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
杜甫
白露團甘子,清晨散馬蹄。
圃開連石樹,船渡入江溪。
伏案看魚樂,回鞭急鳥棲。
作者介紹
杜甫,唐人。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漢族,本襄陽人,后徙河南鞏縣。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yuǎn),被后人稱為“詩圣”,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后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創(chuàng)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zhàn)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雖然杜甫是個現(xiàn)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fēng)俗淳”的宏偉抱負(fù)。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并不顯赫,但后來聲名遠(yuǎn)播,對中國文學(xué)和日本文學(xué)都產(chǎn)生了深遠(yuǎn)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相關(guān)詩句
《藜科(藜科叢生庭中,白露日,割而為帚·是》[唐代] 杜甫
堂下生旅藜,堂上秋風(fēng)起。
藜生何重重,秋風(fēng)落無子。
子落尚復(fù)生,根枯為誰死?朝乘白露降,采割辭螻蟻。
但知傷藜根,誰治藜生地。
我非厭為羹,為帚為厥始。
《自立秋前病過白露猶未平遣懷》[唐代] 杜甫
饑能堅志節(jié),病可養(yǎng)精神。
不動成羆臥,微勞學(xué)鳥伸。
功名知幻境,憂患笑前身。
藥裹吾何厭,秋燈作夢新。
《自立秋前病過白露猶未平遣懷》[唐代] 杜甫
門冷荒車轍,囊空別醉鄉(xiāng)。
嬾行眠亦好,倦話默何傷。
野叟占幽夢,山僧送秘方。
病懷雖忽忽,隨事答年光。
《白露前一日已如深秋有感》[唐代] 杜甫
護塞寧須右北平,拂云祠是受降城。
誰知此志成虛語,白首燈前聽雁聲!
《白露前一日已如深秋有感》[唐代] 杜甫
匹馬曾防玉塞秋,豈知八十老漁舟。
非無丈二殳堪請,只恐傍人笑白頭。
《白露》[唐代] 杜甫
烈日照平野,狂風(fēng)吹槁苗。
皇天無一雨,白露只明朝。
世路多艱險,人心恐動搖。
愁來唯有酒,聊以永今宵。
《白露》[唐代] 杜甫
歲旱今如此,天高豈不聞。
家家望秋谷,日日有閒云。
圣主焦勞甚,群公獻納勤。
老農(nóng)愁欲死,祈禱漫紛紜。
《白露行》[唐代] 杜甫
今歲淮南雨仍缺,官府祈求已踰月。
城中又復(fù)閉南門,移市向北人紛紛。
州前結(jié)壇聚巫覡,頭冠神衣競跳擲。
縛草為龍置壇側(cè),童子繞壇呼蜥蜴。
簫鼓迎神來不來,旱風(fēng)終日吹黃埃。
寧知白露只數(shù)日,稻苗焦枯恐不及。
作者千古名句
徒把金戈挽落暉,南冠無奈北風(fēng)吹。
出自《挽文丞相》[唐代] 杜甫
一簾紅雨桃花謝,十里清陰柳影斜。
出自《陽春曲·春景》[唐代] 杜甫
上無禮,下無學(xué),賊民興,喪無日矣。
出自《孟子·離婁章句上·第一節(jié)》[唐代] 杜甫
遙想獨游佳味少,無方騅馬但鳴嘶。
出自《懷澠池寄子瞻兄》[唐代] 杜甫
上山遲,下山疾。
出自《短歌行》[唐代] 杜甫
石壕村里夫妻別,淚比長生殿上多。
出自《馬嵬》[唐代] 杜甫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出自《白鹿洞二首·其一》[唐代] 杜甫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出自《月夜 / 夜月》[唐代] 杜甫
涉世無一段圓活的機趣,便是個木人,處處有礙。
出自《》[唐代] 杜甫
綠葉兮素華,芳菲菲兮襲予;
出自《九歌》[唐代] 杜甫
- 杜甫白露全文、注釋、翻譯和賞析 推薦度:
- 杜甫白露詩句分享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白露》杜甫】相關(guān)文章:
杜甫白露詩句分享08-17
杜甫白露全文、注釋、翻譯和賞析09-07
白露詩歌09-17
杜甫06-26
杜甫《望岳》賞析-杜甫09-19
白露節(jié)氣詩詞08-15
白露節(jié)氣的古詩08-16
白露的詩句大全07-17
白露詩詞欣賞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