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體會呢?寫一份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吧。你想知道讀后感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李白與生命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李白與生命讀后感 篇1
在寒假里,我讀了一本很有意義的書——《城南舊事》,令我深受感動,也勾起了我的一些童年回憶。
《城南舊事》這本書的作者是林海音,她是一位著名的女作家。這本書是作者對童年時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人和事的回憶,采用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描寫出了當時的.一些情景,這本書中還添加了一些北京地區(qū)的特色,讓人讀后,印象更加深刻。
書中描述了小英子小時候一家人在北京城南發(fā)生的事情,通過小英子的視角,展現(xiàn)出大人們世界中的悲歡離合,那清新又悲慘的故事,令我潸然淚下。瘋女人,秀貞井邊的小伙伴,蹲在草叢里的小偷,勇于反對封建思想的蘭姨娘,朝夕相處的奶媽、宋娘,沉疴染身長眠地下的慈父……這些人陪伴了小英子的童年,因此小英子童年也是非常有趣的?赐赀@本書后,小英子的童年生活常常浮現(xiàn)在我的腦海中,感覺她的童年離我是那么遙遠,但又那么貼近。我的童年,雖沒有曲折離奇的故事,但也是無憂無慮的,美好快樂的!
童年是記憶的開始,也是夢的結束。童年是美妙的花,但花謝了還可以再開,而童年一旦逝去,就再也回不來了。
是啊,美好的事物終究是會要遠去的,我們阻止不了時間的流逝,但可以選擇珍惜——珍惜我們擁有的這美好的一切!
李白與生命讀后感 篇2
“所有熱烈的生命,都必然包含對自由的不懈追求!
李白,就是如此。他的自由,一是天性使然,二也有一部分離不開趙蕤的教導。
自由,是生命本身最自然的狀態(tài)。其最具震撼人心的美,便是那種強大的生命力。而李白那永不衰老的強大生命力賦予了他對自由最不懈追求的心。所以他酗酒,所以他無法將一官半職做得長久。
而他那熱烈到近乎極致的生命,給李白帶來了益處的同時,卻也無可避免得顯出一個不算特別弊端的弊端——就是那種濃烈而又純粹的愛憎喜悲。他太有精力了,所以一切情感都像是傾盡了畢生的氣力。這種情況也絕不僅僅只在感情上表現(xiàn),也體現(xiàn)在做事上。
李白做事一向是很認真的。例如他用了一生去追尋的仙道和仕途。以至于他寫干謁詩的.時候也格外用力——各種溢美之詞層出不窮,把對方和自己都夸到了一種令人發(fā)指的地步。也不知是誠心想毛遂自薦,還是存心想惡心對方。譬如那篇被選入《古文觀止》的《與韓荊州書》!柏M不以有周公之風,躬吐握之事,使海內豪俊,奔走而歸之,一登龍門,則聲價十倍!”,和周公相齊,也不怕人家受之有愧。反正韓朝宗除了拒絕就沒其它表示了,卻讓后人對這溜須拍馬、自吹自擂的情狀胃里泛酸。
可實際上,對李白來說,他真的有那么想做官嗎?怕也未必。他不可能不明白官位到底具有一個怎樣的束縛意義,他應是不喜束縛的?墒菫槭裁磪s仍舊執(zhí)著于此?不得不說,這定然有一部分是因為儒家思想的影響。于是,像“忠君”“士當以天下事為己任”這種有才治世卻隱于野是不關心蒼生和天下的思想,早就耳濡目染地伴隨了他一生。
因為儒家思想從確定“獨尊”地位開始,到李白出生,早已滲透八百余年深入骨髓,融進了中華民族的骨血之中。所以不管李白到底是尊孔反孔還是兩邊都沾,他骨子里還是有些儒家思想的痕跡。倘若真能抹掉甚至剜去這塊痕跡,那么今日之謫仙早已不是謫仙,真的位列了仙班。畢竟,那是這天上之人身上最后一絲煙火氣息。
李白與生命讀后感 篇3
我最近看了一本書,名叫《李白》。
如果大家能被幾首唐詩,里面肯定有李白寫的詩。在我眼里,李白又是個朋友滿天下的人。他一生就是在飲酒、作詩、交朋友中度過的。在朋友有困難的時候,他總是慷慨解囊,伸出援助的手去幫助別人。
李白又被人們稱為詩仙、詩豪,寫的`詩十分有名。他和杜甫被稱為大李杜。他通常作詩的時候喜歡喝酒,寫出來的詩栩栩如生,所以人們喜歡他寫的詩。
這本書中《思親還家》這個小故事讓我深有感觸,這個故事主要寫了李白思念家鄉(xiāng)了想回家。他為了回家,連自己的官都不要了?闯隽死畎紫矚g家鄉(xiāng),我也是和李白一樣。
李白與生命讀后感 篇4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你知道這首膾炙人口的詩是誰寫的嗎?他就是唐朝大詩人李白所作。今天,我讀了一篇《李白》的故事,知道了許多李白小時候的趣事。
李白小時候是一個性情活波、好動,經常坐不住的`人。有一天,他趁先生不注意的時候,偷偷的跑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看見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婆婆,手里拿著一根鐵杵用力地來回磨。李白好奇的問:“老婆婆,您磨這個干什么?”老婆婆說:“我要把它磨成針!崩畎渍f:“鐵杵磨成針,那得磨到什么時候啊?”老婆婆回答到:“鐵杵磨成針,功到自然成。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總有一天會摸成針的!崩畎滓宦牐腥淮笪,這和讀書不是一樣的嗎。只要天天認真地讀,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總有一天會把天下的好書讀完的。他對這幾天來自己的行動捫心自省,他決定要加倍努力學習,再也不偷偷跑掉了。由于李白的勤奮努力,終于使他成為一位著名的大詩人。
現(xiàn)在,正是我們讀書的好時光,要像李白一樣具有鐵杵磨成針的毅力。從現(xiàn)在開始,我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只有這樣,才能終成大器。
李白與生命讀后感 篇5
在我眼里,李白是個很聰明的人。他10歲就會背四書五經;別人要背一天的文章他一小時就會背了?伤麉s很貪玩。有一天,他看到一個老奶奶在用一根很粗的鐵棒磨繡花針,在老奶奶的點化下,他領悟到了“只要功夫深,鐵棒也能磨成繡花針”的道理。從此,他就刻苦努力,終于成為了一代詩仙。
在我眼里,李白是個劍客。他出生在胡地,父親是個商人,在經商途中經常會遇到強盜,所以從小父親就教他練劍,以后又拜師學藝,練就了一身好劍術。后來,郭子儀因打抱不平被關進大牢時,李白仗義將他救了出來。
在我眼里,李白又是個朋友滿天下的人。他一生就是在飲酒、作詩、交朋友中度過的。在朋友有困難的時候,他總是慷慨解囊,伸出援助的.手去幫助別人。
李白的一生是具有傳奇色彩的一生。李白的一生又是浪漫的一生。李白不僅給我們留下了大量的詩篇,還給我們留下了他那傳奇的故事。
李白與生命讀后感 篇6
思念,仿佛是在這個早春的黎明附著在心上的一層霜,有一點寒意,卻不至于將人凍傷。甚至有可能在晨曦中,迎來一絲溫暖的光芒!堕e敲棋子落燈花》吳雨亭
李白的思鄉(xiāng)詩在前期還只是思,但在后期的詩作上卻多了一絲悲情在里面,我以為李白在初離家時,心懷遠志,因此心中的悲情被高遠的理想之情所掩蓋了,因此不覺得離家有傷懷之感,但在外久了,有了思歸之情之后就不同了,離家久了之后所引發(fā)的思歸之情有多種情況,如思念漸漸老去的父母,思念許久未見面的親人,以及在外經歷苦難與在家安逸日子的對比等等,這時的思鄉(xiāng)之情,怎能不帶有悲情色彩呢?
思鄉(xiāng)之情的表達方式最普遍的就是通過明月傳情思啦,例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這個沒有什么特別的,而李白的'思鄉(xiāng)之作,除了借助月亮,還借助家鄉(xiāng)的地名、家鄉(xiāng)可看到的山川草木、花草蟲魚,還有傳信的動物等等,例如: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故園情。又如: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帶上詩人特有的思鄉(xiāng)情懷的‘傳情物’,使得私人的思鄉(xiāng)詩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別具一格。
難道李白想歸家卻不能歸嗎?并不是的,家并非不能歸,而是報負未成,不甘心就這么回去,F(xiàn)在離家展懷者不也是這樣嗎?誰都想衣錦還鄉(xiāng),可是與自己一樣的人有千千萬萬,又有幾個是能功成身就,光榮返鄉(xiāng)的呢?志向越遠大,責任就越重,壓力也就越大,而這壓力并非他人施予,而是自己壘上的重量,這是人生的歷練,想成長,誰都少不了這一步。
熱愛自然之人,看到的自然萬物都與他一樣是有靈性的生命體,因為充滿生機的人,總會不自覺地將自己的朝氣賦予每一種事物,這樣,他看到的自然也是一個充滿活力的世界,二者相互影響,才會在時光流逝中保持永不消逝的激情。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李白啊李白,你的夢想真是遠大,可惜這一輩子你也只能是個詩人,做不成一個政治家。
李白與生命讀后感 篇7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初看到李白二字,想到的便是這句詩。
李白有一個江湖。他的江湖里是俠義,是浪漫,是“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樂觀,是“仰天大笑出門去”的自信,是“天子呼來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的狂傲,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灑脫……他就像金庸小說里的那些俠客,嗜酒如命,劍術超群,敢愛敢恨,豪邁灑脫重義氣,更有“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的才氣,也正因如此,他到了如今還被無數(shù)人喜愛和贊頌,還被人尊稱“詩仙”。他的自由和疏狂是每個人都渴望的,不單單是中國人。
這也正是我讀《李太白集》的原因——我想更加深入地認識這個儒士,這個道士,這個俠士,這個謫仙人——而不僅僅是背一背那些固定了的賞析和參考答案。我崇敬他,敬他的浪漫,敬他的理想主義,敬他的才華橫溢。初識他其實是因為那首《靜夜思》,一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寥寥幾句語言平實卻意境深遠,讓那時還是小學生的我無比敬佩又懊惱——寫這么多詩,要背多少賞析啊!開始迷戀他是情竇初開時,羨慕他的“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喜歡他的“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情真意切——只要是真愛,那么點距離又算什么呢?于是開始試著了解他,看到了他的豪邁和狂傲。一個人若只是狂和傲,那也就一狂生,稱不得“謫仙人”。含喜含悲,且狂且傲,有血有肉才是李白這謫仙人。于是有了“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孤獨,有了“抽刀斷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的'憂愁,有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忠義……
他是下凡的仙人,卻得不到重用,所以愁。他幸運地生在了盛唐,卻也是不幸的——因為他不愿為了名利奴顏婢膝,不愿向所謂權貴低頭,所以離開了官場。我們這些凡人生活太平庸了,所以會對他的縱情肆意而艷羨——他是真正地痛快地活著。要說我讀他的詩集有什么感受,其實很簡單——我覺得我看到的是一個江湖,一個李白的江湖,一個承載了他思想的江湖。李白是一個俠客,更是我心中的神
李白與生命讀后感 篇8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家族中排行十二,也稱李十二。李白的詩雄奇飄逸,藝術成就極高。李白涉獵的內容廣泛,除儒家經典外,還瀏覽諸子百家,他很早就喜歡道教,喜歡隱居山林,求仙問道;同時又有建功立業(yè)的政治抱負。
李白,對待朋友非常真誠。與汪倫離別時,他說“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迸c元丹丘、岑夫子喝酒時他說“蒸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笨梢娝麑Υ笥咽羌罢嬲\之人。也只有這么豪放的性情,才能寫出如此詩句。
李白,一生仕途不順,官方記載李白因元丹丘被公主舉薦,進而被唐玄宗任用為翰林供奉。翰林供奉其實算不上一個正式的官職,主要的職責是陪同皇帝吟詩作賦。杜甫評價李白的詩句,“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只不過是杜甫想突出李白不侍權貴的形象而已。在當時的歷史環(huán)境和李白所處的社會地位而言,他根本不可能做到天子呼來不上船。李白的大才體現(xiàn)在詩詞歌賦上,但在政治方面,李白是否具備真正的大才?從后來他參加永王的軍隊及那個時期所寫的詩句來分析。李白在政治方面,還是非常幼稚的。
李白,是在符道士!叭照障銧t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中的紫煙就是道教的'說法。李白進入仕途的方式比較有意思,用現(xiàn)代人做事邏輯來分析,李白是先把自己打造成為一個“網(wǎng)紅”。當然李白是非常有才華的,他在當時就有一大批粉絲。又因他有很多與常人不同的行為,被很多人推崇和賞識。賀知章評價其為謫仙人。就是一個例子!但掌權者會任用一個“網(wǎng)紅”人士來幫自己治理國家嗎!答案是否定的。這也注定了李白的政治命運!
李白與生命讀后感 篇9
道教的李白和世俗的李白!
合上最后一頁,忽然有點難過,明白了書名“通天之路”中的悲情意味。李白一生都在兩個世界間撕扯——代表世俗政治最高層次的朝廷和代表精神領域的道教——注定了他內在的矛盾,在兩個地方都無法久留。天才來到這個世界上是轟轟烈烈的:他有西域血統(tǒng),從小生活在多文化環(huán)境,精通月氏文;他年紀輕輕就游遍中國河山;他跟隨馴養(yǎng)了上千種鳥兒的老師趙蕤在深山修行,學習煉丹術;他箭法精湛,有游俠之氣;他的詩歌不拘于格律,受《詩經》和民歌影響頗深,他酒醉之后依然能夠不假思索地讓詩句傾瀉而出,“每個字、每一行、每個韻都恰恰好”——這讓目睹他作詩的人稱他為“詩仙”。
然而,他正處在一個衰落、腐壞的王朝,他的`從政之路無比坎坷,達官貴人要么嫉恨他的才華,要么只把他當作一件昂貴的家具。暮年的天子耽于享樂,通天之路上處處是百姓的尸山血海。但他雖在政治上天真到近乎愚蠢,對人卻有赤誠之心,因此他一生都不缺朋友,也對底層百姓有真切的同情。他“雖然愛熱鬧,但他內心深處是一個獨行者,是中國詩歌史上孑然獨立的一個人物,就像一顆閃耀的恒星,它的光芒射向四面八方,對其照耀的世界全部一視同仁!
只可惜,驕傲和個性注定不容于這個平庸的時代。天才轟轟烈烈地來,卻悄無聲息地死去。直到他死去一年后,朝廷才終于賜給他那個他一生都在等待的機會,卻無人知曉他已不在。直到數(shù)年后他的崇拜者白居易來到他的墳冢,為他的一生寫下最后的注解——“可憐荒壟窮泉骨,曾有驚天動地文!
李白與生命讀后感 篇10
過采石悼李白
白居易
采石江邊李白墳,繞田無限草連云。
可憐荒冢窮泉骨,曾有驚天動地文。
但是詩人多薄命,就中淪落不過君。
渚蘋溪藻猶堪薦,大雅遺風不可聞。
我想這首詩白居易不僅是在悼念李白,壓實在悼念自己的將來。白居易和李白都是我非常喜歡和欣賞的兩位詩人,雖然兩人同時生活于唐朝,但命運卻大不相同,李白生于唐朝“開元之治”的鼎盛時期,而白居易生于唐朝中期,政治局勢動蕩,詩人看不到未來,才作此詩。
而白居易以此詩悼念李白,也充滿了英雄惺惺相惜之情。李白性格豪放,他的詩亦是如此,豪邁輕快,清新飄逸,且不畏世俗,留下千古名句“天子喚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边@一點,也是白居易作此詩的原因。
而這首詩置于現(xiàn)代,也令人動容。21世紀中不乏科技人才,但是卻缺少文學方面有足夠造詣的人,而那些所謂文學大師背后也充斥著功名利祿,少了真正純潔的文字。
也表達了白居易懷才不遇的憤憤之心。
我們不能太過于追求科技發(fā)展,也要關心文學發(fā)展。那樣,人類之會變成和機器人一樣,事實上,我們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
也體現(xiàn)出現(xiàn)代社會,人們都向著科技發(fā)展前進,文學卻停滯不前,再沒有一個“李白”,或一個“白居易”出現(xiàn)了。
我們是有思想的,應該更多地培養(yǎng)孩子們的文學素養(yǎng),而不是讓孩子從小就體會到名利是多么的重要。
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歷史文化,締造了多少文學作品,現(xiàn)在卻沒有了。
就算獲得再多的鈔票,也買不走來自靈魂深處蘊藏著的小宇宙。文學不是光嘴上說說,要有好的.作品問世,不要讓那“驚天動地文”只曾經存在于歷史中。至少我認為一個滿腹詩書的人比一個手握無數(shù)財富的人更加富有,因為滿腹詩書的人擁有的是靈魂深處的滿足。
常言道:“富有詩書氣自華。”我堅信就算你沒有比爾·蓋茨那么多的財富,只要你有文學素養(yǎng),金錢對于你來說就不難么重要了;反之,如果你手握世界上所有的財富,而肚里空空,也只能算一個“暴發(fā)戶”。
我也堅信,天才是不被世人所理解的,他們往往更加感性,腦袋中充滿思想,而不去在意金錢名利,就像李白那樣,即使天子邀請,也從容不迫,淡定自若,不為虛名而動容。皇帝身邊有著多少溢美的阿諛奉承之詞,李白偏偏我行我素,不為五斗米折腰。
也是因為李白的才華橫溢倉讓他有資格去做這些事,這不是李白的高姿態(tài),做作,二是由內而外散發(fā)出的不羈氣質,高潔氣度。
但是天妒英才,讓李白離開人世,讓白居易生活在那樣一個不堪的時代。
不管時代怎么變,真正的文學不會變;不管世界怎么變,真正純凈的人心不會變;不管宇宙怎么變,我依然會以李白和白居易為楷模,走我自己的路,學真正的文學,做純潔的人。
李白與生命讀后感 篇11
李白,是中國詩史的曠代奇才,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余光中《尋李白》所尋尋覓覓的,如詩人自己所說的是一種“宛轉的懷鄉(xiāng)”,也是我們民族所普遍共有的一種歷史的情感。
詩,應該講究結構的美的經營,結構不具有美學價值的好詩,是不可思議的!秾だ畎住返耐獠拷Y構自由而嚴謹,造句、建節(jié)與成篇都比較自由舒展,是所謂自由詩體,但是,第一節(jié)與第三節(jié)各為十四行,第二節(jié)與第四節(jié)各為十行,基本格式有如擴展了的古典詩歌中的隔句對,這樣,在參差錯落的自由之中就不乏整飭之趣了。從內部構造而言,這首詩以“回旋”與“立體”構成它的間架的特色。詩以李白的“失蹤”始,在敘寫詩人的痛飲狂歌與坎坷遭遇之后,復以李白的乘風歸去終篇,反復回旋,始終圍繞“尋”字曲折成章,而避免作直線式的敘述。詩的開篇“至今還落在”的“至今”是超越時空的奇想,古今并舉,形成時空的立體感,其它如寫李白作品“千年后”的魅力,寫現(xiàn)代之謎的“霍霍的飛碟”,都是古今互證,易地移時的手法,形成了全詩內在的立體構架,這樣,全詩就不致停留在絕緣的古典的平面,而具有現(xiàn)代的浮雕式的美的.效果。
《尋李白》的開篇轟然而起,破空而來,擬人的“傲慢”與“羞憤”出人意外地加諸“靴子”和“手”之上,“至今還落在”與“人卻不見了”似真似幻,不僅活畫出李白傲岸不群的神采,而且有廣闊的藝術時空供讀者神游遐想。詩的第二節(jié)關于李白及其作品的感人力量的描寫,妙想奇情匪夷所思,在第三節(jié)“至今成謎是你的籍貫”,“不如歸去歸哪個故鄉(xiāng)”的渲染和跌宕之后,第四節(jié)詩人更忽發(fā)奇想:“樽中月影,或許那才是你的故鄉(xiāng),常得你一生癡癡地仰望”民間盛傳李白在采石磯長江中捉月而死的傳說,而余光中的一闋“月光奏鳴曲”,為讀者奏響的竟是一個想像飛騰的奇妙尾聲。李白詩的想像如行空天馬,超逸絕然,而余光中詩作豐富而具有創(chuàng)作性的想像,確實也頗有“太白遺風”。
余光中認為:“我敢斷言,今曰許多以詩自命的三流散文,其淘汰率不會下于六十年代那些以詩為名的魔咒囈語!薄秾だ畎住返恼Z言,密度高而彈性大,煉字煉句具有“新鮮”與“新奇”的美學效果。如“和滿地的難民和傷兵,把胡馬與羌馬交踐的節(jié)奏,留給杜二去細細苦吟”一句,虛實互轉,伸縮自如,凝煉而繁富,它不僅生動地表現(xiàn)了杜詩的內容和風格的特色,與李白詩作了美的對照,同時又概括了安史之亂與以后的回紇入侵,時空闊大而包舉眾端。又如“怨長安城小而壺中天長”,不僅是“小”與“長”運用了西方詩歌中常用的矛盾修辭法,而且“長安城小”與“壺中天長”又是無理而妙的反向的變形,加之一“怨”,更覺文字向內緊凝而含意多面地向外延展,義有多解,令人咀嚼。如“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這是全詩最光彩照人的筆墨,“七分”,“三分”,“半個”等數(shù)量詞運用各呈其妙,而“釀”,“嘯”,“吐”這幾個動詞更可以說詩中之眼,沒有這種雄奇駭俗之句,怎么解為我們民族的詩的“謫仙”寫照傳神?
李白與生命讀后感 篇12
李白,字太白,詩風飄逸浪漫,被稱為詩仙。如果用一個字形容一下李白,那就是“狂”,這個人狂得沒邊兒,為什么說他狂呢?我舉兩個例子。有一次,李白去拜訪渝州刺史李邕,李邕當時極負盛名,拜訪期間,李白大談抱負理想,被李邕輕視,李白在臨別寫了首《上李邕》: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宣父猶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還有一次,李白被舉薦做官,接到告示,李白很開心,在詩《南陵別兒童入京》中寫到: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這是李白自己寫的。我們再看看他的好朋友詩圣杜甫怎么評價他?杜甫在《贈李白》中寫到: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而杜甫的《飲中八仙歌》也說:“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通過李白自己的詩,以及杜甫對他的描述,大家可能對李白的“狂”有了一個基本的印象了。
這首《尋李白》是一首自由體詩,詩人談吐?lián)]筆,幾乎每一句話,都與主題李白緊扣在一起。全詩運用了很多李白的故事傳說,比如第一段,力士脫靴,杜甫苦吟,賀知章讀李白《蜀道難》尊李白謫仙人的事情等等。欣賞全詩需要一定的文化基礎,這首詩歌具體賞析,百度百科有詳細講解,大家可以參考。當然,在今后的文章里,我會專門拿一篇出來,跟大家分享,怎樣品讀詩歌。
我節(jié)選其中最經典的一段,與大家共享。
“酒放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李白除了愛喝酒,還有俠客夢,他的《俠客行》“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酒放豪腸”簡單的四個字,卻表達了很多,特別是李白喝酒時那種瀟灑的千杯不醉的模樣!捌叻轴劤闪嗽鹿猓嘞碌娜謬[成劍氣”“月光”體現(xiàn)了李白的浪漫主義的“仙氣”,“劍氣”則表現(xiàn)了的'李白“俠情”。一個“釀”字,一個“嘯”字,與數(shù)字的巧妙結合,極大的增加了詩句在對李白描述上的表現(xiàn)力。“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這一句,讀來真是如長虹的氣勢,蔚為大觀,仿佛帶著讀者重新回到了李白筆下的那個盛唐。整句詩,沒有一個字提到李白,卻又處處透著李白之氣,即使一個不怎么了解李白的人,讀這句詩,也知道,這就是李白。難怪被余秋雨老師贊為“當代中國詩壇的罕見絕唱”。
李白與生命讀后感 篇13
讀了李白的一生,讓我對李白有了更深的了解。雖然他的文采瓊華橫溢,但在自己的職業(yè)生涯中卻屢次受挫,他不氣餒,始終在尋找報效國家的愿望,但事與人違。別人都是通過科考制度一點一滴向上走,而他卻在尋找貴人為此推薦,最后在朋友的幫助下,玉真公主成了他的推薦人,把他推薦給唐玄宗,唐玄宗卻讓他做了一個翰林供奉,就是陪侍皇帝游戲詩文的官,讓他很是苦惱。最后因為小人的迫害,他離開了皇宮。李白開始了自己的漫游生活?吹竭@兒,我就發(fā)現(xiàn)有一些人他并不適合官場,可他卻一直往里擠,弄的頭破血流也沒有擠進官場,最后一命嗚呼。
李白的一生跌宕起伏,這也為他提供了寫作大量詩歌的情感,有人說,李白不適合那個時代,“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這等的豪放之情是舊時封建王朝的所認可的,也許李白能在充滿活力的盛唐嶄露頭角,但盛世轉衰,封建制度的丑陋面展現(xiàn)出來的時候,李白只能成為時代的棄兒,顛簸流離,最后抱憾病逝。李白注定不是周轉于官場的世俗之人,他是詩仙,是游離于整個時代甚至是超凡脫俗的佼佼者。
公元626年玄武門之變后,李白的爺爺因逃難來到了西域胡地。李白在胡地長大,父親李客卻依然教他讀書寫字,以及一些大唐禮節(jié)。公元710年,李白十歲,這一年李白一家才返回大唐。生性頑皮的小李白,還是一樣愛玩,直到有一天遇上了一個磨鐵杵的老婆婆,悟出了“只要工夫深,鐵杵磨成繡花針”的道理,才開始發(fā)憤讀書。十二歲那年,李白就作出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這樣的不朽之作。十五歲時,李白就告別家人,上大康山拜師趙征。二十歲又上峨眉山師從東巖子。五年后,李白告別東巖子,此后便浪跡天涯。
李白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入仕為官,清除天下的惡人惡事,掃除大唐的亂臣賊子,精忠報國。可是無奈“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辟即蟮拇筇频蹏箾]有李白的容身之所,或許是生世使然,或許是造化所為,最后幾經周折弄了個翰林待詔之職。雖受人羨慕,禮遇,但李白是思想主義者,希望把理想框架搬到現(xiàn)實中來,又怎么可能不碰壁呢?他總是認為自己是諸葛亮、管仲這類賢才,所以總是覺得自己懷才不遇。李白感到,縱使宮深似海,也容不下李白一人,于是主動請辭。
李白曾在《夢游天姥吟留別》寫道:“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彼腵一生也正是這樣做的。難怪杜甫回憶起李白時,會寫下這樣的詩句:“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泵吭O宴款待李白,李白都不去。坐在小道的酒家里,喝幾杯小酒,唱一段小曲,這才是自在人生——達官權貴,王侯將相。在他眼中根本不屑一顧
晚年被貶謫了,被流放到了夜郎,曾經他寫詩送王昌齡“隨風直到夜郎西”,現(xiàn)在輪到他了。江行幾千里,海月十五圓,到巫峽了,他已經在船上呆了十五個月了,一個年近花甲的老人,他曾有著無比遠大的抱負,現(xiàn)在所有的理想都破滅了,貧病交加還要被流放到邊區(qū),身體上的病痛精神上的折磨同時加在他的身上。他沒有幾年好活了……
但是面對如此困境59歲的李白仍“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他還是這么天真浪漫。他傻么?感覺不到生活帶來的痛苦么?并不是。羅曼羅蘭說過:“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熱愛生活!彼鎸θ松目部谰故侨绱说臉酚^。每當大家談論貝多芬時,總會說他扼住命運的咽喉;每當大家談論保爾柯察金時,總會說“我已把我整個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最壯麗的事業(yè)——為人類的解放而奮斗!泵慨斎藗冊谡務撍麄兊臅r候,總不忘談及他們的苦難?墒,沒有人談論李白的苦難。李白,他雖然生活窘迫,雖然仕途失意,雖然身患頑疾……但千百年來,李白一直是中國最浪漫的人。
“如果能重來,我要選李白!”——什么非要選李白呢?可能正是李白身上蘊含著我們天真浪漫、意氣用事、無拘無束的青春。當我們白發(fā)蒼蒼,垂垂暮老的時候,再去讀李白,定會別有一番感悟。
李白與生命讀后感 篇14
有這樣一篇名人成才的故事,題目叫《鐵杵磨針的少年李白》。這篇名人成才故事同學們看過,尤其是主人公——李白。
他是我國古代著名的`詩人,有“詩仙”的美稱。故事講:有一次李白的父親要出遠門,叮囑他要努力用功學習。李白讀著讀著,讀到不懂的地方,頭腦發(fā)漲,便跑到外面去玩。等父親回來后,把他關進了私塾。有一次李白坐不住了,偷偷趁先生不注意時跑回家。在回家的路上遇見一位老婆婆要把一根鐵杵磨成針。心想:要磨到什么時候呀?老婆婆對他說了一些道理,李白一聽恍然大悟,于是加倍努力勤學,不論先生留下多少作業(yè),他都按時完成。最終,由于李白的勤奮努力使他成為了著名的大詩人。
我們應當記住老婆婆的話:鐵杵磨成針,功到自然成。只要功夫用到家,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天天不停地磨,鐵杵雖然粗,總有一天會磨成針的。這句話好比是讀書,我們應該捫心自問,不要辜負了父母親的期望。我們堅信,只要功夫深,什么事都能做好。
李白與生命讀后感 篇15
如果你感到壓力山大,失落、絕望、無助、那就來看看詩仙李白怎樣走出人生低谷的吧!
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還有三分嘯成劍氣,秀口一吐半個盛唐,這就是李白。
李白是興圣皇帝,蓮武兆王李暠的九世孫,妥妥的官二代,可是因為祖上被貶的原因,李白不但沒有受過官二代的特權待遇,連正常的科舉考試都不能參加。
他仰天長嘆,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真是喝口涼水都塞牙呀!李白也是富二代,他父親從商可謂富甲一方,有《古朗月行》中的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為證。
因為家境殷實李白喜歡喝酒,而且動輒就是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值萬錢。與之相比,詩圣杜甫這一生就顯得窮困潦倒,喝酒也是潦倒新停濁酒杯,可見李白家境之殷實。
言歸正傳,既然官二代和富二代的身份,都不能成為李白進入仕途的敲門磚,怎么辦呢!他做到了如下四點實現(xiàn)了人生逆襲。
1)發(fā)奮讀書未雨綢繆,雖然現(xiàn)實很骨感但是理想必須豐滿。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真,富貴必從勤苦來,男兒須讀五車書。
2)行萬里路,開元13年在當時交通條件閉塞,環(huán)境惡劣的情況下,17歲的李白心懷系蒼生安社稷的.政治報復,以內心磅礴吞天的野性仗劍走天涯,游歷近半個中國,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
長期的游歷讓李白領略了祖國名山大川之風流,將天地靈氣融匯于胸,從而達到了落筆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藝術境界。以曠世之作為名片,請名人為自己向朝廷推薦,作為草根向上攀登的階梯。
3)結交高端人脈,李白以一篇橫空出世的《蜀道難》傾倒了當朝部長,就是那位寫了二月春風似剪刀的詩人賀知章,從此二人成了忘年交,賀部長冠以謫仙人的雅號給了李白,而且受到了唐玄宗的妹妹玉貞公主的青睞,并得以向唐玄宗鼎力推薦。
4)成為超級網(wǎng)紅,擁有千萬粉絲實現(xiàn)人生逆襲,讀了李白慷慨激昂的文字之后呢,當朝皇上驚呼李白是文曲星下凡,最終成為李白的超級粉絲,由此呢李白應詔入朝實現(xiàn)了逆襲,于是便有了李白“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李白與生命讀后感 篇16
李白是中國歷來的詩人中最受人民普遍熱愛的一位,是唐代詩人中最閃耀的一顆明星,給后人留下了數(shù)不清的文化寶藏。
相信讀過《李白傳》的`同學都知道,詩仙李白還是一名劍客。自古以來,凡是有志之士,有理想之士,皆有成為俠客的夢想。仗劍天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為兄弟兩肋插刀。李白幼時和小伙伴在桃樹下舞動桃木劍廝殺,除惡揚善一直是李白的夢想。從《結客少年場》這首詩到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佛衣去,深藏身與名的《俠客行》,無一不體現(xiàn)了李白的俠客精神。實際上李白的一生全都漫游在了拜師訪問、學藝練劍這方面。
從武學方面來說,李白是一個行俠仗義、揚善除惡的劍客,但從家庭方面可以說李白有些不負責任。在李白傳中,我們可以了解到他的第一個妻子是許式,出生在富貴人家,可以說是名門之秀,但是李白拜師出游、游覽名勝、創(chuàng)作詩曲,一去就是半個月或是一年多,什么事情都是許式一個人操管,再其加上堂兄一直欺人太甚,最后許式一病不起,離開了人世,直到臨終前都沒有等到李白回來。第二個妻子是魯女,雖然沒有名分,但是甘愿為李白照顧孩子,可是最后李白和宗氏結婚,好在三位妻子都理解李白通情達理,不然的話,這個家可能就過不了了。
李白是孤獨的,她只能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最后,李白在湖中撈月溺水而死。李白去世后,他的詩句代代相傳,成了千古絕句,他也被后人意為詩仙。
李白與生命讀后感 篇17
暑假,于瑣事之余,閑暇之時,有心出游,不如讀書。余讀李白傳,感其宏偉,嘆其狂傲,哀其孤寂,仰其光輝,千載即逝唯李白一人。他是唐代詩人中最耀眼的一顆明星,給后世留下了數(shù)不清的文化寶藏。他本身也為世人所探究:他的生世,他的籍貫,他的一生......都是一個令后人困惑不解的迷。雖然不能完全解開,但我們還能,在這位偉大的詩人身上發(fā)現(xiàn)珍寶。自古以來,凡有志氣之士,有理想之士,皆有成為俠客的夢想。仗劍天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為兄弟二肋插刀?蓢@,許多人都被殘酷的現(xiàn)實困擾后擊敗。李白也是一位豪杰。他出生于中亞碎葉城五歲時牽至蜀地彰明縣青蓮鄉(xiāng)。幼時李白和小伙伴們在桃樹下舞動桃木劍廝殺,行俠仗義,除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無一不體現(xiàn)了李白的俠客精神。實際上李白的一生漫游都在拜師訪道學藝練劍,而且劍術有極深的造化。所以李白最可愛的地方莫過于他的俠客性。俠客的.高潔孤寂讓他寫下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俠客的灑脫,讓他暢意揮毫寫下了“人在世間不順意,明月散發(fā)弄扁舟”。俠客的自信讓他寫下了“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钡那Ч琶洌楷F(xiàn)了一個俠客的不凡灑脫之氣。其次是李白的家庭性。如果單從家庭本生上看,李白是失敗的甚至是極不負責的人。從第一任妻子許氏開始說起。許氏可謂是名門之秀,但是李白拜師出游,游覽名勝,一去就半個月一年多,照顧孩子操持家事全歸許氏一個人操管。再加上堂兄欺人太甚,最后一病不起,撒手離世,直到臨終也沒等到丈夫的歸來。第二任魯女雖無名分,但甘愿為李白照顧孩子,可最后等來的卻是李白與宗氏結婚。好在李白的三任妻子都非常理解李白,通情達理。
嗚呼!如果非要找個理由的話,或許偉大的人物總要犧牲家庭來換得成就。哀哉!最后是李白的政治性。李白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入仕為官,清除天下的惡人惡事,掃除大唐的亂臣賊子,精忠報國。可是無奈“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偌大的大唐帝國竟沒有李白的容身之所,或許是生世使然,或許是造化所為,最后幾經周折弄了個翰林待詔之職。雖受人羨慕,禮遇,但李白是思想主義者,希望把理想框架搬到現(xiàn)實中來,又怎么可能不碰壁呢?他總是認為自己是諸葛亮、管仲這類賢才,所以總是覺得自己懷才不遇。李白感到,縱使宮深似海,也容不下李白一人,于是主動請辭。李白終究是孤寂的,只能“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最后在湖中撈月溺水而亡,“相期邈云漢”了。李白死后,他的詩句為世人世代傳誦,成為千古絕句。李白也被世人譽為詩仙。也許這是對李白和他的家人最大的眷慰。
李白與生命讀后感 篇18
“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北局鴮υ娤衫畎椎木囱,我研讀了《李白評傳》一書,感慨頗豐。
李白生于有“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唐代,其詩歌情緒高昂,境界開闊,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充分反映了美學家艷稱的盛唐氣象。唐初形成了了寬松的空氣,有助于種族之間的交流,很多反映異族風光與異族興味的文藝作品,與華夏文化交相融會,呈現(xiàn)出璀璨多姿的風貌。這時唐代文壇上多姿多態(tài)的文學藝術的蓬勃發(fā)展,提供了極為豐厚的沃土。悟得人不能改變環(huán)境,但環(huán)境可以改變人。
正如荀子在《勸學》中說“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居必擇鄉(xiāng),游必就士,所有防邪僻而近中正也。”如果在一個積極向上的群體里,受到周圍的人的感染,他也會努力勤奮起來,并且做得到自己的最好,成功的人或許成了這個群體的領導者,或者開創(chuàng)了他自己的`新事業(yè),或者在某一方面成為專家,是權威,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但如果呆在一個散漫懶惰的群體里,同樣也會讓一個優(yōu)秀的人變成懶漢。如果他不能改變這個群體,那么就要被這個群體給同化。人總是有惰性的,當周圍的人都不思進取沉迷于安樂,對工作得過且過,沒有計劃性,沒有長遠性,沒有良好的執(zhí)行力,組織框架松散無序,在這種環(huán)境感染下,再有天賦的人也會庸碌無為。
唐代環(huán)境造就了唐詩,也造就了李白。而李白自身的經歷也十分重要。李白“浪跡天下,以詩酒自適。又至尚道術,為神仙可致,不求小官,以當世之務自負!彼恍加谧咭话愕氖嘶碌缆,一步一步地求得升遷。他要像諸葛亮,陶弘景那樣,以隱士起家而立抵卿相;像管仲,樂毅一樣,干一番旋乾轉坤的大事。
李白與生命讀后感 篇19
靜夜,我獨倚寒窗,借一盞明燈,抿一口香茗,鋪一本書卷,靜閱這本久不鋪展的《李白傳》,回顧李白的榮耀人生。
窗外,一輪明月遙掛于墨藍夜幕之上。皎皎如水的月光下,我似跌入一個深黑的無底洞,卻在眨眼間瞥見一白衣少年。莫不是太白,又怎會如此熟悉?也罷,就這番簡短地觀其一生吧。
少年時的李太白,山一程,水一程,錦繡玲瓏……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山間清泉叮咚,碧空飛鳥掠過,一派好風景。李白仍是一襲白衣,頭上一頂竹笠,肩頭一箱書籍,跋山涉水,一路奔波,上那戴天山,尋那老道。這戴天山上犬吠不止,如若浸泡在水中一番,響徹整個山嶺。桃花浸滿露珠,靈動嬌美。林子里枝繁葉茂,不時有白鹿穿梭其間,令人流連忘返。瀑布高懸于絕壁之上,可謂是“懸泉瀑布,飛漱其間”啊。李白來到一座小小的道觀門前,輕叩大門,無人應答,只得留下一首《訪戴天山道士不遇》,滿心失落,下了山。
中年時的李太白,夢一生,念一生,飛花落紅……
“蜀道難,難于上青天!敝心甑睦畎撞恢菢s是悲,他中年時詩作如山,篇篇為絕唱。只可惜,三首《清平調詞》斷送了他的榮耀仕途。仕途坎坷,他卻始終隱忍了下來。只因他不明白,一世榮華富貴,便一世提心吊膽,一世不敢放縱感情。他滿懷希望地回家,卻始終是失望至極。妻子許月病臥床榻,蒼白的面龐已無半點生機。不下十日,縱使太白再多哭喊,那榻上佳人也無法再睜眼擁他入懷。他不知流了多少淚。有一天,他止住了淚水,他的心不再疼痛,這顆心隨著許月的離去行將就木。縱使仕途多舛,但仍可以重來;即使丈夫哭喊,佳人不再重生。一首《蜀道難》,愈了他仕途之傷,卻愈不了佳人之死。她就像落花,永遠輾盡他的心。
晚年時的'李太白,榮一世,悲一世,榮耀青松……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與宗姬相別離多年,太白被無罪釋放,卻已年過花甲。太白與友人一道乘舟回鄉(xiāng),兩岸絕壁,樹枝生側,時不時有一兩聲猿嘯?祚R加鞭,太白終于回到宗姬身邊,總算過幾天清閑日子?嚅L樂短,不久之后,李白因過度勞累又年事已高,在病榻上緩緩闔上雙眸,一代詩仙就此隕落。李白辭世百余天后,唐代宗李豫的詔書傳來,請他入宮為官。只可惜了這大好人才。
周圍仍是盞明燈,眸中卻噙滿淚水。我嘆道:“人生可如此繁華,卻終歸如此廖落?v使榮耀又如何,還不是……”
不,絕非如此。榮耀,永遠是榮耀,一身蓮之君子氣,縱使隕落又如何,不還是可以在人心中重生?
時光瀲滟,歲月荏苒。漫溯歷史的川流不息,穿越千年低吟淺唱。那就在書中,在《李白傳》中,與太白一同與風云長嘯,作詩唱曲,鄙人不才,見笑。人生幾何悵苦短,孰能棄妄談笑間。
看淡人生坎坷,看破世俗紅塵,就像這大唐的榮耀,超然脫俗,做一朵榮耀青蓮。
李白與生命讀后感 篇20
這本書用童話的方式讓我們更深入地了解了李白的一生以及他的詩詞,讓我們身臨其境。全文以楚杏白爺爺陷入絕境,需在虛擬世界破解李白密碼為線索,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帶我們游歷了李白跌宕起伏的一生中最重要的部分,而且寫的十分生動詳細,深入人心。
文中,我最敬佩米多,他遇事沉著,會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化解困難,膽大心細,會用身邊的東西保護自己和同伴。為人開朗,十分有禮貌。當發(fā)現(xiàn)有人控制自己和同伴時,沒有慌亂,而是冷靜分析并繼續(xù)破譯密碼。一路上,他們歷經了無數(shù)困難,都是團結一心,共同化解。通過米多對李白古詩的分析與總結以及對李白密碼的理解,大家才救出了楚杏白爺爺。
當然,王大威和舒婭也毫不遜色。他們共同努力,勇往直前,協(xié)助米多,一起對抗險惡小人。舒婭聰明伶俐,對李白的詩賦知道甚多,善于總結,機敏靈活,優(yōu)雅大方,知書達禮,是米多的`好幫手。王大威雖然不算聰慧,可他勇敢,努力保護同伴,敢于猜想,用盡全力幫助米多破譯密碼,重情重義,也幫助了他們不少。
這本書,讓我深刻地知曉了李白跌宕起伏的人生和他那時而豪放,時而憂愁,時而歡愉,時而悲傷的詩篇。
它,是一本擁有著智慧,擁有著勇氣,擁有著情義,當然,也擁有著讓人身臨其境的詩賦的書。
李白與生命讀后感 篇21
李白的充滿熱烈的人生之戀。他的詩往往于曠放中洋溢著童真般的情趣,如:“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保ā渡街信c幽人對酌》)“袖長管催欲輕舉,漢中太守醉起舞。手持錦袍覆我身,我醉橫眠枕其股!保ā稇浥f游寄譙郡元參軍》)生活如同馥郁的濃酒使詩人心醉,這當然不是說生活中沒有悲哀和痛苦,但詩人的樂觀精神足以使他超越和戰(zhàn)勝憂患意識,所謂“人生達命豈暇愁?且飲美酒登高樓”(《梁園吟》),“且醉習家池,莫看墮淚碑”(《襄陽曲》之四),就是他曠達心態(tài)的寫照。
他永不安于寂寞和孤獨,如《月下獨酌》其一: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只有充溢著生命活力的詩人才能發(fā)出如此的奇思妙想。
他有一首《短歌行》,詩中構想道:“吾欲攬六龍,回車掛扶桑。北斗酌美酒,勸龍各一觴。富貴非所愿,為人駐頹光!边@里沒有嗟老嘆卑的哀惋,卻用“勸酒”的天真想象表達了對人生的無限依戀之情。這些詩篇以其純真的情趣,感召著被庸俗的'生活所淹沒了的美好的人性,并因此而獲得永久的魅力。
李白與生命讀后感 篇22
李白自由解放的思想情操和具有平民傾向的個性,還使他能更深入地開掘社會生活中的各種人情美。這里有對和平生活的向往之情,如《子夜吳歌》其三: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有對勞動生活的贊美之情,如《秋浦歌》十四:“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赧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川。”所有這些詩篇,都無不是以理想的光輪使日常生活題材煥發(fā)出詩意的豐采。
李白實在是中國詩人中的游俠。這位偉大的漂泊者用他的雙腳和詩筆豐富了大唐的山水他的`大筆橫掃,狂飆突進,于是,洞庭煙波、赤壁風云、蜀道猿啼、浩蕩江河,全都一下子飛揚起來。在詩中,詩人靈動飛揚,豪氣縱橫,像天上的云氣;他神游八極,自由馳騁,像原野上的奔馳的駿馬。在詩里,詩人一掃世俗的塵埃,完全恢復了他仙人的姿態(tài):上窮碧落下黃泉。他的浪漫、癲狂、愛恨情仇,寂寞與痛苦、夢與醒,他的豪氣義氣,他的漂泊,全都達于極端。
他的詩歌創(chuàng)作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主要表現(xiàn)為側重抒寫豪邁氣概和激昂情懷,很少對客觀事物和具體時間做細致的描述。灑脫不羈的氣質、傲視獨立的人格、易于觸動而又易爆發(fā)的強烈情感,形成了李白詩抒情方式的鮮明特點。他往往噴發(fā)式的,一旦感情興發(fā),就毫無節(jié)制的奔涌而出,宛若天際的狂飆和噴溢的火山。他的想象奇特,常有異乎尋常的銜接,隨情思流動而變化萬端。
李白與生命讀后感 篇23
他桀驁不拘,他放蕩自如,他不是一個不求上進的紈绔子弟,他也曾滿懷壯志,力求在政治上有所作為,“無令管與鮑,千載獨留名”,他在事業(yè)頂峰,曾有貴妃捧墨,力士脫靴之待遇,但不肯摧眉折腰事權貴,終究讓他與世俗格格不入,而被眾人排擠,從高處跌入谷底,他就是李白,一位浪漫主義的詩歌大家。
李白的一生跌宕起伏,這也為他提供了寫作大量詩歌的情感,有人說,李白不適合那個時代,“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這等的豪放之情是舊時封建王朝的所認可的,也許李白能在充滿活力的盛唐嶄露頭角,但盛世轉衰,封建制度的丑陋面展現(xiàn)出來的時候,李白只能成為時代的棄兒,顛簸流離,最后抱憾病逝。李白注定不是周轉于官場的世俗之人,他是詩仙,是游離于整個時代甚至是超凡脫俗的佼佼者。
世人不懂李白,“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這樣的李白才能在仕途不順時盡情在自然美景中游玩,“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樣的夸張手法更彰顯李白寫詩時思緒的開闊,用詞的奔放,“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大鵬一日同風起,摶搖直上九萬里。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顯示出了李白超凡的想象力和別具一格的創(chuàng)作風格,通過詩句描繪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畫面來,“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消萬古愁”、“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后千載名”、“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等等,李白的詩中酒是個永恒的話題,李白愛喝酒也愛寫酒,他曾經自詡為酒中仙,“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酒和詩歌一樣對于李白來說是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酒可以使李白暫時忘卻坎坷的仕途,暫時不去管人間瑣事,而能翱翔在他自己建立的.夢想世界當中,符合他追求浪漫主義的一生。
李白的個性在他的作品中展露無遺,他熱愛祖國山河,踏足五洲;他重視友情,贈友懷友之詩無數(shù);他思緒活躍,想象豐富,夢幻神游。他寫下了多少千古流傳的名篇讓無數(shù)后人吟誦,他用詩歌描述了自己極富傳奇色彩的一生,用詩歌譜寫了一個時代的點點滴滴,當我們現(xiàn)代人緬懷這位偉大的詩人的同時,也為他樂觀的人生觀,豪放不拘的性格所折服。反觀現(xiàn)在物欲橫流的社會,雖說我們一向自詡人類的文明在不斷的進步,但現(xiàn)在又有多少人能活得像李白那么瀟灑自如,愛憎分明呢,李白是位大家,飄逸的詩篇,灑脫的人格。
- 相關推薦
【李白與生命讀后感】相關文章:
李白的詩歌06-19
李白的古詩10-21
李白的詩句07-19
李白的經典古詩08-10
詩仙李白09-15
李白的作品08-10
李白之死08-14
李白的月亮06-30
《塞下曲》李白09-28
李白的古詩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