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行的小學語文教材,情感型的課文比重相當大。所以,在語言文字訓練過程中,教師應(yīng)努力挖掘教材中所蘊涵的情,定好“情調(diào)”,以情育情,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緒,古詩教學也是如此。
在教學《登鸛雀樓》一詩時,雖然只有短短四句,但是教師可以對字詞略加指導,便可引導學生入景動情,領(lǐng)略詩人登臨此樓時的所見所感!鞍兹找郎奖M,黃河入海流”,寫的是詩人登上鸛雀樓舉目遠望,看見太陽靠著連綿起伏的群山快要落下去了,黃河在落日余輝的映照下波濤滾滾、洶涌澎湃地奔騰向前,氣勢宏偉雄奇。由靜景、動景、遠景、近景構(gòu)成了一幅瑰麗的山河圖,怎么不令人神往呢?然而,黃河奔去的遠方又是怎樣的一幅情景呢?自然地引起詩人的聯(lián)想,這里寫的是詩人為眼前的美景所陶醉,而又不滿足于這些美景,他要站得高,看得更遠。一個懷有豪情壯志,高瞻遠矚的詩人的形象便躍然紙上。前兩句是后兩句的基礎(chǔ),后兩句是前兩句的升華。前面寫景,后面抒情,情景交融,渾然一體。詩人所描繪的形象和意境,不但給學生再現(xiàn)了祖國山河的美麗景色,而且激勵學生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這樣的教學,學生通過教材中的語言文字,看到了課文描寫的形象,受到感染,同時又通過所感受的形象,體會語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 相關(guān)推薦
【《登鸛雀樓》教學反思示例】相關(guān)文章:
《登鸛雀樓》教學反思[精選]06-22
登鸛雀樓教學反思(精選)07-04
登鸛雀樓的教學反思08-07
登鸛雀樓的教學反思10-13
登鸛雀樓教學反思06-25
《登鸛雀樓》教學反思07-20
《登鸛雀樓》教學反思06-20
登鸛雀樓教學反思07-31
《登鸛雀樓》的教學反思06-14
登鸛雀樓教學反思【薦】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