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參賽都要寫參賽感言的,那么,參賽的感言怎么寫好?下面我們來看看關于參賽的感言范文,歡迎閱讀借鑒。
關于參賽的感言范文1
我認為,每一次經(jīng)歷都是生活給予的寶貴經(jīng)驗,是成長的必然。這次參加“道真杯”的英語比賽也不例外。
雖然我沒有晉級決賽,但在參賽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不足,借鑒到了他人的經(jīng)驗,這會使我在英語學習方面更加努力。我明白,任何好成績的取得都建立在充分的準備之上,要反復練習,糾正語音,多多聽取他人的建議,把自己的真實水平發(fā)揮出來。
在比賽中,還要表現(xiàn)出真實的自己,臺風自然,語音自然,一舉一動要自然。欣賞自己,讓自己表現(xiàn)得更好,也欣賞他人,學習他人的長處。
這次比賽,讓我總結出四個字——越挫越勇,我還告訴自己:不要被自我感覺所蒙蔽,你還有許多要學習的地方,要多多努力,盡量多的抓住機會,提高自己的表現(xiàn)能力,從每一件事中找到進步的目標,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優(yōu)秀。
關于參賽的感言范文2
知道新浪在開展征文比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但沒當回事,雖然每次發(fā)表新作都會選中“我的20xx,我記錄”,卻從未完善資料,等于沒選。直到圈友“維我獨佳”向我發(fā)出支持的邀請,才認真查看了賽事的有關情況,知道這是春節(jié)前的最后一場比賽。此時心中才萌動了參賽的念頭,為的不是能否獲獎,也不是排名的先后,更沒有證實自己實力的妄想。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參與其中,感受競賽氛圍,體味做博之道。
從第一篇《回家的味道》開始,每日一篇,加在一起只有五篇文章。除了《回家的.味道》是一篇感悟隨筆,其余四篇都是詩歌,那應該稱為四首了。既然是競賽,那就有勝負,毫不諱言,為了提高點評的次數(shù),我在圈中發(fā)出了一封封邀請。承蒙大家厚愛和不棄,許多圈友給與熱心的關懷和支持,并作了精彩點評。每每翻看這些點評,哪怕是只言片語,無不讓我感懷,令我愧疚。因為這幾篇(首)文字都是倉促而就,缺少斟酌,除卻了主題、構思之外,沒有多少蘊含。而能夠得到大家的激勵和支持,勞費大家時間、心肌,怎能不心存愧疚呢?
如此賽事,多多亦善。此次征文以“回家”為主題,切合時事,臨近中國人最為傳統(tǒng)的春節(jié)之際,“回家”是永恒的話題,加之今冬雪災,交通不暢,有家難回幾成困頓,更易于激發(fā)情思,誘發(fā)靈感,所以美文紛呈,佳作涌現(xiàn)。
誠然,此次活動,參者之眾,良莠混雜,不可避免。但從中我們可以看到一種為博精神,那就是關注時代,書寫心聲,溝通交流,剔短留長。愿博客的天空更加絢爛,愿交流的平臺更加暢通,愿博友的文采更加精進,愿博弈博出更多風采。
關于參賽的感言范文3
我曾兩次參加了全國大學生數(shù)學建模競賽甘肅賽區(qū)的比賽,雖然成績不是很理想,但是卻學到了許多東西。數(shù)學建模競賽是對一個學生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的綜合考查,它真正體現(xiàn)了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復雜過程。我們發(fā)現(xiàn),以前的那些知識遠沒有我們想象的那樣容易自如運用。許多早已定格的理論,我們需要進一步修正,才能夠加以運用。
原始的數(shù)學理論不足以解決客觀世界的復雜問題,正如我在科研項目活動中所感受到的那樣,必須借助多個學科的基礎理論,對數(shù)學理論加以協(xié)變處理,才能夠歸結整合出我們所需要的數(shù)學模型。這一過程所用到的工具是比較多的——計算機編寫程序的能力和運用繪圖工具的能力是不可缺少的。因為此過程所涉及的數(shù)學數(shù)據(jù)分析相當復雜,不借助計算機是不能夠完成任務的。我們在那幾天里思考最多的東西或許不再是如何把問題歸結為某一個數(shù)學分支,而是力圖用比較全面的多學科手段無限逼近所要解決的問題。因為這一過程沒有錯誤與正確,只有是否貼近符合實際。
不要妄想把所有的問題都解決掉,但是我們更多的會發(fā)現(xiàn),所有的機會都會給有準備的人,無論你掌握了多么廣泛的知識,在這里都不為過,因為你會覺得自己的知識其實還很貧乏,根本就不夠用,這是每一個參賽過的人都有的體會。誰能掌握更多的技巧,誰就會在這個過程中有所建樹,取得較好的成績。但是我可以想知,無論曾經(jīng)多么驕傲自滿的人,參加過數(shù)模以后,都會變得謙遜起來。
【參賽的感言】相關文章:
參賽感言范文05-03
參賽的感言內(nèi)容03-29
參賽的優(yōu)秀感言03-29
學生參賽感言03-29
比賽參賽感言03-29
大學的參賽感言03-27
關于參賽的感言03-28
創(chuàng)業(yè)之星參賽感言04-30
能力秀參賽感言04-30
比賽參賽后的感言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