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參
唐代邊塞詩人岑參,岑參工詩,長于七言歌行,現(xiàn)存詩三百六十首。對邊塞風光,軍旅生活,以及少數(shù)民族的文化風俗有親切的感受,故其邊塞詩尤多佳作。
岑參的詩
岑參是中國唐朝典型的邊塞詩人代表,和同朝的高適并稱為“高岑”。岑參約生于開元三年(即公元715年),出生地是河南仙洲(今在河南許昌附近),其代表作很多,如《岑嘉州集》、《輪臺歌》、《逢入京使》等。
其父早逝,家道漸漸衰落,岑參幼年過得孤苦,五歲跟隨其兄長讀書,天資聰穎的他九歲便能吟詩作賦,二十歲及第,后曾兩度滿懷報國之情前往邊塞,在邊塞六七年的生活對岑參的詩歌風格產(chǎn)生了重大的影響。
岑參早期的詩歌涉獵很廣,贈答,山水,感嘆身世和坎坷經(jīng)歷等等,他到塞外之前的山水詩風格和謝兆、何遜很是相似,但是岑參的山水詩想象更為大膽和奇特,想象力很是豐富,如《暮秋山行》中的“山風吹空林,颯颯如有人”,又如《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中的.“長風吹長茅,野火燒枯!钡鹊龋际且饩吃炱娴脑娋。
天寶八年,岑參初次入塞,天寶十三年,二次入塞。六七年的邊塞生活讓岑參零距離地感受到邊塞的廣袤雄奇風光,如火山云,狂風和瀚海。更是真實感受到了邊關戰(zhàn)士的軍旅鄉(xiāng)愁。岑參將這些感情全都融入到自己的邊塞作品中,如描寫邊塞奇特景象的《火山云歌送別》、《熱海行送崔侍御還京》。岑參在這段時期完成大量杰出的邊塞詩,這些邊塞詩境界開闊非凡,極其具有浪漫主義色彩,如廣為稱贊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和《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
岑參晚年趕上安史之亂爆發(fā),所以其晚年的詩歌大多感懷戰(zhàn)爭的傷亂,漸漸趨向消沉。
岑參代表作
岑參是中國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代表之一,與同朝的高適并稱“高岑”。岑參的邊塞詩代表作有《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等!赌呵锷叫小、《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是岑參早期山水詩中的佳作。
岑參約生于公元715年,卒于公元770年。是東漢正南大將軍岑彭之后。因為岑彭是南陽郡棘陽縣(今天的河南南陽、新野兩縣城之間)人,所以他的后代就一直被稱為南陽棘陽人。祖上曾祖父,伯祖父,伯父都曾出任過大唐宰相,父親岑植曾出任仙‘晉二州的刺史,不幸岑植去世得早,所以岑氏家道衰落,岑參幼年很是孤苦。不過岑參天資聰穎,九歲便能吟詩作賦了。二十歲獻書闕下后曾奔波于長安洛陽長達十年。岑參的第一首詩作于何時已經(jīng)沒有清楚的記載。但是岑參早期的詩歌題材很是廣泛,感嘆身世,嗟嘆坎坷經(jīng)歷,贈答朋友,還有不少山水詩。詩歌風格和謝兆,何遜等人有幾分相似,但是意境更新奇。如其山水代表作《暮秋山行》中的“山風吹空林,颯颯如有人”。
后來岑參兩次前往邊塞求報國之路未果,但是六七年的邊塞生活讓岑參的詩歌風格有了很大的轉(zhuǎn)變,岑參的邊塞詩變得空前開闊,更加雄偉瑰麗,抒發(fā)的感情也更加強烈和透徹。如《走馬川行》《輪臺歌》等。
【岑參的詩與代表作】相關文章:
岑參的邊塞詩代表作12-17
岑參的詩12-15
岑參詩賞析11-19
詩雄岑參10-23
岑參的代表詩09-01
岑參寫的詩10-17
高適與岑參的送別詩11-03
岑參的邊塞詩與盛唐氣象05-23
岑參詩鑒賞分析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