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柱銘》是“宋四家”之一北宋著名書法家黃庭堅的手書作品,是他散落民間的最重要的書法瑰寶之一。一起來看看書法相關介紹,僅供大家參考!謝謝!
作品簡介
黃庭堅《砥柱銘》,行書。此卷長八米,抄錄唐代魏征《砥柱銘》,全文六百多字。黃庭堅
大字行書凝練有力,結構獨特,是北宋書壇杰出的代表,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
天津美術學院美術史系教授劉金庫指出,《砥柱銘》在宋代時為王厚之、南宋權相賈似道收藏,是賈似道收藏的“黃庭堅雙璧”之一;入明則為著名收藏家項元汴所藏,在明代鑒賞家張丑的《真跡日錄》中著錄,明天順年間歸黃庭堅十一世族孫黃洵(字公直)所藏;入清則為項源、伍元蕙、羅天池等有名藏家所藏,后從廣東流入日本,為日本有鄰館收藏,此后被一個臺灣收藏家購得,最終,在時隔915年之后,現(xiàn)身于北京。并于2010年6月3日被拍出了中國藝術品成交記錄——3.9億元,加上12%的傭金,總成交價4.368億元。
內容
維十有一年,皇帝御天下之十二載也。道被域中,威加海外;六和同軓(軌),八荒有截;功成名定,時和歲阜。越二月,東巡狩至于洛邑,肆覲禮畢,玉鑾旋軫;度崤函之險,踐分陜之地;緬維列圣,降望大河;砥柱之峰桀立,大禹之廟斯在;冕弁端委,遠契劉子;禹無閑然,玄符仲尼之嘆,皇情乃睠,載懷仰止。爰命有司勒銘茲石祝之,其詞曰:
大哉伯禹!水土是職;掛冠莫顧,過門不息;讓德夔龍,推功益稷;櫛風沐雨,卑宮菲食;湯湯方割,襄陵伊始;事極名正,圖窮地里;興利除害,為綱為紀;寢廟為新,盛德必祀;傍臨砥柱,北眺龍門;茫茫舊跡,浩浩長源;勒斯銘以紀績,與山河而永存!
魏公有愛君之仁,有責難之義。其智足以經(jīng)世,其德足以服物,平生欣慕焉。時為好學者書之,忘其文之工拙,我但見其嫵媚者也。吾友楊明州,知經(jīng)術,能詩,喜屬文,吏干公家如己事。持身清潔,不以諛言以奉于上智;亦不以驕慢以誑于下愚。可告以鄭公之事業(yè)者也;蛘咧^:世道極頹,吾心如砥柱。
夫世道交喪,若水上之浮漚;既不可以為人之師表,又不可以為人臣之優(yōu)則。砥柱之文座傍,并得兩師焉。雖然,持砥柱之節(jié)以奉身;上智之所喜悅,下愚之所畏懼。明州亦安能病此而改節(jié)哉?
原作
唐·魏征
八荒
有截;功成名定, 時和歲阜。越二月,東巡狩至于洛邑,肆覲禮畢,玉鑾旋軫;度崤函之險,踐分陜之地;緬維列圣,降望大河;砥柱之峰桀立,大禹之廟斯在;冕弁端委,遠契劉子;禹無閑然,玄符仲尼之嘆,皇情乃睠,載懷仰止。爰命有司勒銘茲石祝之,其詞曰:
大哉伯禹!水土是職;掛冠莫顧,過門不息;讓德夔龍,推功益稷;櫛風沐雨,卑宮菲食;湯湯方割,襄陵伊始;事極名正,圖窮地里;興利除害,為綱為紀;寢廟為新,盛德必祀;傍臨砥柱,北眺龍門;茫茫舊跡,浩浩長源;勒斯銘以紀績,與山河而永存!
其它信息
拍出“天價”的中國藝術品
■2005年7月12日倫敦佳士得拍賣會上的一件《元青花鬼谷下山圖罐》以1568.8萬英鎊(約合2.3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拍出,這一價格創(chuàng)下了中國藝術品的最高價格。
■2009年10月17日中貿(mào)圣佳推出的清代徐揚畫作《平定西域獻俘禮圖》以1.34億元成交。
■2009年11月22日北京保利中國繪畫夜場中,明代吳彬的《十八應真圖卷》拍出1.69億元,當時創(chuàng)下了中國書畫的最高價格。
■2009年11月22日同樣是北京保利夜場,“唐宋八大家”曾鞏的《局事帖》拍出1.08億元,打破國內中國書法拍賣成交紀錄。
■2009年11月23日中國嘉德秋拍的《宋名賢題徐常侍篆書之跡》以1.008億元成交。
■2010年5月17日中國嘉德拍賣的張大千《愛痕湖》以人民幣1.008億元成交,這也是中國近現(xiàn)代書畫首次突破億元大關。
■2010年6月3日晚舉行的保利5周年春拍會上,北宋書法家黃庭堅大字行楷書《砥柱銘卷》以3.9億元落槌,加上傭金4.368億元成交,創(chuàng)造了中國書畫拍賣史新紀錄。
■2010年11月 英國拍賣行上拍清乾隆粉彩鏤空瓷瓶,以5160萬英鎊成交,再次刷新中國最貴藝術品紀錄。
疑點1
鑒藏印章乃偽章?
經(jīng)鑒定,他得出,手卷上被傅申等專家和拍賣行視為重要鑒定依據(jù)的三大收藏名家之鑒藏印章,經(jīng)研究比對,發(fā)現(xiàn)實乃偽章。
所謂南宋中期大鑒藏家王厚之的十六字白文印章,經(jīng)研究發(fā)現(xiàn),其鈐(qián)蓋時間竟然在明末項元汴鑒藏章之后。
所謂南宋后期權相、大收藏家賈似道的“秋壑圖書”章,經(jīng)與故宮藏《蘭亭序》等公認名跡上的賈似道“秋壑圖書”章比對,發(fā)現(xiàn)明顯不符。
所謂明代大鑒藏家項元汴鑒藏章,經(jīng)與其他公認名跡上之項元汴鑒藏章比對,發(fā)現(xiàn)至少有18枚印章與真印章明顯不符,其余則大多模糊不清或筆畫殘缺,無法確認為真印章。
疑點2
水印章與年代不符?
裴光輝說,手卷上所鈐“項元汴”鑒藏章多數(shù)為水印,此與明代普遍使用油印的情況不符,更與項元汴在其他書畫藏品中一概使用油印的情況嚴重不符。
他介紹,水印、蜜印用于宋代,南宋末已出現(xiàn)油印,元代以后普遍使用油印,水印則在明代基本絕跡,“此手卷項元汴鑒藏章使用水印,看似古老,實則弄巧成拙!迸峁廨x說。
疑點3
印章有挖補痕跡?
裴光輝認為,卷首“項元汴”鑒藏章“天籟閣”、“宮保世家”、“項子京秘笈之印”,皆有明顯挖補痕跡,是從別處移植于此,非原卷所有。
疑點4
墨色淡不合宋代風尚?
另外,裴光輝認為手卷墨色偏淡,與黃庭堅其他作品皆使用濃墨的習慣不符,也有違宋人喜用濃墨之風尚。
疑點5
題跋是元代后偽托?
被傅申等專家和拍賣行視為重要鑒定依據(jù)而津津樂道的“五則南宋人題跋”,也被裴光輝懷疑系元代以后偽托。
手卷主體之后共有26段歷代題跋,其中后隔水綾上之題跋(第一跋),首句曰“宋王榮老嘗官于觀州龍觀渡”,此言“宋”而不言“皇宋”或“大宋”,可見此第一跋乃元代以后所題。然而在其后拖尾的跋文中卻出現(xiàn)四段有南宋年號紀年的題跋:“紹興辛未三月一日,玉山汪應辰書”(第三跋)、“乾道元年正月戊辰,河間劉芮觀”(第四跋)、“乾道四年九月二十有六日,竑題”(第五跋)、“嘉定庚午中秋,郡丞謝采伯觀于四明貢院”(第六跋)。后出的題跋位置竟然在前,先出的題跋位置竟然在后。
疑點6
兩處錯字泄露天機?
手卷“祝”、“禮”二字之“示”部寫成“衣”部(多了一點)。裴光輝稱,他遍查黃庭堅傳世書跡,沒有一例是這樣寫法。裴光輝認為,重復出現(xiàn)兩次這樣的“筆誤”,可視為作偽者將自己的錯寫習慣在不經(jīng)意中帶到偽品中,從而“泄露天機”。
疑點7
用筆之疑
裴光輝還說,手卷捺筆出鋒犀利、殺筆往內回護形成“燕尾”等筆法,是所有傳世黃庭堅書跡所不見的,這種具有強烈個人用筆慣性的細節(jié)也應視為作偽者“天機泄露”之處。
疑點8
風格之疑
裴光輝還認為,黃庭堅真跡用筆頓挫奇崛,中鋒內斂,極具篆籀味之特征,結體雖長槍大戟、縱橫捭闔,但擒縱有度,體現(xiàn)一種情意盎然、內美充盈、書卷味十足之神韻。而此手卷點畫稚嫩,線條偏鋒為主,扁薄峭利,鋒芒畢露,缺乏含蓄凝重之致,缺乏黃書應有之書卷味。
裴光輝:書畫家、文物鑒定家。原文化部藝術品評估委員會委員,北大客座文物教授。
天價《砥柱銘》買家懸賞200萬元求駁“裴八疑”專家
本月13日,裴光輝對4.3億天價成交的黃庭堅《砥柱銘》提出八點質疑,收藏界一片嘩然。今受藏家委托,發(fā)布如下重金懸賞公告:
茲在海內外公開征集可針對“裴八疑”提出令人信服駁議之專家學者、鑒定家及網(wǎng)上資深網(wǎng)友。若駁其一條成功,愿出10萬元人民幣酬勞,駁其二條成功,愿出20萬元人民幣酬勞,依此類推。若八條全駁成功者,加倍酬謝。ǹ晒哺冻杲200萬元人民幣)
為國寶護航,是每個國民的光榮使命;清除航線上的暗礁,也是鑒定家的神圣職責!
愛國情懷,體現(xiàn)在文物上,就是珍惜國寶,竭盡您的智慧和心力為國寶驗明真身!
盛世收藏遭遇亂云飛渡,是非顛倒國寶蒙塵!
期待卓越而有正義感的文物鑒定家能還國寶應有之身份和歷史地位。
藏家還鄭重承諾:一旦駁議圓滿成功,此黃庭堅《砥柱銘》手卷將無償獻給國家博物館永久收藏。
- 相關推薦
【黃庭堅書法砥柱銘】相關文章:
黃庭堅《砥柱銘》題跋05-15
黃庭堅《砥柱銘》翻譯09-19
黃庭堅《砥柱銘》全文04-21
黃庭堅書法成就06-08
黃庭堅書法特點10-19
關于黃庭堅書法特點10-24
談黃庭堅的書法特點04-15
《黃庭堅論書法》原文翻譯11-11
黃庭堅書法家簡介10-17
《黃庭堅論書法》原文和譯文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