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邊蘆葦青蒼蒼,秋深露水結(jié)成霜。 意中之人在何處?就在河水那一方。以下內(nèi)容是小編為您精心整理的詩經(jīng)賞析蒹葭,歡迎參考!
詩經(jīng)賞析蒹葭
蒹葭
佚名·先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譯文及注釋
作者:佚名
譯文
河邊蘆葦青蒼蒼,秋深露水結(jié)成霜。 意中之人在何處?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又太長。 順著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河邊蘆葦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 意中之人在何處?就在河岸那一邊。
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攀登難。 順著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灘。
河邊蘆葦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 意中之人在何處?就在水邊那一頭。
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曲難求。 順著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注釋
1.蒹(jiān):沒長穗的蘆葦。葭(jiā):初生的蘆葦。蒼蒼:鮮明、茂盛貌。下文“萋萋”、“采采”義同。
2.蒼蒼: 茂盛的樣子 3.為:凝結(jié)成。
4.所謂:所說的,此指所懷念的。
5.伊人:那個人,指所思慕的對象。
6.一方:那一邊。
7.溯洄:逆流而上。下文“溯游”指順流而下。一說“洄”指彎曲的水道,“游”指直流的水道。
8.從:追尋。
9.阻:險阻,(道路)難走。
10.宛:宛然,好像。
11.晞(xī):干。
12.湄:水和草交接的地方,也就是岸邊。
13.躋(jī):水中高地。
14.坻(chí):水中的沙灘
15.涘(sì):水邊。
16.右:迂回曲折。
17.沚(zhǐ):水中的沙灘。
創(chuàng)作背景
作者:佚名
關于這首詩的內(nèi)容,歷來意見分歧。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三種說法:一是“刺襄公”說!睹娦颉吩疲骸拜筝,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禮,將無以固其國焉。”今人蘇東天在《詩經(jīng)》辨義中闡(chǎn )析說:“‘在水一方’的`‘所謂伊人’(那個賢人),隱喻周王朝禮制。如果逆周禮而治國,那就‘道阻且長’、‘且躋’、‘且右’,意思是走不通、治不好的。如果順從周禮,那就‘宛在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意思是治國有希望!倍恰罢匈t”說。姚際恒的《詩經(jīng)通論》和方玉潤的《詩經(jīng)原始》都說這是一首招賢詩,“伊人”即“賢才”:“賢人隱居水濱,而人慕而思見之。”或謂:“征求逸隱不以其道,隱者避而不見!比恰皭矍椤闭f。今人藍菊有、楊任之、樊樹云、高亭、呂恢文等均持“戀歌”說。如呂恢文說:“這是一首戀歌,由于所追求的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詩人陷入煩惱。說河水阻隔,是含蓄的隱喻!
由于此詩之本寫之事無從查實,詩中的“伊人”所指亦難征信,故而以上三說均難以最終定論。在這里,我們姑且先把它當作一首愛情詩來解讀。《蒹葭》屬于《秦風》。周孝王時,秦之先祖非子受封于秦谷(今甘肅天水)。平王東遷時,秦襄公因出兵護送有功,又得到了岐山以西的大片封地。后來秦逐漸東徙,都于雍(今陜西興平)。秦地包括陜西關中到甘肅東南部一帶。秦風共十篇,大都是東周時代這個區(qū)域的民歌。
【詩經(jīng)賞析蒹葭】相關文章:
詩經(jīng)秦風《蒹葭》賞析03-11
《詩經(jīng)·蒹葭》賞析(15篇)09-16
《詩經(jīng)·蒹葭》賞析15篇09-15
《詩經(jīng)·蒹葭》賞析「精編」09-15
詩經(jīng)蒹葭原文及賞析03-16
《詩經(jīng)·蒹葭》賞析集合15篇09-16
《詩經(jīng)·蒹葭》的賞析與理解03-09
詩經(jīng):蒹葭介紹12-06
詩經(jīng)·蒹葭注音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