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陣圖
杜甫
功蓋三分國,
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zhuǎn),
遺恨失吞吳。
杜甫詩鑒賞
這首五言絕句是大歷元年(766),初至夔州時(shí)作。
按《東坡志林》:“諸葛造八陣圖于魚腹平沙之上,壘石為八行,相去二丈。..”又《成都圖經(jīng)》:
“武侯八陣有三。在夔者,六十有四,方陣法也。在彌牟鎮(zhèn)者,二十有八,當(dāng)頭陣法也。在棋盤市者,二百五十有六,下營陣法也。”又《劉賓客嘉話錄》:
“夔州西市,俯臨江沙,下有諸葛亮八陣圖。聚石分布,宛然猶存。峽水大時(shí),三蜀雪消之際,澒涌滉漾(波濤洶涌沖擊)。大木十圍,枯槎百丈,隨波而下。
及乎水落川平,萬物皆失故態(tài),諸葛小石之堆,標(biāo)聚行列依然。如是者近六百年,迨今不動。”
這些都說明八陣圖的確存在,行列依然。前人大率皆以吞吳失計(jì)之恨,與武侯失于諫止之恨,而不從八陣圖之徒然存在,成為千古之恨跡上理解。
“ 功蓋三分國”,是對孔明功績的大力肯定,而孔明之心力也盡顯于這五字。
“ 名成八陣圖”,指孔明設(shè)此陣隱以制止東吳寇蜀之路。東和孫權(quán),北拒曹魏,乃是孔明三分勝算,而關(guān)羽卻奮其一朝之勇,先主劉備又逞其一擊之忿,三分勝算化作泡影。
“ 江流石不轉(zhuǎn)”,是指詩人目擊陣圖,見大江日夜奔流,而八陣圖至今屹然不動。贊頌八陣圖實(shí)是贊美諸葛孔明。
“遺恨”承“石不轉(zhuǎn)”生出。八陣石圖不被江流所轉(zhuǎn),千載屹立。不親吳而欲吞吳,反為吳所敗,失掉設(shè)立陣圖之本意而空存陣圖之名,實(shí)為孔明留下的遺恨。
全詩雄深渾涵,奇警精湛。
- 相關(guān)推薦
【《八陣圖》杜甫唐詩鑒賞】相關(guān)文章:
《八陣圖》杜甫唐詩09-13
杜甫《八陣圖》全文及鑒賞08-08
唐詩:杜甫《八陣圖》原文賞析07-01
杜甫《佳人》唐詩鑒賞07-07
《白帝》杜甫唐詩鑒賞09-24
《絕句》杜甫唐詩鑒賞10-07
杜甫《八陣圖》古詩原文及鑒賞07-28
《八陣圖》杜甫唐詩注釋翻譯賞析11-03
《劍門》杜甫唐詩鑒賞06-21
《哀江頭》杜甫唐詩鑒賞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