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短文是改進文風的重要要求之一。這適用于各種文章,論文也不例外。
短文,就是意盡言止、凝練傳神的文章。與此相對應的,長文就是浮詞累句、添枝加葉的文章,正所謂“芝麻大的核,西瓜大的殼”。兩者不僅是文字上多與少的數(shù)量表現(xiàn),更是作風上虛與實的鮮明對照。
短文為什么受歡迎?這不僅僅是個人喜好,而且有諸多客觀原因,F(xiàn)代社會,生活節(jié)奏明顯加快,面對海量信息,人們希望能以較短的時間接受更多的`信息,因此對短文情有獨鐘。當前,我國正處在改革攻堅期,形勢變化很快,遇到的新矛盾新問題很多,需要更多精力找對策、破難題,哪有太多時間花在密不透風的文字之上?哪有太多心思看繁復冗長的文章?論文寫作的目的,在于提供新的觀點與信息,或針對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矛盾與問題提出相應對策,因而應滿足讀者需求,盡量做到言簡意賅。
精簡論文篇幅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在現(xiàn)實中為什么很多論文還是十分冗長和累贅呢?一個重要原因是認識上有誤區(qū):或認為“長”有權(quán)威感,只有長文章才能顯示作者的思想水平和理論功底,因而有意無意地將論文添枝加葉、短話長說;或認為“大”有厚重感,感到論文充滿大理論、大道理才是站位高、立意遠,為此大段摘錄經(jīng)典名句,長篇引用深奧理論,使論文短不了、減不下;或認為“全”有踏實感,擔心寫短了表達不充分,感到這也重要那也重要,都舍不得丟,想方設(shè)法把論文寫得面面俱到。
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自我感覺”。長論文不一定就有水平,短論文不一定就沒有分量。我國自古以來就崇尚簡樸精煉的文風:《道德經(jīng)》僅五千言,卻成為千古傳誦的學術(shù)經(jīng)典;《古文觀止》收文兩百余篇,大都是精短文章;《為人民服務》文字簡潔,光芒萬丈!俺咚梢耘d波,紙短也能情長”,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就一般傳播規(guī)律而言,論文篇幅越短,看的人越多;篇幅越長,看的人越少。
文章事關(guān)天下事。時下,人們崇尚短文,時代呼喚短文,期望為文者惜墨如金,把文章寫得短些、短些、再短些,讓寫短文成為一種風尚。當然,事物往往是一分為二的,要辯證、客觀地看。長論文也不是一概不好,有內(nèi)容、有見解的長論文人們也是喜歡讀的。同時,文章體裁不同,要求也不一樣。講話、公文、論文各有特點,文藝、詩歌、散文各有風格。論文以說理為主要目的,需要全面深入的論證,沒有一定的篇幅是不行的。一篇論文再短,也短不過一首五言絕句。因此,論文寫作不能一味求短,不能只有觀點沒有論證。關(guān)鍵是要返璞歸真,宜短則短,宜長則長,用崇實的精神寫文章。
【精簡論文的重要性】相關(guān)文章:
我是誰精簡論文03-25
論文:語感教學精簡版07-12
勤奮的重要性議論文(勤奮的重要性論文)09-23
審計的重要性論文03-09
禮儀的重要性論文03-17
誠信的重要性論文03-19
論禮儀的重要性論文04-19
禮儀對企業(yè)的重要性論文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