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借助生活常識,認識電工物理量
電學的物理量較多,一般都比較抽象,學員不易理解。在講解過程中,我們應盡量借助生活中的經(jīng)驗和常識,幫助學員理解電學各物理量的概念。讓學員深切感到:看似陌生抽象的物理量,其實只要與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都能找到其相同或相似的地方,從而加深對電工物理量的理解。
例如,學習“電流”、“電壓”、“電動勢”前,學員對“水流”、“水壓”、“水泵”等概念已經(jīng)有一定的認識,因此在講解這些物理量之前,可以先復習以下知識:“水流”是指水分子在“水壓”的作用下由高水位向低水位的移動,而低水位的水又由“水泵”把它抽到高水位位置,從而保證高水位和低水位之間始終存在“水壓”,致使“水流”能不斷循環(huán)。進而說明:“電流”是指電荷在“電壓(電場力)”的作用下,由高電位有規(guī)則流向低電位 ,而低電位的電荷又通過“電動勢”的作用,不斷由低電位移到高電位,從而維持電路兩端“電壓”及“電流”。
在講述“電容器、電容量”概念時,學員很難想象和理解,我們就可以用一般容器作為例子,指出“水桶”是一種容器,它儲存的東西是“水”;“電容器”也是一種容器,只不過它儲存的東西是“電荷”。水桶儲存水量的多少,取決于水桶的容量;同樣電容器儲存電荷的多少,取決于電容器的電容量(電容)。再進一步指出電容的大小與其結構的關系,學員就會融會貫通了。實踐證明,借助生活常識指導學員認識電工物理量的方法,的確能夠取得顯著的教學效果。
二、探索生活與定律的密切關系
生活經(jīng)驗告訴我們,只要善于思考,就能發(fā)現(xiàn),許多生活現(xiàn)象都隱藏著電學中的某種定理、定律。如果在教學中恰當?shù)貙⒍ɡ、定律融人生活實例中進行講解,那么,抽象而深奧的電工理論的教學就會變得趣味盎然,淺顯易懂了。
如在講解“基爾霍夫電流定律”之前,不妨 先提出“自來水管總管的水流量和各支流水管中的水流量是否相等?”、“總自來水管和各支流水管的'接頭能否儲存水?”等大家都能憑生活經(jīng)驗判斷出來的問題。這些問題的提出,給學員們創(chuàng)造了廣闊的想象空間,能讓他們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然后,教員抓住時機,講解基爾霍夫電流定律的內(nèi)容,學員們一定能很快明白其中的道理,即電流在電路節(jié)點中流動的情況和水流在水管各接頭的流動情況相同,從而準確地理解定律的內(nèi)涵。
在學習了“電磁感應定律”后,學員容易混淆線圈中磁場的“變化率”和“變化量”兩個概念。我們可以通過舉生活中的實例加以區(qū)別和理解。如:汽車一小時走了100公里,自行車一天走了200公里,試問哪種車的速度快?哪種車走的路途長?顯然,像這類簡單的問題,學員們很快就能夠回答出來。教員只要根據(jù)學員們本身所具有的理解能力,可以很方便地講清楚“變化率”和“變化量”的區(qū)別,即變化率相當于生活中所講的速度,而變化量相當于生活中所講的路途,線圈中感應電動勢的大小跟線圈中磁場的變化率成正比。待學員對定律的內(nèi)容有了透徹理解后,再引導他們進一步聯(lián)想,理解發(fā)電機發(fā)電的原理,進而講述為什么發(fā)電機轉子的轉速越快,產(chǎn)生的電動勢越大的道理,也就易如反掌了。
三、善用課堂演示消化理論知識
在《電工技術》教學中,除了按教學要求完成常規(guī)的實驗,在課堂上盡可能多使用教學模具及相關的實驗裝置外,還應有目的地設計一些演示小實驗,讓學員在實驗過程中感受理論,有助于學員對理論知識的消化吸收,從而透徹地理解理論知識。
《電工基礎》是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其中大部分內(nèi)容都可以通過實驗加以驗證、總結。利用實驗研究電工問題也是最具體、最理想的調(diào)動學員積極思維的方法,是幫助學員理解并 掌握電工知識的有力手段。
例如,學員在學習單相交流電路時,總是忽視交流電的相位問題,在計算 R-L電路的總電壓時,老是用代數(shù)求和方法代替矢量求和方法。根據(jù)這一情況,我們可組織學員開展電工實驗,通過實驗,讓學員客觀地看到電阻端 電壓和電感端電壓的相互關系,從而解決了課堂上的疑難問題,加深了對基本概念的理解。
四、利用實物教學,引發(fā)學習興趣
《電工技術》課程中,既有系統(tǒng)的理論知識,也有具體的實際應用,其中很多內(nèi)容都涉及電氣元件及設備的結構。在講解這方面內(nèi)容時,如果只按書面教材死板地講解,學員一般都會感到抽象難懂,從而覺得枯燥無味,嚴重影響學習熱情。要解決這一問題,最好的辦法是利用實物教學,即在講解相關內(nèi)容前,先讓學員看看實物,從而提高他們探索元件及設備內(nèi)部原理的積極性。
例如,在講發(fā)電機、變壓器時,首先應找一臺發(fā)電機或變壓器,拆開讓學員觀看其結構,條件許可時可通電運行一下,引發(fā)學員的學習興趣。這樣在講解原理時,學員一般都會主動思考,配合教學并且對學習過程產(chǎn)生深刻的印象,從而達到鞏固所學知識的目的。
五、透過生活現(xiàn)象,認識電學本質(zhì)
許多電學知識就隱藏在生活現(xiàn)象中,在教學中,可以適時地拋出一些有趣的生活現(xiàn)象供學員思考。然后,引導學員用所學的知識進行解釋。
例如,學員也許平時并沒留意“為什么大功率燈泡的燈絲比小功率燈泡的燈絲粗”。仔細分析就能發(fā)現(xiàn)導體電阻與導體的幾何形狀有關的道理。在電路中,所通過的電流越大,在電壓不變時,要求電路中的電阻就越小,而電阻的大小與導體的橫截面積成反比,所以要求大功率燈泡的燈絲比小功率燈泡的燈絲粗。通過這樣的思維訓練,學員的理論知識和實際應用能力都將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總之,通過生活中所觀察到的現(xiàn)象進行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教學,可激發(fā)學員對理論知識的學習興趣,提高學員對事物的觀察能力,從而使學員扎扎實實地學好電工基礎知識,增強實踐操作能力。
【《電工技術》的教學論文】相關文章:
電工技術課程教學的思考論文06-21
電工技術實踐教學體系初探論文06-21
反竊電工作電工技術論文05-29
電工技術仿真課件教學分析論文07-29
電工技術Multisim作用論文04-11
實驗裝置電工技術論文05-30
電工基礎的教學論文06-12
電工技術教學質(zhì)量提升策略論文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