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xué)習(xí)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jīng)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那時的我作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坐上了回家的車。窗外流動的風(fēng)景就像是隨著章節(jié)漸漸流失的戲份,不可追隨。
下了車,獨自走在鄉(xiāng)間的小路上。這回回家沒有通知任何人來接我,為的就是能一個人靜靜地走一走這段曾經(jīng)留給我無限溫馨記憶的田間小道。
天空淡淡的云絮被風(fēng)吹成了絲絲縷縷,又被夕陽染成一片橙黃,空氣中氤氳著久違的麥香……這樣的情景和味道很容易讓我想起童年,想起兒時親近過的土地——那片陽光下金黃的麥田。麥子密密麻麻,我在田間穿梭,然后,沾一身麥芒,染滿衣麥香。放眼望去,麥秸彎彎,麥穗脹滿——就像充溢在我身體里的歡愉。
不過,從一定意義上說,我的童年是孤獨的。
每當(dāng)假日如期而至,村里其他的孩子就會拉上小伙伴們一起出去玩。
起初,他們也會來找我,被我拒絕了幾次之后,他們就再也不來了——因為他們發(fā)現(xiàn)我是一個只愿意陪著書本的“書呆子”。
他們總說:“你這個呆子,書有什么可讀的,又不能當(dāng)飯吃。跟我們玩游戲難道不比讀書更有趣嗎?”
我只是每日坐在自家門前的石階上,朗誦詩歌,閱讀名著。當(dāng)我咀嚼著“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無窮意蘊時,同村的小伙伴們正樂此不疲地爬樹,偷瓜,奚落我。
我從不與他們爭辯。因為我深深地明白:只有多讀書,才能走出這個閉塞的小村落。年少的我隱約覺得,看似枯燥無味的讀書或許比那貌似有趣的游戲更有價值。
或許是因為夏日將至,白天見長,柳樹之間的夕陽一直不落,似乎迷戀上了這個世界不肯離去。但顏色卻越來越紅,橘紅色的光線如同鮮血,染紅了樹枝,流得遍地都是。
夕陽中,我依稀看到一位不諳世事的少女坐在石階上讀書,汗流浹背卻渾然不覺……
看書累了的時候,我會丟開書本,走進莊稼地去。春天,麥苗葉子細(xì)長,一片一片劍一樣指向天空。偶爾趕上一陣風(fēng)吹過,麥苗如綠色的氈子隨風(fēng)緩緩起伏。我看著看著,心中就會生出一種莫名的情緒——帶著點傷感,又帶著點歡喜。而夏天,看著漸黃漸熟的麥地,嗅著淡淡的麥香,想著即將離開這片土地的麥子,也想著未來的自己,那種復(fù)雜的情愫又會潛滋暗長——帶著點歡愉,又帶著點惆悵。
終于,我這個“書呆子”通過考試離開了這個村落?删驮陔x開這片土地的時候,我忽然發(fā)現(xiàn),我的根原本就在那里,拔出的那一刻,很疼很疼……
之后的一個假期,我回到家里。清晨,透過窗戶看到日出,陽光明亮,暖和到刺眼。我的驕傲也是,暖和到刺眼,如同那輪火紅的日。我堅信,遲早有一天,我堅持的路,會光芒萬丈——而這路的起點,就是眼前這閉塞的村落、金黃的麥地和門前的石階。
每次回來,我都會坐一坐門前的石階。四周風(fēng)景依然:石縫里還是記憶中的荒草,臺階上還有隱約的屐痕;抬眼還是那方風(fēng)和日麗的天,遠(yuǎn)看還是那片麥浪起伏的田;蟋蟀在墻腳誦讀著明月星辰,燕子在梁頭敘說著如煙往事……童年,如投射在記憶的湖面上的倒影,有幾分朦朧,有一些漣漪,卻又異常清晰,似可觸摸……
透過婆娑的柳枝,我又看到了門前那方石階,被夕陽涂抹成一片玫瑰紅……
- 我常想起那時刻作文 推薦度:
- 那時的你,那時的我作文 推薦度:
- 那時,我真傻作文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那時的我作文】相關(guān)文章:
那時的你,那時的我作文(精選19篇)04-19
那時我真傻作文01-20
那時我很活潑作文08-09
那時我懂了作文12-06
那時,我真傻作文10-15
那時我在夢游作文08-08
那時,我不懂作文08-22
那時我正年少作文07-24
那時候的我作文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