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平凡無奇的學生時代,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觸過一些文言文吧?文言文作為一種定型化的書面語言,沿用了兩三千年,從先秦諸子到明清八股,都屬于文言文。那么問題來了,你還記得曾經(jīng)背過的文言文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文言文《答謝中書書》原文翻譯及注釋,歡迎閱讀與收藏。
答謝中書書(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翻譯
山川景色的美麗,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賞贊嘆的。巍峨的山峰聳入云端,明凈的溪流清澈見底。兩岸的石壁色彩斑斕,交相輝映。青蔥的林木,翠綠的竹叢,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散的時候,傳來猿、鳥此起彼伏的鳴叫聲;夕陽快要落山的時候,潛游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面。這里實在是人間的仙境啊。自從南朝的謝靈運以來,就再也沒有人能夠欣賞這種奇麗的景色了。
注釋
答:回復。謝中書:即謝微(一說謝徵),字元度,陳郡陽夏(河南太康)人。曾任中書鴻臚(掌朝廷機密文書),所以稱之為謝中書。書:即書信,古人的書信又叫“尺牘”或“信札”,是一種應用性文體,多記事陳情。
山川:山河。之:的。
共談:共同談賞的。
五色交輝: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斕。五色,古代以青黃黑白赤為正色,交輝,指交相輝映。
青林:青蔥的樹林。翠竹:翠綠的竹子。
四時:四季。俱:都。
歇:消。
亂:此起彼伏。
夕日欲頹:太陽快要落山了。頹,墜落。
沉鱗競躍:潛游在水中的魚爭相跳出水面。沉鱗,潛游在水中的魚。競躍,競相跳躍。
實:確實,的確。
康樂:指南朝著名山水詩人謝靈運,他繼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為康樂公。是南朝文學家。
復:又。與(yù):參與,這里有欣賞領略之意。奇:指山水之奇異。
拓展:陶弘景讀書名人故事
陶弘景,字通明,丹陽秣陵(今江蘇江寧)人,出生于公元456年。南齊武帝時,任諸王侍讀,后辭官隱居深山煉丹。著作有《本草經(jīng)集注》和《肘后百一方》,另錄藥物名七百余種,對我國醫(yī)學事業(yè)的發(fā)展做出過重大貢獻。
陶弘景自學成才,事業(yè)有成,又受到皇帝的重視。在封建迷信盛行的時代,便有好事者為他的出生蒙上一層神秘的色彩,并被史書記入。故事雖不可信,倒也有趣。
陶弘景的祖父陶隆,是南朝宋朝的`王府參軍;他的父親陶貞,為孝昌縣令。據(jù)說,有一天夜里,陶弘景的母親夢見兩個神人拿著一個香爐來到床前,把香爐擲入她的懷中,后就飄然而去。自此,母親有了身孕,至公元456年夏至那一天生下了陶弘景。故事還說,陶弘景一出生,就和一般孩子不同。他神儀明秀,朗目疏眉,兩耳高聳,耳孔露出二寸多長的毛,右膝蓋上有數(shù)個黑點,成七星紋。果真如此模樣,豈不是怪物?
陶弘景小的時候,其實和別人家的孩子并無兩樣,只是條件優(yōu)越,在他剛會說話的時候,母親便教他識字、背詩。據(jù)說,到三四歲時,陶弘景就開始讀《論語》了。
真是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陶弘景四歲那年,父親被一個小妾謀害而死。此后,陶弘景和母親一起被逼搬出另住,日子很是清苦。生活的打擊,倒讓年僅四歲的陶弘景從此更加刻苦讀書。不長時間,他就讀完了家中所有的藏書。沒有新書,他就把已經(jīng)讀過的書一遍又一遍地重復閱讀,并細加琢磨。母親拿出錢來讓他買書,他知道家窮,不肯接受。他對母親說:“咱們買不起書,也可以去借;我之所以不借,是因為我想讀書不在多,而在精,要真正讀懂弄明白一部經(jīng)典,不是看一遍兩遍可以解決的,不逐字逐句地琢磨是不行的!”
母親理解兒子既酷愛讀書,又不愿讓自己作難的矛盾心理,心里著實為有如此兒子而欣慰。周圍鄉(xiāng)親也被陶弘景刻苦讀書、孝敬母親的精神所感動,于是有書的人家便主動借書給他。據(jù)歷史記載,陶弘景一生中先后共讀了一萬多部書,而且不恥下問,理解深透。
陶弘景不僅有學問,亦精書法。有故事說,他五歲那年,家貧沒有文房四寶練書法,他便找來一種生在水邊叫做荻的形似蘆葦?shù)牟荼局参锏淖仙ㄋ氘斆P,以灰做墨,地面做紙,來練習書法。他的書法自成一體,尤以隸書見長。
十歲那年,陶弘景偶然得到一部書,名叫《神仙傳》,是東晉道教理論家、醫(yī)學家和煉丹術家葛洪的著作。書中除了神仙故事,也詳細介紹了一些養(yǎng)生之術和煉丹秘訣。陶弘景視若珍寶,晝夜攻讀。他后來辭官不做,隱居深山,專門煉丹和鉆研養(yǎng)生之術,與這部書自然不無關系。
陶弘景的名氣傳揚開來,南齊高帝蕭道成把他請到宮中,做了諸王的侍讀,并讓他隨朝參政。公元492年,陶弘景辭去官職,到深山隱居。梁武帝蕭衍滅齊建梁后,多次邀他回到朝廷做官,他堅辭不就。有一次,他讓來人帶給梁武帝兩幅畫:一幅上畫有一條牛,在水邊自由自在地吃草;另一幅則畫的是一條套著鼻繩的牛,主人拿著鞭子牽著韁繩正往前趕。武帝看了,立即明白,對手下人說:“他是不愿因名利而被控制。 贝撕,梁武帝不再勉強陶弘景,反而以人力和物力支持他在山中煉制丹藥,研究學問。
【文言文《答謝中書書》原文翻譯及注釋】相關文章:
《答謝中書書》原文、注釋及翻譯09-17
《答謝中書書》原文翻譯及字詞注釋03-16
《答謝中書書》原文翻譯和注釋09-05
陶弘景《答謝中書書》原文注釋及翻譯09-16
答謝中書書原文及翻譯注釋08-28
賞析《答謝中書書》及原文翻譯注釋09-23
《答謝中書書》原文及注釋09-27
答謝中書書原文及注釋08-26
《答謝中書書》文言文翻譯注釋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