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介紹物候?qū)W知識的科普文章。對于一般讀者,尤其是文化層次較低、科學知識較少的讀者來說,物候?qū)W不是一門容易懂得的科學。而文章正是要寫給這樣的讀者看的。在這種情況下,作者充分考慮讀者對象,采取了以下策略。第一,抽象的事物盡量形象化,把豐富的、不易理解的物候現(xiàn)象比做“大自然的語言”,使讀者容易接受。文章取名“大自然的語言”,本身表明這是一篇寓抽象于形象的科普文章。第二,作者在行文中盡量少用專門術語,而用大眾都能理解的詞句來表達,并在闡述每一個問題時都有舉例,把物候?qū)W知識介紹得一清二楚,便于讀者掌握。第三,大量運用優(yōu)美詞語、描寫性語句和修辭手法,使本來枯燥的事情變得生動形象?傊,這是一篇科學性、知識性和趣味性很強的科普佳作。
學習本文一要了解物候現(xiàn)象有關知識。二要學習條理分明的說明。三要學習概括文章的要點。四要學習準確、生動、簡潔的語言。
本文從一年四季豐富的物候現(xiàn)象寫起,然后⑵⑶自然段點題,指出大自然的語言就是物候。⑷⑸段說明物候?qū)τ谵r(nóng)業(yè)的重要性。⑹⑺⑻⑼⑽段寫物候現(xiàn)象來臨的決定因素。用“首先”突出主要因素,其影響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很有條理。⑾⑿說明物候?qū)W的意義。
【大自然的語言的課文簡析】相關文章:
簡析課文大自然的語言10-13
語文課文《大自然的語言》簡析06-21
過秦論課文簡析06-22
化石吟課文簡析10-17
趵突泉課文原文及簡析10-22
杜甫詩三首的課文簡析08-18
少年閏土課文內(nèi)容簡析07-22
《浣溪沙》原文及簡析06-26
絕句原文及簡析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