、《醉花陰》、《聲聲慢》、《武陵春》、《永遇樂》這些膾炙人口的詞作中所創(chuàng)造的意境,如果詞人沒有真情實感,詞人絕對寫不出如此深刻的詞句,而且還引起廣大讀者的共鳴。

  李詞人詞中的事物都不只是一個客觀存在的事物,而且還是活生生存在的,獨特的藝術(shù)形象。比如她筆下的海棠不是別人口中的海棠,李詞人筆下的海棠花是“綠肥紅瘦”的;而落花也不是別人那樣描寫的落花,而是“擁紅堆雪”的落花。還有“暗明滅”的青燈,有“裊殘煙”的玉爐,有“玉骨冰肌”的雙銀杏,有“初斜”的皎月,有“上窗紗”的殘月,有“滿西樓”的彎月,還有“不與群花比”的寒梅等等這些意象,都顯出詞人的獨特的特征,她憑著豐富的聯(lián)想,獨到的運筆,以女性特有的體味和情懷,把人物內(nèi)心世界的所有抽象的感情細膩溫婉地然而又十分深刻地借助自然景物加以形象化,具體化。梅花是易安詞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一種意象。宋代女作家用自己的靈心慧性 , 飽蘸濃情深意,描繪出一枝枝勁拔挺秀、搖曳生姿的眼中梅、意中花,她們披雪戴霜,花魂月魄,含笑迎日,灑淚風中 —這是宋代女性作家創(chuàng)造的文學審美意象,也是女性個體生命生存經(jīng)驗的詩意描述。而李清照筆下的梅花給人的則是另一種感覺,如“年年雪里 ,常插梅花醉,挪盡梅花無好意,贏得滿衣清淚”(《清平樂》),“睡起覺微寒,梅花鬢上殘”(《菩薩蠻》),“笛里三弄,梅心驚破 ,多少游春意”(《孤雁兒》),從這類意象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女詞人對于梅花一類潔美素質(zhì)的珍視 , 表現(xiàn)出一種孤獨人的感傷。這種感傷雖然在詞中若隱若現(xiàn),但是無處不在并且由于詞人一貫的對于人生問題的深刻思考,類似老莊的`追求靜逸,超脫塵世,自我解脫的達觀信念,使得她在描寫感傷情懷時,經(jīng)常使用一種自我解脫性質(zhì)的開宕之筆,總是含蘊有一定自我解脫的要求和魄力。所以李清照筆下的格高韻遠的梅之意象,雖然沒有以松柏自居的偉大作家的豪邁氣魄,但也總滲透出一種無可奈何的感傷情調(diào),這些美的象征體,經(jīng)常總是處在風雨飄搖,美質(zhì)難久的威脅當中。

  李清照詞意象審美特征含蘊有深邃的思想內(nèi)涵和意,是李清照富贍的內(nèi)心世界和客觀世界相融合、聚集的具體表現(xiàn),是精神內(nèi)容和物質(zhì)形式的統(tǒng)一,李清照詞中的意象意境高遠,風格獨特,寄托遙深,措語忠厚,運筆空靈,別有一番天地,有著極高的審美價值。詞人的詞作很多都融入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包含著豐富的思想內(nèi)涵,表現(xiàn)出詞人極為執(zhí)著和較高層次的審美追求。

  總之,李清照在她的一生中給我們留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詞品,在藝術(shù)特色上面的創(chuàng)作手法很多都值得我們?nèi)ソ梃b,讓今天很多的詩歌創(chuàng)作者借鑒。更難得可貴的是,她可以去除下層市民的粗俗,又能遠離當時詞壇的艷詞麗語,真正做到化俗為雅。品易安的詞,讓人忍不住想起李煜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边有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這樣的已化為日常用語的千古名句,感嘆于他們詞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李清照詩詞】相關(guān)文章:

李清照的詩詞11-21

經(jīng)典李清照詩詞02-06

李清照的詩詞精選12-24

李清照詩詞04-03

李清照的詩詞01-15

李清照經(jīng)典詩詞11-28

《浣溪沙》李清照詩詞02-03

李清照的詩詞全集04-17

李清照詩詞全集11-11

道孚县| 本溪市| 平罗县| 安义县| 孝昌县| 德钦县| 崇礼县| 墨竹工卡县| 内江市| 揭西县| 那坡县| 甘谷县| 威海市| 海宁市| 象州县| 海城市| 沾益县| 丹阳市| 丘北县| 福贡县| 孙吴县| 东城区| 定南县| 平塘县| 桃园市| 柘城县| 罗定市| 积石山| 留坝县| 太原市| 建瓯市| 沙洋县| 莒南县| 大丰市| 涞水县| 盘锦市| 霍邱县| 平阴县| 津南区| 元朗区| 含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