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詩歌欣賞1
無視片片水
不屑座座山
只為許下的諾言
振翅向前
身邊有伴
不孤單
悅耳的音符縈繞耳邊
曾經(jīng)樹影婆娑
昔日層林盡染
俯瞰
龍井
起舞翻轉
老醋花生的香氣
掠過累累的芒果園
還有河邊
那倆釣不到魚
略顯懊惱的`少年
無數(shù)次往返
想著即將的溫暖
那片茂盛的紅高粱
笑得是那么的甜
雨淅淅瀝瀝下
占據(jù)眼
星空下
是誰
把記憶的貝殼
留在了沙灘
雁詩歌欣賞2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李清照的詞里很喜歡這首,反到勝過《如夢令》,更略去了《聲聲慢》。
剛接觸這首詞時,正是通常說的“情竇初開”。把玩過“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放下了“一種相思,兩處閑愁”,卻始終拿著“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放不下……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雁字”:飛翔的大雁或呈“一”字,或呈“人”字,故稱雁字。
所有書上的解釋,都是這樣。
或許,是我太固執(zhí),一口咬定這句定有深意。
雁,成“一”、“人”;“雁字”,即為“一人”;那么“雁字回時”,豈非“一人回時”?
這說得通嗎?
通常認為,這是詞人為丈夫而寫的。兩地分居之情由鴻雁錦書來托,無可厚非。只是,書中似乎都沒有分析過“云中誰寄錦書來”,與下句“雁字回時,月滿西樓”的銜接,似乎沒有那么順暢。
可如果是“一人回時”,我們便可這樣理解:趙官人人未至,信先發(fā),書托鴻雁,告知歸期。李詞人便知其(一人)回時,將是月半清晨(月滿西樓)。
這只是我少女情懷無處宣泄,故弄一些玄虛,也好作為閑來無事的消遣,斷不可稱為研究,或是蓋上什么其他的帽子。
僅為博君一笑!
【雁詩歌欣賞】相關文章:
雁字回時詩歌欣賞12-02
雁南飛,雁南飛的詩歌07-13
盼雁詩歌06-24
雁南飛詩歌06-30
梁北雁詩歌06-19
又見雁南飛詩歌08-16
雁南飛詩歌12-17
《白雁落網(wǎng)》詩詞欣賞11-25
山谷里盤旋的雁詩歌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