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活動如何尋找水?
1、在野外,如果看到大葉植物和深根植物這類喜水植物集中分在一地,生長茂盛,那么說明其所在位置下面不太深處有地下水存在,常見的喜水植物有黃花、白芡、馬蓮、水芹菜、蘆葦、沙柳、三棱草和狗尾巴草等等,它們不僅喜歡生長在河、塘、湖等水體岸邊上,也生長在有地下水的地方,這些地方的地下水質(zhì)也好。
2、有些植物只長在有水的地方,在它們下面定能挖出地下水來,如三角葉楊、梧桐、柳樹、鹽香柏等。如果在旱地上某處集中連片的生長著良好的蘆葦,說明該處有較豐富的地下水。一般在地表下3~5m可以見水。
3、竹子長在南方,喜水,一般生長在地下水條件較好的地方。例如,巖溶地貌(即喀斯特地貌)分布區(qū)竹子多分布在巖溶漏洞、落水洞和巖石大裂縫等地方,這些地方一般都能找到地下水。
4、如果季節(jié)變換的時節(jié),當看到某處植物在季節(jié)變化過程中表現(xiàn)出與其他地方的植物不同時,有時可以作為尋找水源的的參考。一般來說,在地下水出露或埋藏淺的地方,冬春之交積雪融化較快,樹芽萌發(fā)早,樹葉先綠,以柳樹表現(xiàn)為甚。夏天伏旱時,該處的草木不易枯萎。秋冬時節(jié),樹木落葉晚,花草枯萎遲。
5、不少的動物都在拂曉或黃昏時分出外覓水,特別是食草類動物。絕大多數(shù)哺乳動物定期補水。草食性動物通常永不會離水源太遠--盡管有些種類為了避開旱季可能會長途遷徙上千公里--因為它們早晚都需飲水。留意跟蹤動物的足跡經(jīng)常會找到水源,可以跟隨其后。
戶外活動如何凈化水?
1、在出發(fā)前帶一些明礬一類的凈水物。在野外取水之后,將其收集到盆或壺等存水容器中,在其中放入少量的明礬并充分攪拌,沉淀一小時左右即可以獲得清澈的飲用水。在沒有明礬時,也可使用對水中懸浮物有較強沉降作用的牙膏,擠少量在水中充分攪拌后沉淀也能達到一定的效果。
2、用木棉枝葉(搗爛)、仙人掌(搗爛)、榆樹皮(搗爛),在水中攪勻后沉淀30分鐘,輕輕舀起上層的清水,不要攪起已沉淀的濁物。
3、利用點篝火剩下的木炭,選擇其中相對堅固者放入水中,用來吸附水中的懸浮物和重金屬的有害物質(zhì)。因為這時的木炭起作活性炭的作用,活性炭對水中的懸浮物和重金屬有很強的吸附作用,并且對水還有消毒作用。
4、如果身上帶有茶葉,放入水中也可以起到澄清水的作用。
5、紡織物過濾用編制較緊密的織物,如長襪、手帕、布手套、棉布衣褲的衣袖和褲腿部分等做成一個自制的過濾器,將要清潔的水倒入其中,過濾后流入下面盛接的容器中,即可得到清澈的水。
6、用一個礦泉水瓶(或可樂瓶),把瓶底割掉,瓶口向下,再用小刀或縫衣服針把瓶蓋扎出幾個小孔,在瓶里依次將干凈木炭粉、干凈細砂交互分層填緊,一般需5~7層,分層厚度一般為2~4cm,越厚清水效果越好。然后,將不清潔的水慢慢倒入其中,等過濾器下面有水溢出時,用盆或水壺等容器將過濾后的干凈水收集起來。沒有礦泉水瓶或可樂瓶,可以用樹皮和竹筒等來制作。
7、在離水源3~5米處向下挖一個大約50~80厘米深,直徑約1米的坑,讓水從砂、石、土的縫隙中自然滲出,然后,輕輕地將已滲出的水取出,放入盒或壺等存水容器中。不要攪起坑底的泥沙,要保持水的清潔干凈。
- 相關推薦
【戶外活動尋找水及凈化水的方法】相關文章:
吐酒后吐黃水的急救方法03-08
尋找春天(精選)10-14
尋找的作文01-08
(精選)尋找的作文01-08
【精選】尋找春天09-08
尋找春天08-21
尋找快樂作文09-18
尋找春天[通用]08-26
尋找春天(推薦)09-01
尋找失去的記憶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