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人生觀最光彩奪目的就是,他正確地解決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問題。下面是學雷鋒手抄報的內容,和小編一起看看吧。
雷鋒精神體現了一種“向善”的價值追求
人之初,性本善。歸根結底,雷鋒精神是一種善的境界。雷鋒心中有愛,愛黨,愛國,愛人民,心里永遠裝著別人,全心全意無私奉獻。在其短暫的生命中,他始終用快樂與感恩詮釋著對“善”的追求與執(zhí)著。
1、在理想信念上“向善”,發(fā)揚“匹夫有責”的愛國精神。從解放前一無所有的孤兒到解放后新社會的主人,雷鋒始終對給予他一切的黨和毛主席心存感激,對黨、對毛主席的深厚感情成為雷鋒人生的重要精神支柱。他由此形成了一心向著黨、向著社會主義、向著共產主義的堅定政治信念,這是雷鋒精神經久不衰的靈魂所在。在我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階段,雷鋒精神進一步升華為,積極投身于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yè),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為信條,為實現國家繁榮、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安康而拼搏奮斗的愛國精神。
2、在價值取向上“向善”,發(fā)揚“大愛無疆”的奉獻精神。雷鋒說: “一滴水只有融進大海才不會干涸,一個人只有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才能充分體現自身價值。”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雷鋒精神的實質,也是雷鋒精神能夠保持旺盛生命力和持久活力的源泉。在20世紀60年代,這種精神主要表現在:對人民群眾樸素的階級感情,愛憎分明的階級立場,先人后己的集體觀念,不計較個人得失的大公無私的精神。從當時特定的歷史背景看,雷鋒精神不可避免地抹上了政治色彩,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對象也僅局限于本階級的范圍。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實質沒有改變,但有了新的時代內容。我們今天所倡導的奉獻精神,是超越階級、國界和種族的,換言之,是一種面向全人類的大愛精神。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志愿者活動,就是大愛精神的生動反映,也是新時期學習雷鋒活動的延伸和拓展,“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精神,正是新時期雷鋒精神的核心,是雷鋒精神的時代性和先進性的具體體現。
3、在人際關系上“向善”,發(fā)揚助人為樂的合作精神。雷鋒有句名言:“活著就是為了使別人生活得更美好。”雷鋒的一生做了數不清的好事,他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幫助一切有困難的人。雷鋒這種“做好人好事不留名,舍己為人不求回報,互助合作不計報酬”的“傻子”精神,正是當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親和劑”,對全社會形成合作互助的新型人際關系和良好道德風尚能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引導作用。當然,我們也要辯證地看待“傻子”精神,“損己利他”的做法不符合人們的正當利益需求,一般人難以做到,因而難以在普通大眾中加以推廣。新時期我們應以理性的態(tài)度、從更加人性的角度重新詮釋合作精神。“你快樂,所以我快樂”,“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理念,相較于“毫不利己、專門利人”,更容易被現在的普通人所接受,因為它提倡施者與受者的雙贏。因此,我們在倡導助人為樂精神的同時,不妨肯定人對功利的追求,承認無私幫助變成有償服務也是一種進步。
學雷鋒
雷鋒精神是一片云,裝點平凡的藍天;雷鋒精神是一朵花,點綴黯淡的大地;雷鋒精神是溫馨的情感,讓世界更加美麗。
雷鋒精神不一定只出現在名人身上,在我們平凡人中,也有許多“活雷鋒”。有一位叔叔令我過目不忘,他瘦瘦的,高大帥氣,一雙眼睛炯炯有神,架著一個金絲眼鏡,看起來挺嚴肅,那位叔叔鼻子是挺拔的,觜巴大大的,一張臉看起來有點嚴肅卻更多的是祥和。
一次,我下了舞蹈課,和往常一樣,坐上人群擁擠的公交車。不知為什么,我很累,于是兩步并三步的跑去了一個空位子,現在已是黃昏時分,人群漸漸少了,但還是沒有空位。這時,上來了一位年事已高的花甲老人,提著兩大包菜,那老奶奶先把菜放在車上的空地上,站在那里,司機一個急剎車,晃的老奶奶倒在了一位叔叔身上,那叔叔用力的一把推走老奶奶,還破口大罵:“你這老不死的東西,連站都站不穩(wěn),還弄臟了我的名牌褲子,摔死你都活該!”話音剛落,一些人也和著:“就是,摔傷了還得勞煩我們送你去醫(yī)院,說不定還連累我們呢?”真是過份!那些人不讓座就算了,真沒良心。我在心中想,我的手握成了拳頭,越來越緊,要不是他們人多,我真想幫老奶奶出一口氣!我正想讓座,那位眼鏡叔叔起身伸張正義,說:“你們這些人真沒良心,不想被連累又不讓座!”然后他又溫和的對老奶奶說:“老人家您沒事吧?來,你坐著吧!”老奶奶萬分推辭,說明:“小伙子,不用了,我站得穩(wěn)。你也別說人家了,是我不好,撲在人家身上。”老奶奶說著走到了那罵人叔叔面前:“對不起啊!不伙子。”眼鏡叔叔攙扶著老奶奶說:“老人家,您坐吧!我年輕,站得穩(wěn)。”說著,把老奶奶扶著,坐下了。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勿以善少而不為”當我們身邊的人遇到了困難,盡我們的能力給他們提供幫助,向我們身邊的“活雷鋒”學習。
雷鋒事跡
特殊的星期天
一九六零年初夏的一個星期天,雷鋒肚子疼得很厲害,他來到團部衛(wèi)生連開了些藥。開藥回來后,見一個建筑工地上正熱火朝天地進行施工,原來是給本溪路小學蓋大樓。燒水棚旁有幾輛空車,雷鋒推起一輛就走,加入到運磚的行列中去。廣播員小姐得知情況去采訪他,問他為什么來,叫什么,哪個部隊的。他說:“我是為社會主義建設添磚加瓦,我和大家一樣,只要盡了自己的一點義務,也算是有一份力盡一份力。”沒有留下自己的姓名就接著干活去了。廣播員廣播了有位解放軍戰(zhàn)士在休息日來幫忙的這件事,工人們受到鼓舞,一個個都更賣力的干起來,還與雷鋒比賽。于是這天下午提前了兩個小時完成了當天的任務。他干完活還上車取了軍裝不留姓名就走了,其實管理員爺爺看到雷鋒的軍裝里夾了一封他替王大力捎的信,爺爺當雷鋒是王大力,引起了一場誤會。
可敬的“傻子”
一九六零年八月,駐地撫順發(fā)洪水,運輸連接到了抗洪搶險的命令,雷鋒忍著剛剛參加救火被燒傷的手的疼痛又和戰(zhàn)友們在上寺水庫大壩連續(xù)奮戰(zhàn)了七天七夜,把手指甲都弄破了,被記了一次二等功。
望花區(qū)召開了大生產號召動員大會,聲勢很大,雷鋒上街辦事正好看到這個場面,他取出存折上在工廠和部隊攢的200元錢,跑到望花區(qū)黨委辦公室要捐獻出來,為建設祖國做點貢獻,接待他的同志實在無法拒絕他的這份情誼,只好收下一半,另100元在遼陽遭受百年不遇洪水的時候捐獻給了遼陽人民,在我國受到嚴重的自然災害的情況下,他為國家建設,為災區(qū)捐獻出自己全部的積蓄。
孩子知心人
一九六零年十月以后,雷鋒先后擔任了撫順市建設街小學(即如今的雷鋒小學)和本溪路小學校外輔導員。 雷鋒平時工作.學習都很忙,他只能利用午休時間或風雨天不能出車的日子請假到學校去找教師,同學談心,或進行其他輔導活動。他善于團結小朋友,啟發(fā)他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建設路小學六年級的小馬同學就是經過雷鋒的耐心教導,逐漸克服了愛玩、愛鬧的缺點,學習取得進步,并佩戴上了紅領巾。
【學雷鋒手抄報的內容】相關文章:
學雷鋒的手抄報內容03-08
學雷鋒手抄報的內容02-29
學雷鋒手抄報內容02-29
學雷鋒的手抄報內容02-29
學雷鋒手抄報內容02-29
學雷鋒手抄報的內容03-08
學雷鋒的手抄報素材內容03-25
學雷鋒同志的手抄報內容03-01
關于學雷鋒手抄報內容03-13
學雷鋒手抄報內容介紹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