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寢室是大學生學習生活的重要場所,但是由于種種原因目前寢室人際關系并不和諧,存在著很多問題,并且構成了一定的社會危害。本文欲尋求解決之道,并引入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家”文化,用“家”文化的文化內涵來解決大學生寢室人際關系緊張的局面。
【關鍵詞】“家”文化 寢室管理 人際關系 大學生
寢室,作為大學學生管理中的最小單位已經顯示出其重要作用,寢室人際關系的好壞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直接影響了大學生的心理素質與心理承受能力。由于種種因素的影響,大學寢室人際關系的構建逐漸遭到破壞,寢室的不團結不穩(wěn)定因素日益彰顯,大學寢室人際關系的構建就顯得尤為重要,不得不引起我們有關學生管理工作者的注意和思考。
1 大學寢室人際關系中存在的問題
大學寢室是大學生人際關系最為緊張和密集的地方,是大學生生活和休息的主要場所。目前的大學生80%以上為獨生子女,家長的嬌慣和社會的寵愛往往讓這些孩子在心理上以自我為中心,他們無法接受與他人共享生活空間的現(xiàn)實,在內心深處就對同宿舍同學有一種排斥與戒備心理,因為接觸頻繁,室友成為假想敵的情況也比比皆是。
1.1 排斥、戒備心理影響人際交往
獨生子女的優(yōu)越感深深根植于當代大學生的心中,每個人都在家中恃寵而驕,再加上社會輿論的導向,讓當代大學生產生了一種我是“小皇帝”“小公主”理所當然的認知心理,再加上當代大學生的敏感心理,戒備之心就事出有因了。
1.2 個人習慣帶來生活不協(xié)調
大學生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由于生活在不同地域,隸屬不同民族,又各自按自己地方、民族、家庭生活的不同方式養(yǎng)成了不同的生活習慣,這些不同的生活習慣自然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摩擦和碰撞,由于個人習慣的不同帶來的寢室人際交往難題也就層出不窮了。
2 大學寢室人際關系問題帶來的危害
面對這些人際關系問題,我們不能聽之任之,其非但給學生管理工作帶來很多麻煩,甚至給學校和社會帶來極大危害。
2.1 人際關系緊張造成學生心理負擔
寢室是大學生生活、休息的主要場所,寢室人際關系是大學生人際關系交往的初始,更是大學生主要的人際關系,在一個人際交往緊張的氛圍中生活勢必會造成精神緊張,帶來心理負擔。
2.2 演變社會危害
長期的孤獨和心理負累會導致人個性的一些偏差。久而久之甚至會出現(xiàn)危害社會的事件,比如某農業(yè)院校在寢室中發(fā)生的殺人案件,某同學因睡覺呼嚕而被室友嘲笑甚至傳到網絡上,因長期被室友嘲笑,寢室人際關系十分緊張,該同學就養(yǎng)成了孤僻的個性,這件事成了導火索,該同學在凌晨3點多用事先準備好的刀刺入了錄下他呼嚕的室友身體,本該和睦融洽的同學演變成了悲慘的兇殺。這僅為一例,寢室室友間發(fā)生的吵架、動用管制刀具甚至被逼發(fā)瘋的事件近幾年層出不窮。
3 目前寢室日常管理現(xiàn)狀
既然大學生寢室中問題層出不窮,危害又如此之大,學生管理工作當中就應該加大寢室管理力度。幾乎每個學校在學生管理工作中都很重視寢室管理,大家都有一個共識,那便是寢室管理很重要,寢室是學生在學校的家,管理好寢室便可為學生提供一個溫馨的學習環(huán)境。盡管如此,目前的寢室日常管理方式依然相對落后,很多方面并不符合當代大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需要。
3.1 管理模式落后
大學生公寓是一種新事物, 是我國高等院校擴招后所產生的一種新的教育和管理模式,也是我國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的產物。[1]可是在管理方式上卻依舊延用高校過去那種“封閉式”、“家長制”傳統(tǒng)管理方式,而且在這種高壓的管理模式之下根本不利于管理者和學生的溝通,從而很難發(fā)現(xiàn)學生中潛在的人際關系問題。
3.2 管理者管理觀念落后
大學生寢室的管理者主要由兩種人員構成,一種是主管學生輔導員,一種是公寓管理員。
(1)前者雖具備足夠的學生管理知識與管理理念,但是繁忙的工作以及身為教師的驕傲感很難使他們真正走入寢室,經常把自己置于管理者的地位,輕則規(guī)章、重則制度,擺脫不了“家長制”“一言堂”的傳統(tǒng)觀念,受到“官本位”思想的影響。
(2)后者雖然時時與學生生活在一起,但是這些人更多的是學校外聘的臨時工作人員,既沒有較高的業(yè)務素質,更不具備學生管理能力,在他們看來自己的工作無非是規(guī)章制度的執(zhí)行者,學生是被執(zhí)行者,既如此,便難以與大學生產生正常的思想交流與情感溝通,往往與學生之間在管理問題上發(fā)生沖突,甚至有激化矛盾的可能。
4 尋求突破途徑
面對著新形勢、新問題,寢室管理必須尋求突破途徑。這是時代發(fā)展的要求,是歷史進程的必然。筆者認為應該加大對學生的教育,返璞歸真,向老祖宗求取真經,中華文明是四大文明中唯一歷久不衰的奇葩,是我們發(fā)展的不竭動力源泉。筆者在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尋覓到“家”這一獨特文化內涵,在學生管理中引入“家”文化概念,用“家文化”教育學生,使學生寢室關系達到和諧狀態(tài)。
4.1“家”文化引入寢室文化——“室友”化“血緣”
“家”,對于中國人來說有一種特殊的意義,我們說“家國一體”“國家”,就是這種特殊意義的展現(xiàn)和延伸,林語堂認為中國文化又一個攻之不破的真正堡壘,即中國人的家?梢哉f不理解“家”文化就無法理解中國文化,就不能解開中國文化延續(xù)五千年歷久不衰的真正秘密所在!凹摇笔茄,“家”是歸宿,任你遠行天涯,依舊要心心戀戀一個溫馨的所在——家,任你皇族貴胄,依舊要遵循游戲規(guī)則“家天下”,所以,“家文化”便如同血液一般流淌在每一個中國人的血管中,我們要把“家文化”引入寢室文化就是要把這種精神的認同引入寢室,把室友關系轉變?yōu)檠夑P系,把人際關系轉變?yōu)榧彝ガ嵤隆4髮W生遠離父母親人,獨生子女沒有兄弟姊妹,那便讓“家”這個概念盤亙在寢室,盡力營造出家的氛圍。
4.2 組織活動進寢室——醞釀“家”的情理邏輯
有了“家”的形式,便要創(chuàng)建“家”的情理邏輯!凹摇钡腵情理邏輯是非理性的,“兒不嫌母丑”“情人眼里出西施”哪一個是理性的?現(xiàn)代人就是太理性,太現(xiàn)實,反而丟棄了老祖宗的美好的東西。我們就是要營造出這樣的情理邏輯,家人之間何必計較?全憑感性豈太理性?以寢室為單位進行活動,增強他們的集體榮譽感,培養(yǎng)室友之間的這種非理性情感。
4.3 輔導員進寢室——解決“家家難念的經”
輔導員不是執(zhí)法者,要轉變觀念,走進寢室的目的不是懲罰,而是傾聽,要斷清官難斷的家務事,解決“家家難念的經”。我們給學生自由的空間,給學生自主管理的權限,不代表我們要放任管理,學生畢竟還是學生,在念不好自家的“經”的時候就要我們輔導員老師介入。輔導員老師要做調解員,要做心理咨詢師,做思想政治指導者,送政治思想教育進寢室,送心理服務下寢室,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解決學生的心理偏差。
5 結論
“家”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力量,是由血緣、情理支撐起的中國人心靈的歸宿,它流淌在中國人的血液中度過了五千年的光陰歲月,必將繼續(xù)伴隨中華民族繁衍生息。90后的新生代自然也在“家”的護衛(wèi)下幸福的成長,雖不擅人際交往,卻難掩血緣親情,對其進行“家”文化的教育不僅僅可以幫助他們進行正常的寢室交往,構建良好的寢室氛圍,更重要的是使他們在西方文化嚴整侵蝕的今天能夠重拾傳統(tǒng)文化,回歸發(fā)揚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使傳統(tǒng)文化再閃光輝。
參考文獻
[1] 劉惠東.公寓大學生實行自我教育與管理的可行性探討[J].高等農業(yè)教育,2003-07,7:79-81.
【家文化引入大學寢室人際關系管理的合理性論文】相關文章:
大學寢室文化建設論文06-08
寢室規(guī)章制度下的寢室文化論文01-02
高校寢室文化建設論文04-04
大學男生寢室文化標語11-11
體育教學中茶文化引入的具體思路論文10-02
大學生寢室文化標語04-20
大學寢室文化大賽活動總結07-04
中職學校引入茶文化的必要性探析論文10-04
引入作業(yè)觀念的論文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