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目的:
1、借助投影片和錄音,幫助學生理解詩句的意思,深究其古詩意境。
2、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會背誦和默寫全詩.
二、重點難點:
1、重點;理解語言,啟發(fā)想象,體會意境.
2、難點:幾個動詞的理解,如“鳴”,“含”,“泊”。
三、教學時間:一課時.
四、教學手段:幻燈片,投影儀等。
五、教學準備:
1、自制一張幫助學生理解全詩內(nèi)容的覆蓋投影片,(此片八三年全國語電教研討會上獲二等獎)。
2、將黃鸝嗚叫的聲音用錄音機錄下來,用于課堂讓學生聽。
3、蹄全詩寫在明膠片上,便于學生正確朗讀理解。
六、教學步驟:
(一)啟發(fā)談話,揭題釋題.
1、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古詩叫《絕句》 (板書課題)。這首詩是唐代偉大的詩人杜甫寫的。
2,釋題:絕句:是舊詩體裁之一,一首只有四句,每句五個字的叫五言絕句,每句七個宇的叫七言絕句。
(二)借助字典,自學字詞。
1、將“鸝(li)鷺(lu)泊(bo)”等三個宇寫在黑板上,讓學生通過查字典,弄清各宇的音、形,義.
2、讓學生通過查字典弄明白“黃鵬,白鷺,泊*等詞語的意思.
3、自學后教師抽查(略)
(三)憑借燈片,理解詩意。
A、教師將全詩出示在銀幕上后范讀一遍,學生齊讀兩遍。
B、逐句理解。
1,指名朗讀第一行詩后,理解“鳴,翠柳”等詞語。(鳴,嗚叫,翠柳,翠綠色的柳樹):
①提問:鳴翠柳是什么意思?教師出宇畫有鳥兒在柳樹上。歡叫的燈片f同時放嗚叫錄音。
、谧寣W生進一步看圖后,說說第一句是寫的什么情景?這個景色是在近處?還是在遠處?為什么?(近處,因為黃鸝體形不大,近處才能看清楚是黃鸝
、嘧寣W生看著圖畫說說第一行詩句的意思。(兩只黃鸝在翠綠色的柳樹上歡快地嗚叫。)
2、齊讀第二行詩句后理解“行”、“上青天”等詞語。(行:(hang)多音宇.一行:一群,一隊。上:飛上.青天:蘭天)
①提問:請同學們說說這句詩寫的什么情景?(出示燈片
、)讓學生觀察回答后又問:這個景色是近處?還是在遠處?(不近不遠)。
、圩寣W生一邊讀書一邊看圖,然后讓學生說說這行詩的意思,(一行白色的鷺鷥飛上蔚蘭色的天空)
3、出示圖⑧后,教師提問;
①在這幅圖里,遠處是什么?(雪山),這雪山在什么位置?(在西邊.也就是西邊的山嶺》
、谠娭械“千秋雪”是什么意思?一年有幾個秋季?(一個).千秋指多少年?(千年)師述:這里不是指整整的一千年,是形容時間很長久.(千秋雪:指的是常年不化的積雪.)
、圻@個景色是通過什么看到的?(是通過窗口看到的o)那么“窗含”是什么意思?(讓學生進一步看圖后回答.含,包含。這是景色象是鑲嵌在窗框里面似的)
、苤该f說這行詩的意思.(從窗口看去,遠處西邊的山嶺上還有常年不化的積雪)
4、指名朗讀第四行詩句后,問:
①窗外有這些景色,門外有什么?(出示第三幅圖打開右邊的“門”讓學生觀后回答)
、“泊”是什么意思?(泊,停泊:)“東吳”呢?(東吳,是古時的吳國,在我國的東部㈠“萬里”是什么意思?(萬里,指杜甫家離東吳很遠,不是指整整一萬里.)
、嘀该f說這行詩的意思.(門外停泊著來往于萬里之外的東吳的船
5、小結(jié):
問:所有這些景色是在屋內(nèi)看到的,還是在屋上看到的?(屋內(nèi),因為那時,杜甫住在成都的草堂》
這首詩:為我們展示了一幅美麗的圖畫.下面我們從遠處來看這幅景.(出示圖④)
小結(jié):這幅圖畫展示了一派和平安靜的環(huán)境.為什么杜甫喜歡這個環(huán)境呢?那時,國家剛剛平息了安史之亂,人民要求過和平安寧生活的愿望實現(xiàn)了.
(四)指導朗讀,加深理解.(略)
(五)復習鞏固,背誦默寫。(略)
(此文發(fā)表在《湖北電化教育》86年第1期上)
【杜甫絕句教學設(shè)計】相關(guān)文章:
絕句杜甫教學設(shè)計10-03
《絕句》杜甫教學設(shè)計09-29
絕句杜甫教學設(shè)計10-10
《絕句》杜甫教學設(shè)計15篇07-29
《絕句》杜甫教學設(shè)計精選15篇06-20
《絕句》杜甫教學設(shè)計(15篇)06-26
絕句杜甫教學設(shè)計4篇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