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上冊《湖心亭看雪》評價檢測題
一、積累與運用
1.給下列字詞注音。
更()定擁毳()衣崇禎()霧凇()
沆碭()()與余舟一芥()鋪氈()對坐強(qiáng)()飲
2.解釋下列加點字的含義。
、俑á诤腥锁B聲俱絕
、塾嗄靡恍〈軗黼ヒ聽t火
、莳毻耐た囱揿F凇沆碭
⑦焉得更有此人⑧余強(qiáng)飲三大白而別
、峥痛刷饧跋麓
3.填空。
、俦疚倪x自《》,作者字,號,山陰人,明亡后不仕。
、诖笱┤眨。
、凼侨崭,,,獨往湖心亭看雪。
④,,上下一白。
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二、閱讀
閱讀下列文段,回答文后問題。
(一)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4.作者寫作此文時,清朝已建立二三十年,但作者仍采用明朝的年號,你能說出其中有何深意嗎?
5.“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一句寫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結(jié)構(gòu)上有何作用?
6.“獨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獨”字有什么表達(dá)作用?
7.“天與云與山與水”連用三個“與”字寫出了什么景象?
8.上文畫線句子在內(nèi)容和寫法上有何特點?
(二)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qiáng)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9.補出下列語句的省略成分。
()到亭上()大喜曰()是金陵人客()此
()拉余同飲
10.“強(qiáng)飲三大白而別”“拉余同飲”兩句中“強(qiáng)”和“拉”二字表現(xiàn)出人物什么感情?
11.文中引用舟子的話有何用意?
12.“癡”與課文第一段哪句話相呼應(yīng)?寫出作者什么心情?
13.結(jié)合全文來看,本文在表達(dá)方式上有什么特點?
三、寫作
14.題目:雪后美景
請寫一段話,寫出雪后美景,字?jǐn)?shù)在300字左右。
參考答案:
一、1.ɡēnɡcuìzhēnsōnɡhànɡdànɡjièzhānqiánɡ
2.①完了,結(jié)束②消失③撐,劃④鳥獸的細(xì)毛⑤獨自⑥水汽凝成的冰花白汽彌漫的樣子⑦哪能⑧指酒杯⑨客居⑩等到
3.①陶庵夢憶張岱宗子陶庵明末清初②湖中人鳥聲俱絕③余拿一小船擁毳衣爐火④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⑤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二、(一)4.明思宗朱由檢懷念故國的深情
5.路無行人,天無飛鳥,天寒地凍,萬籟俱寂的意境。作用:為下文“獨往湖心亭看雪”作鋪墊。
6.映襯出環(huán)境的幽靜、空曠,也暗示作者的“癡”(不同凡響),為下文作伏筆。
7.顯示了天空、云層,山巒湖水混濛一片,舉目皆白的景象。
8.連用三個“一”字,與“上下一白”相呼應(yīng)。寫法上,作者未站在一個固定點上,而是不斷變換角度寫景寫人。
(二)9.余客客于客
10.“強(qiáng)”表現(xiàn)作者的喜悅和豪爽心情;“拉”表現(xiàn)客人的喜悅心情。
11.襯托作者深夜偶遇知音的驚喜心情,表明作者不虛此行,深夜賞雪,收獲頗大,印象極深。
12.與開頭“獨往湖心亭看雪”相呼應(yīng);寫出了作者超然脫俗的性格。
13.以記敘開頭,以議論結(jié)尾,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靜中有動,寂中有聲。
三、14.(略)
- 相關(guān)推薦
【湖心亭看雪的檢測題】相關(guān)文章:
《湖心亭看雪》閱讀題及答案08-03
《湖心亭看雪》10-18
《湖心亭看雪》文章主題及閱讀題09-22
《沁園春·雪》檢測題10-23
湖心亭看雪賞析09-25
解讀湖心亭看雪07-06
湖心亭看雪學(xué)案05-02
湖心亭看雪作者11-19
湖心亭看雪教案08-26
湖心亭看雪的體裁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