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夏十二登岳陽樓》是唐代詩人李白創(chuàng)作的一首五律。此詩描寫詩人登岳陽樓極目遠眺天岳山之南所見到的景象,表現(xiàn)了一時樂以忘憂的閑適曠達的襟懷。全詩沒有正面描寫樓高,而是運用陪襯、烘托和夸張的手法,從俯視、遙望、縱觀、感覺等不同角度形容樓之高,不露斧鑿痕跡,自然渾成,巧奪天工,風格飄逸瀟灑。小編帶來的李白《與夏十二登岳陽樓》詩詞鑒賞。
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李白
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翻譯:
登覽岳陽樓,岳陽城風光一攬無遺,遼闊的洞庭湖如美人敞開美麗的胸懷
大雁把憂愁的心情帶走,青山銜著皎潔的月亮前來
樓上的酒席高高與白云連接,怎么就在天上飛觴接杯,飲酒高歌
醉后任憑涼風吹,正好借風舒展開舞女漂亮的裙袖,如蓮花盛開
賞析:
這是一篇最具李白特色的詩之一,每個字都散發(fā)出茅臺的味道,如果李白當時沒有喝盡一船酒,是不可能寫出如此灑脫的文字的,真是酒逢知自千杯少,情來詩章萬篇多!
作品鑒賞
整體賞析
此詩描寫了詩人登岳陽樓游賞玩樂的情景。李白留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篇章,使岳陽樓更添一層迷人的色彩。
前兩句寫登高臨遠所見到的遼闊景象。“盡”字,形容登上岳陽樓,俯瞰下界,岳陽一帶的自然景色一覽無余!按ㄥ亩赐ラ_”一句緊承“盡”字而下,具體展示八百里洞庭浩邈無垠、橫無涯際的景象。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一詩中寫道:“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卑亚锷卸赐ズ欠N汪洋浩瀚、澎湃動蕩的氣勢,寫得很動人。此處一個“開”字,即是對那種景象的集中概括。句中“川迥”二字,是寫更為遼遠的長江。洞庭湖的北面與長江相連,人們在岳陽樓上,隔著那壯闊的湖水,迷茫中長江依稀可見。這兩句意境闊大,詩人煉詞造句給人一種雄渾豪放的感受。
一二兩句是俯視下界所見,三四兩句便寫仰觀天宇所感。鴻雁南飛,月升東山,這本是人們司空見慣的客觀景物,但是在特定的環(huán)境氣氛之下,能夠蕩人心神,觸發(fā)人的情懷。正如劉勰所說:“獻歲發(fā)春,悅豫之情暢;滔滔孟夏,郁陶之心凝;天高氣清,陰沉之志遠;霰雪無垠,矜肅之慮深。歲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遷,辭以情發(fā)!保ā段男牡颀垺罚┰娙颂幱诤泼鞜o邊的洞庭之上,那種憂戚煩悶的心情頓時為之一暢,所以“愁心去”、“好月來”便恰到好處地表現(xiàn)了暢然一適的愉悅心情。句中的“引”“銜”二字,并不是客觀景物的實寫,而是寫詩人此時此景之下的主觀感受。這兩句是全詩詩眼的所在,寫得精彩傳神。
五六兩句極言岳陽樓高聳入云。意在表明在“云間”“下榻”,在“天上”“行杯”,令人快慰!斑B”、“接”,二字,是夸張之筆,用于此處同樣是為了突出心情的愉快。七八兩句寫酣飲之樂,詩人醉后翩翩起舞,習習涼風吹拂著人的衣袖,似有仙舉之妙。如上四句敘寫詩人與友人飲酒放樂的情景,因為是在岳陽樓上,所以敘事中又表現(xiàn)了岳陽樓的高聳。這樣,全詩就完整地寫出了秋風明月下的浩蕩無邊的洞庭夜景,通過優(yōu)美的意境描寫,表達了詩人流放獲釋以后的喜悅心情。
此詩沒有一句正面直接描寫樓高,句句從俯視縱觀岳陽樓周圍景物的渺遠、開闊、高聳等情狀落筆,卻無處不顯出樓高,不露斧鑿痕跡,自然渾成,巧奪天工。這首五律詩,其風格意氣豪放,境界闊大,抒情寫景有一種長風浩蕩的筆力。李白一生的律詩并不少,但他的作品中較為出色的大多不是律詩。五七律之中,以五律為主!短圃娖穮R》說:“盛唐五言律句之妙,李翰林氣象雄逸!薄独钤娋暋芬舱f:“若太白五律,猶為古詩之遺,情深而詞顯,又出乎自然,要其旨趣所歸,開郁宣滯,特于《風》、《騷》為近焉!贝嗽姶砹死畎椎奈逖月稍姷娘L格。
名家點評
明·高棅《唐詩品匯》:劉須溪云:甚為不俗。
明·徐用吾《唐詩分類繩尺》:情中含情,飄飄欲舉。
清·盧麰、王溥《聞鶴軒初盛唐近體讀本》:起句大是警語。通首俊爽,五六寫高意,不刻時警。結亦有致。
- 相關推薦
【李白《與夏十二登岳陽樓》詩詞鑒賞】相關文章:
李白《與夏十二登岳陽樓》全文及鑒賞09-09
李白《與夏十二登岳陽樓》譯文及賞析04-15
登岳陽樓詩詞鑒賞11-01
與夏十二登岳陽樓閱讀答案07-20
李白《憶秦娥》詩詞鑒賞08-07
杜甫《登岳陽樓》鑒賞02-24
李白詩詞鑒賞大全04-13
李白的詩詞名句及出處鑒賞08-10
李白《將進酒》詩詞鑒賞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