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般應說明研究工作目的、實驗方法、結果和最終結論等.而重點是結果和結論。中文摘要一般不宜超過300字,外文摘要不宜超過250個實詞。除了實在迫不得已,摘要中不用圖、表、化學結構式、非公知公用的符號和術語。摘要可用另頁置于題名頁(頁上無正文)之前,學術論文的摘要一般置于題名和作者之后,論文正文之前。
論文摘要又稱概要、內(nèi)容提要。摘要是以提供文獻內(nèi)容梗概為目的,不加評論和補充解釋,簡明、確切地記述文獻重要內(nèi)容的短文。其基本要素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具體地講就是研究工作的主要對象和范圍,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得出的結果和重要的結論,有時也包括具有情報價值的其它重要的信息。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和自明性,并且擁有與文獻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閱讀全文,就能獲得必要的信息。摘要不容贅言,故需逐字推敲。內(nèi)容必須完整、具體、使人一目了然。英文摘要雖以中文摘要為基礎,但要考慮到不能閱讀中文的讀者的需求,實質性的內(nèi)容不能遺漏。
二、論文摘要的分類
根據(jù)內(nèi)容的不同, 摘要可分為以下三大類: 報道性摘要、指示性摘要和報道-指示性摘要
(1) 報道性摘要: 也常稱作信息性摘要或資料性摘要, 其特點是全面、簡要地概括論文的目的、方法、主要數(shù)據(jù)和結論. 通常, 這種摘要可以部分地取代閱讀全文.
(2) 指示性摘要: 也常稱為說明性摘要、描述性摘要或論點摘要, 一般只用二三句話概括論文的主題, 而不涉及論據(jù)和結論, 多用于綜述、會議報告等. 該類摘要可用于幫助潛在的讀者來決定是否需要閱讀全文.
(3) 報道-指示性摘要: 以報道性摘要的形式表述一次文獻中的信息價值較高的部分, 以指示性摘要的形式表述其余部分.
三、論文摘要的寫法
目前,我國期刊上發(fā)表的論文,多采用報道性摘要。即包括論文的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等四部分內(nèi)容。而畢業(yè)論文的摘要的`寫法多是采用指示性摘要的寫法,即概括文章的主題和主要內(nèi)容。在指示性摘要的寫作過程中,作者首先應該對論文的寫作背景做簡單介紹,然后應該對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進行簡單的介紹,主要是對文章的提綱做簡要的介紹,最后要對文章的研究意義進行介紹。
四、論文摘要寫作的注意事項
(1)摘要中應排除本學科領域已成為常識的內(nèi)容;切忌把應在引言中出現(xiàn)的內(nèi)容寫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對論文內(nèi)容作詮釋和評論(尤其是自我評價)。
(2)不得簡單重復題名中已有的信息。比如一篇文章的題名是《幾種中國蘭種子試管培養(yǎng)根狀莖發(fā)生的研究》,摘要的開頭就不要再寫:“為了……,對幾種中國蘭種子試管培養(yǎng)根狀莖的發(fā)生進行了研究”。
(3)結構嚴謹,表達簡明,語義確切。摘要先寫什么,后寫什么,要按邏輯順序來安排。句子之間要上下連貫,互相呼應。摘要慎用長句,句型應力求簡單。每句話要表意明白,無空泛、籠統(tǒng)、含混之詞,但摘要畢竟是一篇完整的短文,電報式的寫法亦不足取。摘要不分段。
(4)用第三人稱。建議采用“對……進行了研究”、“報告了……現(xiàn)狀”、“進行了……調(diào)查”等記述方法標明一次文獻的性質和文獻主題,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為主語。
(5)要使用規(guī)范化的名詞術語,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號和術語。新術語或尚無合適漢文術語的,可用原文或譯出后加括號注明原文。
(6)除了實在無法變通以外,一般不用數(shù)學公式和化學結構式,不出現(xiàn)插圖、表格。
(7)不用引文,除非該文獻證實或否定了他人已出版的著作。
(8))縮略語、略稱、代號,除了相鄰專業(yè)的讀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現(xiàn)時必須加以說明?萍颊撐膶懽鲿r應注意的其他事項,如采用法定計量單位、正確使用語言文字和標點符號等,也同樣適用于摘要的編寫。目前摘要編寫中的主要問題有:要素不全,或缺目的,或缺方法;出現(xiàn)引文,無獨立性與自明性;繁簡失當。
摘要寫作主要存在如下一些問題:
。1)多數(shù)摘要屬于“指示性”摘要,僅僅告訴讀者“做了什么”;
。2)背景介紹當作摘要的內(nèi)容,這一點是國外期刊的慣例,一些作者也就不假思索地照搬過來(我以前評論過);
。3)輕易就省略了研究的目的,這是論文寫作規(guī)范中明確標明可以省略的或者說是必要時而寫的;
(4)將結論混同為結果,以結論代替結果,也就是說結論和結果不分,也分不清;
。5)將正文和摘要“混為一體”,認為不能與正文,特別是結尾部分的結論重復。
對此,我曾經(jīng)發(fā)表過摘要寫作的短文,一些期刊也將其轉登到自己的網(wǎng)站。我一方面倍感榮幸,另一方面也很悲哀——因為一些轉摘沒有注明版權所屬。我通過日常的寫作發(fā)現(xiàn),摘要的格式實是為目的服務的,是為論文的傳播服務的,應當寫出文章的創(chuàng)新點,值得讀者讀、吸引讀者讀的內(nèi)容應該表達出來。
無論是作者還是編輯,在套用摘要寫作四要素的時候,常常還是感覺“不得要領”!為此,我今天將采編系統(tǒng)中的“退改涵”進行了補充,對摘要寫作四要素給予了通俗的解釋。摘要四要素的通俗解析——目的、方法(手段)、結果和結論實際是指:
。1)為什么做?做任何研究都是有目的的,都是要解決一些特定的問題,也就是一般說的目的,一般可以表述為“為了什么...,針對什么...”。
(2)做了些什么?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做了些什么工作,也就是作者常常很容易寫的“指示”的內(nèi)容。這對于大家來說并不難。
。3)你是怎么做的?這一點有時與第二點混在一起,但是必須告訴讀者“你是如何做的”,做的方法、使用工具、試驗方案等不同不僅決定后邊結果的可信程度,也是研究的創(chuàng)新之處。
。4)做的結果是什么?這是大多數(shù)摘要所缺少的,也許是不愿意與正文重復,但更多的時候是“文章沒有什么”新意,沒有得到什么新的結果,這也是判斷論文水平的一個要點。
。5)結果證明了什么?或者說有什么價值?這一點一般都不缺少,往往是以此代替了結果。但問題是,大家對這一部分的性質理解不到位,會影響研究的價值。結論是研究的概括,概括目的是對將研究結果進行提升和拔高,體現(xiàn)出研究的價值和意義。為了更加充分地體現(xiàn)研究結果的價值,往往也可以加上一些延展性的應用展望或者是進一步研究的方向。
【論文摘要的定義分享】相關文章:
簡單的實習報告的摘要分享06-12
簡單的實習報告的摘要分享11-21
科技論文標題與摘要的英譯論文06-25
淺談學術論文的摘要論文03-21
正規(guī)期刊的定義論文04-26
幸福的定義是愛論文01-05
關于學習的定義論文06-12
營銷專業(yè)論文摘要04-02
網(wǎng)店推廣論文摘要06-12