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據(jù)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年味淡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年味淡作文1
剪窗花,貼春聯(lián),包餃子,賀新年……
“年”是一個節(jié)日,也是一次團圓,而如今卻成了一種思念。隨著時光荏苒,年味兒,也漸漸淡去。
今年的“年”,父母帶我去了外省度過。
大年三十的早上,空氣中沒有煙酒臘肉的味道,而是酒店桌上清新的香薰味兒,我換上母親為我準備的新衣,不像往日的欣喜歡樂,而變得有些沉重。這個年,好像很勉強!俺!快點!我們要去參觀新景點了!遍T外母親的呼喚,讓我不再多想,戴上帽子,趕緊出了發(fā)。
孔雀放飛,原始叢林,大象表演這些多彩的景點,讓人們玩得不亦樂乎,而我也樂在其中。帶著滿身的疲倦我們回到了酒店。房間,早已被工作人員打掃的干干凈凈,門口卻是空空如也。哎,過年又少了大掃除,貼春聯(lián)這兩個環(huán)節(jié)。
晚飯是在自助餐廳中度過,人們都匆匆地走來,隨后又匆匆地離去。沒有酒桌上的噓寒問暖,也沒有其樂融融的包餃子。大家都埋著頭,滑著手機,安靜的吃著。
還好還好,除夕夜,電視上依舊播放著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主持人依舊在激情慷慨的演講著,演員歌手們依舊為我們奮力表演著。電視機前的'我們,也在仔細觀看著。而新鮮有趣的手機紅包卻一下把我們吸引到了眼前,剛剛的一幕也就置之一邊了。
現(xiàn)在的“年”好像換了一種風格,這是“年”,但“年味”卻淡去了許多。上門拜年變成了手機短信中那空虛的四字;全家的團聚變成了互聯(lián)網(wǎng)上的游戲;做年夜飯的過程變成了可以只用一個電話就搞定的滿漢全席……
年難留,時易損。莫懷念,那曾經(jīng)。年味不應該這樣淡下去!
年味淡作文2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倍⿲⒅,臘梅飄香。中華民族又迎來了一年一度最隆重的節(jié)日——春節(jié)。
年年歲歲,歲歲年年;秀庇浀脙簳r,每當?shù)搅诉@個時候,家家戶戶都在忙著貼窗花、貼對聯(lián)、貼福字、置辦年貨……可是如今,做這些事情時的心態(tài),卻早已與過去大不相同。
年味淡。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各類大型商場四處都有遍布,網(wǎng)絡購物也變得越發(fā)普及,這為人們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動動手指就能完成的事情,也沒有人再愿意浪費大量的時間去置辦一些看似無用的裝飾物。并且,零星的鞭炮聲也很好的印證了這一點。
記得兒時,一進臘月門,鞭炮聲便總是不斷的,大人們或許覺得有些聒噪,孩子們卻是樂趣不斷,各類煙花爆竹遍布大街小巷,一片繁榮祥和之景。而如今,電視電腦手機的使用趨于低齡化,孩子們都有了更有趣的東西,便很少去碰那煙花爆竹了,花錢聽個響這樣的傻事,更是沒人愿意去做。
年味淡。小時候,每年最期待的.事就是大年三十晚上家長手里的紅包了。然而,隨著手機轉(zhuǎn)賬功能的流行,就連新春紅包都選用轉(zhuǎn)賬的方式,越發(fā)的失去了年味……
或許可以找借口說是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心態(tài)也在一點點成熟,所以看待事情也會有了新的角度。也有人解釋,說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這些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也屬必然。
然而,真的如此嗎?一個失去了靈魂的民族,真的是我們想要的未來嗎?
年味淡作文3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冬末將至,臘梅飄香。中華民族又迎來了一年一度最隆重的節(jié)日——春節(jié)。
年年歲歲,歲歲年年;秀庇浀脙簳r,每當?shù)搅诉@個時候,家家戶戶都在忙著貼窗花、貼對聯(lián)、貼福字、置辦年貨……可是如今,做這些事情時的心態(tài),卻早已與過去大不相同。
年味淡了。隨著現(xiàn)代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各種大型商場四處都有遍布,網(wǎng)絡購物也變得越發(fā)普及,這為人們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動動手指就能完成的事情,也沒有人再愿意浪費大量的時間去置辦一些看似無用的裝飾物。并且,零星的鞭炮聲也很好的印證了這一點。
還記得兒時,一進臘月門,鞭炮聲便總是不斷的,大人們或許覺得有些聒噪,孩子們卻是樂趣不斷,各類煙花爆竹遍布大街小巷,一片繁榮祥和之景。而如今,電視電腦手機的使用趨于低齡化,孩子們都有了更有趣的東西,便很少去碰那煙花爆竹了,花錢聽個響這樣的傻事,更是沒人愿意去做。
年味淡了。小時候,每年最期待的事就是大年三十晚上家長手里的紅包了。然而,隨著手機轉(zhuǎn)賬功能的流行,就連新春紅包都選用轉(zhuǎn)賬的方式,越發(fā)的.失去了年味……
或許可以找借口說是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心態(tài)也在一點點成熟,所以看待事情也會有了新的角度。也有人解釋,說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這些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也屬必然。
然而,真的如此嗎?一個失去了靈魂的民族,真的是我們想要的未來嗎?
年味淡作文4
年味兒淡了恐怕是許多人過年時的感覺。不必說有著傳統(tǒng)過年記憶的老人們,連才上小學的小表弟,都一臉無聊地說,過年就剩了兩件事有意思,放鞭炮和壓歲錢。看來,年味兒還真是淡了。
有人說,過年最大的主題是團圓,這話沒有錯。春節(jié)期間,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個團圓飯,喝杯團圓酒,談談工作的事情,聊聊生活的煩惱,體會著家的溫馨,親情的溫暖,一種幸福感油然而生。但春節(jié)畢竟是春節(jié),如果僅此而已的.話,和一般的節(jié)假日也就沒有啥區(qū)別了。過年,要過出年味兒來才好。
年是一種民俗,一種文化,它是幾千年民族文化傳統(tǒng)的積淀。爺爺說,以前過年,那可是有一整套的習俗,一進臘月,各家就開始忙活起來,初八吃臘八粥,二十三過小年,準備果品送灶王爺“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二十四掃塵日,全家大掃除,還要在床腳點燈,驅(qū)鬼辟邪。年三十,講究就了,貼門神,貼年畫,貼窗花,祭祖宗,祭天地,祭神靈,一直到正月十五過完元宵節(jié),鬧完花燈,年才算過完。
眼下的生活,那些傳統(tǒng)習俗似乎已經(jīng)成了遙遠的回憶,帶點年味兒的活動似乎只剩下了貼個春聯(lián),放放鞭炮,看看春晚,真正的年味兒好像只有跟著旅游團到遙遠封閉的鄉(xiāng)村才能看得到。
過年是一種文化,年味兒需要載體。當以前只有在過年才能吃到的年貨現(xiàn)在每天在超市里都堆積如山的時候,我們更需要文化層面的年、民俗意義的年。迎來送往、喝酒聚會的間隙,可以去聽聽家鄉(xiāng)戲,看看大秧歌;興之所至,也可以拿出毛筆來試著寫幾副春聯(lián),跟老人們學學剪紙,或者什么都不做,只是坐在火爐旁聽爺爺講“過去的故事”,你也可以感覺到年味兒正一點點地從老人臉上的皺紋里,從噼啪作響的灶火中滲透出來,洋溢在你的周圍——那就是過年的感覺。
年味淡作文5
年,已悄無聲息的來臨,而我卻沒有絲毫感覺,相比于前幾年,年味已悄悄淡去
今年,我們來到了福建貴安,這里山清水秀,來這里過年的人數(shù)不勝數(shù),人到處都是,可是年味呢?那濃濃的過年的氣息呢?都去哪兒了?
今年,我們告別家鄉(xiāng),到外地來過年,這里缺少了那份熟悉感和那絲溫馨。我想家了,我想爺爺奶奶那慈祥的'目光。我想那次熱鬧的年夜飯,但是,現(xiàn)在這些都去哪了呢?
春晚啊,可以說是最后那一絲年味了,今年的春晚依舊如此光彩,舞臺是那么絢麗,節(jié)目是如此精彩,我十分疑惑:為什么,有那么多人喜歡吐槽春晚是無聊的,是沒有價值的。那些人到底想怎么樣!春晚已成為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有哪一個傳統(tǒng),值得你去傷害,值得你去低篾。
春晚散發(fā)著過年的氣息。相比之下,我認為我寫的春聯(lián)也散發(fā)著年味。春聯(lián)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有多少人嫌麻煩干脆就不貼春聯(lián)了呢?有多少人貼春聯(lián)只是草草完事,即使春聯(lián)破了他們也不屑一顧。他們對得起祖先,對得起中華的文明嗎?
許多人說,過年就是要放煙花。沒有了煙花也就沒有了年。也對啊,感覺有了煙花的美麗,年也就豐富多彩起來了,F(xiàn)在啊,國家有了制度,煙花不準燃放,原本在跨年之時煙花會鋪滿天空,,照得天空如白晝。今年跨年之時,四周是多么寂靜。向窗外望去,手機黑漆漆的一片,家家戶戶早已熄燈。這,還是那個年,那個我熟悉的年嗎?
年味一悄悄淡去,我們必須要行動起來,重新讓年煥發(fā)出生機。年,是中國必不可少的節(jié)日,沒了年,也就差不多沒了中國。
如今,在這個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我們更要讓年“活”下來,并煥發(fā)出生機,不能讓國人遺傳了千百年的文化消失!
年味淡作文6
年味兒淡了恐怕是許多人過年時的感覺。不必說有著傳統(tǒng)過年記憶的老人們,連才上小學的小表弟,都一臉無聊地說,過年就剩了兩件事有意思,放鞭炮與壓歲錢?磥,年味兒還真是淡了。
有人說,過年最大的主題是團圓,這話沒錯。春節(jié)期間,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個團圓飯,喝杯團圓酒,談談工作的事情,聊聊生活的煩惱,體會著家的溫馨,親情的溫暖,一種幸福感油然而生。但春節(jié)畢竟是春節(jié),如果僅此而已的話,與一般的節(jié)假日也就沒啥區(qū)別了。過年,要過出年味兒來才好。
年是一種民俗,一種文化,它是幾千年民族文化傳統(tǒng)的積淀。爺爺說,以前過年,那可是有一整套的習俗,一進臘月,各家就開始忙活起來,初八吃臘八粥,二十三過小年,準備果品送灶王爺“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二十四掃塵日,全家大掃除,還要在床腳點燈,驅(qū)鬼辟邪。年三十,講究就了,貼門神,貼年畫,貼窗花,祭祖宗,祭天地,祭神靈,一直到正月十五過完元宵節(jié),鬧完花燈,年才算過完。
眼下的生活,那些傳統(tǒng)習俗似乎已經(jīng)成了遙遠的回憶,帶點年味兒的活動似乎只剩下了貼個春聯(lián),放放鞭炮,看看春晚,真正的年味兒好像只有跟著旅游團到遙遠封閉的鄉(xiāng)村才能看得到。
過年是一種文化,年味兒需要載體。當以前只有在過年才能吃到的年貨現(xiàn)在每天在超市里都堆積如山的時候,我們更需要文化層面的年、民俗意義的`年。迎來送往、喝酒聚會的間隙,可以去聽聽家鄉(xiāng)戲,看看大秧歌;興之所至,也可以拿出毛筆來試著寫幾副春聯(lián),跟老人們學學剪紙,或者什么都不做,只是坐在火爐旁聽爺爺講“過去的故事”,你也可以感覺到年味兒正一點點地從老人臉上的皺紋里,從噼啪作響的灶火中滲透出來,洋溢在你的周圍——那就是過年的感覺。
年味淡作文7
老家風俗,農(nóng)歷臘月廿三是小年,每家每戶都要好菜好酒祭供灶師菩薩,拜托他老人家上天后在給玉皇大帝匯報過去一年工作時,多給天下子民說一些好話,以換得玉皇大帝龍顏大悅,來年的人間,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
每當這個時節(jié),母親就成了家里的大忙人,殺雞剖魚,炒菜做飯,上香點燭,跪拜灶師菩薩;程序雖然復雜,但有條不紊,忙而不亂。祭畢,母親就會給灶堂添一把柴火,隨后對我說,灶師菩薩就順著那煙囪里的青煙上天去了,你要好好讀書,只有讀書讀得眼睛亮的人才能夠看見灶師菩薩的。于是,小小年紀的我就開始發(fā)奮讀書,希望有一天能一睹灶師菩薩的尊容。
送走了灶師菩薩,接著是請財神菩薩,請祖宗。大人們都是一本正經(jīng)地當回事情在操辦,小孩子則嘻嘻哈哈地按大人的指點跪拜,并依大人的教導向菩薩和祖宗祈福。
辭舊迎新的爆竹此起彼伏,響徹夜空,空氣里彌漫著濃濃的火藥味;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還在進行中,歡呼聲,笑語聲,匯聚成一片快樂的'海洋。我久久地無法入眠,母親的離去,不僅僅使我家少有主心骨,更讓我家的年味淡了許多。母親在世時,我沒有留意和學習那些有關(guān)年的知識,母親走了,這些祖祖輩輩傳承了許多年的習俗在我家?guī)缀蹁螠缌。為了了解歷史,還原歷史的本來滿目,我們和我們的前輩,甚至不顧禮儀,掘地三尺問故人;我不知道我們的后人以及后人的后人在探究我們這一代人的歷史和文化時會給我們怎樣的評價。
除夕的鐘聲已經(jīng)敲響,新的一年又開始了。過去的年,是有生以來年味最淡的一年。
年味淡作文8
年味兒淡了恐怕是許多人過年時的感覺。不必說有著傳統(tǒng)過年記憶的老人們,連才上小學的小表弟,都一臉無聊地說,過年剩了兩件事有意思,放鞭炮和壓歲錢?磥恚晡秲哼真是淡了。
有人說,過年最大的主題是團圓,這話沒錯。春節(jié)期間,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個團圓飯,喝杯團圓酒,談談工作的事情,聊聊生活的煩惱,體會著家的溫馨,親情的溫暖,一種幸福感油然而生。但春節(jié)畢竟是春節(jié),如果僅此而已的`話,和一般的節(jié)假日也沒啥區(qū)別了。過年,要過出年味兒來才好。
年是一種民俗,一種文化,它是幾千年民族文化傳統(tǒng)的積淀。爺爺說,以前過年,那可是有一整套的習俗,一進臘月,各家開始忙活起來,初八吃臘八粥,二十三過小年,準備果品送灶王爺“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二十四掃塵日,全家大掃除,還要在床腳點燈,驅(qū)鬼辟邪。年三十,講究更多了,貼門神,貼年畫,貼窗花,祭祖宗,祭天地,祭神靈,一直到正月十五過完元宵節(jié),鬧完花燈,年才算過完。
眼下的生活,那些傳統(tǒng)習俗似乎已經(jīng)成了遙遠的回憶,帶點年味兒的活動似乎只剩下了貼個春聯(lián),放放鞭炮,看看春晚,真正的年味兒好像只有跟著旅游團到遙遠封閉的鄉(xiāng)村才能看得到。
過年是一種文化,年味兒需要載體。當以前只有在過年才能吃到的年貨現(xiàn)在每天在超市里都堆積如山的時候,我們更需要文化層面的年、民俗意義的年。迎來送往、喝酒聚會的間隙,可以去聽聽家鄉(xiāng)戲,看看大秧歌;興之所至,也可以拿出毛筆來試著寫幾副春聯(lián),跟老人們學學剪紙,或者什么都不做,只是坐在火爐旁聽爺爺講“過去的故事”,你也可以感覺到年味兒正一點點地從老人臉上的皺紋里,從噼啪作響的灶火中滲透出來,洋溢在你的周圍——那是過年的感覺。
年味淡作文9
傳說
關(guān)于過年有一個神奇的傳說:古時侯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尖角,兇猛異常,“年”獸長年住在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來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
又到一年的除夕,當“年”獸像往年一樣準備闖進村肆虐的時候,突然傳來爆竹聲,“年”獸混身顫栗,再也不敢,原來“年”獸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從此,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貼紅對聯(lián),燃放爆竹,戶戶燈火通明,守更待歲。這風俗越傳越廣,就成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過年”。
過去
媽媽說她小時候過年可好玩,因為平常吃不到好東西,于是村里的小孩都盼望著過年,盼望著吃肉、吃餃子、穿新衣服、看煙花,別提有多開心!
當姥姥煮餃子時,姥姥的孩子們就坐在旁邊看著,眼睛像是被姥姥控制一樣一直盯著姥姥。餃子煮好,全家人坐在一起大口的吃餃子,笑容洋溢在每個人的臉上,守夜便更是歡樂。吃完飯就開始放煙花------“轟”隨著一聲巨響,一顆煙花沖上天空,霎時漆黑的'夜空變得一片透亮,大大的紅色球狀的煙花,把天空染得十分紅艷,慢慢地紅點四面散開,人們的驚呼聲還未完,另一顆煙花帶著嘯叫又急急地飛升入夜空,把紅色的夜空變成明亮的綠色、眩麗多彩。
現(xiàn)在
可是現(xiàn)在呢?放假只為休息,也不盼望春節(jié),連新衣服、好吃的都構(gòu)不成誘惑。
我問媽媽為什么,媽媽說:“打個比方,以前的人平常不吃糖,一到過年突然吃到糖,所以開心、幸福;而你們呢,舌頭一直泡在蜜罐里,早已麻木。你們平常就買新衣服,到過年自然不顯得珍貴!”
如今,網(wǎng)絡上已經(jīng)傳瘋-----年味真的淡,可是究竟為什么呢?我百思不得其解,是經(jīng)濟進步,還是人心變……
年味淡作文10
“砰!”伴著煙花在空中炸開的聲音,煙花隨之墜落,零星的閃爍在宣告它最后的榮耀。
也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年越來越?jīng)]有了年味。比起以往的年,今年的年味已經(jīng)很淡了。有人說真正會過年的人就會發(fā)現(xiàn)年味漸淡,然而我并不是什么會過年的人。我只會在家人團聚吃飯的時候快速吃完然后和玩的好的表妹一起走田間的小路,就這么一直走到深林中不可以再開辟道路的地方再折返;我還會因為害怕煙花炸開而躲在墻角玩單機游戲,只在煙花升上天空的時候抬頭驚嘆,下墜時冷漠低頭。
我能發(fā)現(xiàn)年味漸淡也許只是因為今年的無聊,無聊到在鄉(xiāng)下幾天天天守在電腦面前,無聊到山頭一個接一個的走過。只因這次的年基本沒有讓我綻開笑容。猶記得以前的年,鄉(xiāng)下的屋前總會有個沙堆,在大家放鞭炮的夜晚幼稚的玩起沙子;在離家一條街的有沙堆的地方蹲下來撿起像貝殼一樣的小玩意,還會可以找個杯子或者袋子小心翼翼的裝好帶回家。
是勞動成果,亦是小孩子的年味?偸怯腥さ。
猶記得一年,玩完沙子的我和表妹們,也不知是什么原因的突然跑向鄰居家,雖然離鄰居家只有幾步之遙,卻像是長長的跑道,眼前只有路燈發(fā)出的`光,好似明月。緊張的又覺得刺激的心情充斥這我,以至于我忘記了我口袋里的手機,跑過去的時候手機摔了個粉碎。
敲開鄰居家的門,鄰居微笑著把我們引進家中,拿出瓜子和糖果讓我們拿個盡興。因為這個,我們連回家的的步子都是一跳一跳的。
這才是我映象中的年,年味。在放鞭炮時才會好奇的觀看,一個又一個的升空,樂此不彼。
但它們都已經(jīng)成為了過去式。
今年,只有炮仗在屋外亂吼的聲音和屋內(nèi)電腦鍵盤的叫囂。
-
年味淡了的作文 推薦度:
-
年味淡了作文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年味淡作文】相關(guān)文章:
年味淡了作文03-11
年味作文03-01
年味的作文03-07
淡與濃作文05-04
關(guān)于年味作文03-10
年味作文范文03-18
體驗年味作文04-09
年味優(yōu)秀作文04-11
甜甜的年味作文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