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
1.關于質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質量只有大小,沒有方向 B.物體的質量就是我們平時說的的重量
C.一杯水結成冰后,體積增大,質量變大D.1kg棉花和1kg鐵的質量不同
2.關于密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密度與物體的質量成正比,與物體的體枳成反比
B.密度是物質的特性,與物體的質量和體積無關
C.空氣也有密度,而且空氣密度的數(shù)值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改變
D.物質的質量越大,其密度也越大
3.關于分子,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空氣中細小的灰塵就是分子
B.大霧天,我們看到空氣中許多極小的水珠就是一個個水分子
C.把一塊銅塊銼成極細的銅屑就是銅分子
D.由于分子非常小,人們無法直接用肉眼進行觀察
4.關于微觀粒子,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分子間存在著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B.0℃所有物質的分子都是靜止不動的
C.組成固體的分子是靜止不動的 D.組成固體和液體的分子間是沒有空隙的
5.在探索微觀世界的歷程中,發(fā)現(xiàn)了電子,進而認識到原子是由
A.原子和電子組成的 B.質子和中子組成的
C.原子核和核外電子組成的 D.原子核和中子組成的
6.下圖所示的實例中,為了減小摩擦的是
7.如圖所示,水平公路上向前行駛的汽車中,有一豎直站立的人突然向前傾.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人向前傾說明人不具有慣性 B.人向前傾說明車具有慣性
C.車突然加速 D.車突然減速
8.下列實例中屬于增大壓強的是
9.如圖所示,向盛水的燒杯中陸續(xù)加鹽,并輕輕攪拌,最終雞蛋將
A.下沉,浮力不變 B.上浮,浮力不變
C.下沉,浮力變小 D.上浮,浮力變大
10.如圖所示,三個相同的容器內水面高度相同,甲容器內只有水,乙容器內有木塊漂浮在水面上,丙容器中懸浮著一個小球,則下列四種說法正確的是
A.三個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力相等
B.三個容器中,丙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力最大
C.如果向乙容器中加入鹽水,木塊受到的浮力變大
D.如果向丙容器中加入酒精,小球受到的浮力不變
11.下列機械或工具的使用,屬于費力杠桿的是
12.一長方體鐵塊按圖所示,從下表面與液面剛剛接觸時的a處下放至圖中b處.能大致反映鐵塊下降過程中所受浮力的大小F浮與鐵塊下表面浸入液體深度h浮關系的圖像是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28分)
13.空瓶子的質量是150g,當裝滿水時,瓶和水的總質量是400g;當裝滿另一種液體時,瓶和液體的總質量是350g.則這個瓶子的容積是 cm3,液體的密度是 kg/m3.
14.國家標準打印紙為每包500張,小麗同學家里新買一包打印紙,她想練習刻度尺的使用,測出了打印紙的長和寬分別為29cm和21cm,總厚度為5cm,利用物理課上學過的累積法算出一張紙的厚度為 cm(外包裝厚度忽略不計).在測量過程中,他發(fā)現(xiàn)外包裝上標著70g/m2.開始她以為這就是紙的密度,但后來經詢問才知道,這是每張打印紙每平方米的質量是70g的意思.利用以上信息你幫小麗算出打印紙的密度為 g/cm3.
15.如圖所示,在玻璃杯里裝上大半杯米,把一根筷子插在中間,將米壓緊并使筷子直立,再往杯內加少許水,過一會兒拿起筷子,可以看到筷子把裝米的玻璃杯提起來.這是因為米吸水后發(fā)漲發(fā)澀,既增大了米對筷子和米對玻璃杯的 ,又增大了它們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從而增大了摩擦力.若米重2N,玻璃杯重1N,則當筷子提著米在空中靜止時,米與筷子的摩擦力為 N.
16.如圖所示,用鋼尺快速擊打下面的一顆棋子,可以發(fā)現(xiàn)這顆棋子被擊飛而上面的那些棋子仍然留在原處落在正下方,上面的那些棋子沒有飛出是因為這些棋子具有 ,下面的那顆棋子被擊后飛出去,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
17.如圖所示是兩位同學站在冰面上靜止時的情景,甲同學在后面推了乙同學一下,使乙同學向前滑去,這個推力改變了乙同學的 ;同時甲同學向后運動,表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 的,冰刀很鋒利,減小了冰面的受力面積,增大了冰刀對冰面的 .冰刀下的冰由固態(tài)變成了液態(tài),這是 (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現(xiàn)象.
18.如圖甲所示,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為5N.如圖乙所示,浮力的大小有時與深度有關,有時與
深度又無關,對此正確的解釋是浮力的大
小隨著排開水的體積的增大而 ,
當物體完全浸沒在水中后排開水的體積相同,
浮力的大小與浸沒深度 .
(3)在小明實驗的基礎上,根據有關實驗數(shù)據,可以計算出鹽水的密度為 kg/m3.
小球一半浸在水中,測力計示數(shù)為2N.則小球受到的浮力為 N,小球的體積為 cm3.剪斷懸吊小球的細線,小球在水中穩(wěn)定時受到的浮力為 N.(g取10N/kg)
19.一艘排水量為3000噸的輪船在河水中航行,滿載時船及所裝的貨物共重 N;當這艘輪船從河里駛入海里時,由于海水的密度比河水的密度大,因此輪船所受浮力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排開水的體積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g取10N/kg)
20.如圖所示,邊長分別為0.2m和0.1m的實心正方體A、B放置在水
平地面上,pA=2×103kg/m3,pB=8×103kg/m3.則物體A的質量為
kg;物體B對地面的壓強為 Pa.物體A與物體B
對地面的壓強之比為 .(g取10N/kg).
21.如圖a所示,盛有水的燒杯隨小車一起水平向右做 運動,當燒杯中的水面出現(xiàn)如圖b所示的狀態(tài)時,則小車此時正在做 (選填“加速”、“減速”或“勻速”)運動,做出上述判斷的根據是水具有 .
22.如圖所示,把一木塊放入水中,靜止時木塊有 的體積浸入水中,木塊受到的浮力,木塊的密度為 kg/m3;如果把該木塊放入密度為0.8×103 kg/m3的酒精中,靜止時,如圖所示.那么該木塊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強p水與受到酒精的壓強p酒的關系為p水 p酒(填“大于”、“等于”、“小于”).
23.如圖所示,將小紙條自然下垂,靠近水龍頭流下的水流,小紙條將 (選填“偏向”或“偏離”)水流,這一現(xiàn)象說明流體流速越大的位置 .xK b 1. Com
三、解答題(第25、24、26題,每題2分;第27題, 5分第28題4分;第29題7分;第30題6分;第31題9分;第32題4分;第33題7分;共48分)
24.如圖所示,物體靜止在斜面上,O是它的重心,請在圖中作出它所受重力的示意圖.
25.如圖所示杠桿OBA處于平衡狀態(tài),請分別畫出F1的力臂L1和F2的力臂L2.
26.讀出上圖彈簧測力計所示的示數(shù),并把它填寫在橫線上:物體的重力為 N.
27.使用天平時,應將天平放在 臺上,把 移到標尺的零刻度線處.調節(jié)天平平衡時,發(fā)現(xiàn)指針靜止時出現(xiàn)如圖甲的情形,此時應向 調平衡螺母,使天平橫梁平衡由如圖乙、丙可知燒杯的質量為 g,燒杯中液體的質量是 g.
28.某同學利用一只彈簧測力計和裝有適量水的杯子,測出了一顆小石塊的密度.測量方法如下:
(1)用細線將小石塊拴好,用彈簧測力計測出它的重力,記為G;
(2)再將小石塊浸沒在水中,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石塊受到的拉力,記為F;
利用測出的物理量可得:小石塊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 ,小石塊的密度p= (水的密度用p水表示).
29.如圖甲,底面積為80cm2的圓筒形容器內裝有適
量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底面積為60cm2、高為
12cm的實心圓柱形物體A用細線拴好并懸掛在彈
簧測力計下,小王要探究圓柱形物體A逐漸浸入
圓筒形容器內的水中時(水沒有溢出容器),彈簧測
力計的示數(shù)F與圓柱形物體A下表面離水面的距
離h的關系.(使用刻度尺測量h,不計細線重)
(1)小王從圓柱形物體A接觸水面至接觸容器底之前,分別記下多組F、h,并將測量的結果填寫在實驗表格中,依據實驗表中數(shù)據,在圖乙中的`方格紙中畫出了F與h關系的圖像.
、儆蓤D像乙可知,物體A的重力為 N.
②觀察圖像乙,可以得出結論:在物體A沒有浸沒之前,當h增大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在物體A浸沒后,當增大h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由此可知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浮力與浸入深度 (選填“有關”或“無關”).
、塾蓤D像乙可知:當h等于10cm時,物體A受到的浮力為 N.
(2)物體A在容器內浸沒后與未放入物體A前比較,水對容器底產生的壓強增加了 Pa.
30.小明同學在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時,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請你根據小明的實驗探究回答下列問題.
(1)在C與E兩圖中,保持了排開液體的體積不
變,研究浮力與 關系:根據A與E兩
圖所標的實驗數(shù)據,可知物體浸沒在鹽水
中所受的浮力為 N.
(2)小明對ABCD四個步驟進行了觀察研究,
31.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在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時,對有關的問題分析如下:
(1)他們利用圖甲所示裝置進行了實驗,先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 拉著木塊沿長木板滑動,此時彈簧測力計對木塊的拉力與木塊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對 力.
(2)在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大小的關系時,他們應控制接觸面的 不變,改變 ;實驗中應用了 的研究方法.
(3)實驗中他們發(fā)現(xiàn)很難保持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的穩(wěn)定性,很難讀數(shù),原因是: ;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小明同學對實驗裝置進行了改進,如圖乙所示,利用該裝置的優(yōu)點是: .
32. 10cm3水內大約有4×1023個水分子,每個水分子的體積有 m3.每個水分子的質量是 kg.(說明:不考慮分子之間的空隙)
33.如圖所示,水平地面上的輕質圓柱形容器甲、乙分別盛有質量均為m的水和酒精,甲、乙的底面積分別為S、2S. (p酒精=0.8×103kg/m3)
①若乙容器中酒精的質量為1.6kg,求酒精的體積V酒精.
②求乙容器中0.1m深處酒精的壓強p酒精.(液體內部壓強計算公式p=pgh)
、郜F(xiàn)有物體A、B(其密度、體積的關系如下表所示),請在物體A、B和容器甲、乙中各選擇一個,當把物體放入容器中后(液體不會溢出),可使容器對水平地面的壓力最大且壓強最大.求該最大壓力F最大和最大壓強p最大.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